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清微神烈秘法 卷下

清微神烈秘法  卷下

驅治大祟

第一限,黃素朱書符,塗了或批事於霄臣某兒翁龔臣某告詆臣某告行止下,或列師作誥式。行用絨捲纏,焚於龜中。批事照行遣寫。

念天經    朱塗    官押

第二限,皂紙墨書作誥式,行上下都司印。先朱外向內塗,後墨內向外塗。

書於 圈 通塗中    艮  內   間再加

第三限,黃素朱書,前後文作誥式,列師行之,乃起雷伐祟。用批事,照行檢限次寫。

中心  加紅    加  點中

念天經  朱塗

第四限,黃素朱書,絨纏,見天處烈火焚。催行同前作誥,加風雲雷雨電號,以下皆用。

中心  中心點    加   內加

第五限,青素朱書,青絨纏,入竹筒,見天處烈火中焚。前後文作誥式,列師行之。

心中       加  

第六限,皂紙墨書,皂絨纏,入竹筒。如前用。

心   一    二    三

加   加    加    加

第七限,皂紙墨書,皂絨纏,入竹筒,見天處,烈火焚。前後如洞章式。

右獬   中    塗了  加 又

左狻   加    心印   加

以上諸符,並治大魔惡祟,緊、急用之。後五道起雷伐祟方用,非伐則勿用。千萬至祝,不可輕行,宜謹記之。

第八限,行令符,下批事,照行檢寫隨事。用紙朱墨,絨纏,見天處,烈火焚。又云用大香片,書背批。

天經  先朱後墨塗

九天霹靂炎雷鐵劄    一名玉劄

伐祟

三洞靈章,泄自太虛。天神地祇,三界主者,社令城隍,里域靈司,咸遵奉行,違者斬屍。急急如律令。

伐祟背文

乾降晶坤,順靈日月,象嶽瀆形,驅雷電運,天星摧兇惡。亨利貞。一如誥命。

右剖治大祟起墊、龍行雨鎮、蛟蜃水怪。用鐵版一尺二寸長,闊三寸二分,厚二分。面朱書符,三洞誥章。背書乾降晶誥,或所雨箚文。用鎮兇惡,所在去處,自然消弭。或深潭蛟蜃為禍,或一切妖鬼捉生代死之處,皆可鎮伏,境土清寧。或祈檮不應,依式書篆,於有龍去處潭洞投下,隨即感通,興雲致雨。

清微元始隱梵大霹靂符

右符背文同前,用鎮壓小怪妖精,蛟蜃魚龍崩摧河岸等事,並皆鎮之。若泉邪水怪及一切妖邪去處,用此鎮之,其邪立走千里。

元始誥命

玉清  上清  太清

右符三道,緊急可加前八、九十限符內用之。

右六符治邪,極處加用。

元始雷符

祈禱佩帶,治病熏邪通用。

雷陽篆 雷陰篆

一炁符  一炁玉符

炁治病服 炁催生治 病吞服

一炁寶符  鎮宅用。

抖  臣某承誥 奉行

唏祈治  通用

下司命符  下城隍符

治邪病用。 治邪病用。

電胄  行冑

以上一字一符一用,並皆如意。

昭 雷 孚

勝 廣 威

天羅神趙章,地羅神律玄,五方天丁力士,十方護法神王,急罩某人家。為禍邪鬼,赴吾魁罡。急急如上帝律令救。此呪書在鐵符內。

背文

乾降晶坤,順靈日月,象嶽瀆形,驅雷電運,天星摧兇惡。亨利貞,一如告命。

年 月 日 時告行。

具位臣姓某承誥 奉行。

右符治鎮邪妖,用鐵版,九寸長,四寸闊,三分厚,上圓下方,用七字作七星勢,書於鐵版。

神烈二符

神烈靈

冑字元

祛治妙用

治   黃紙朱書人雙    皂紙墨書人

崇   O五色絨縛      雙O黑絨縛

治   中加            

崇   烈字   邪

退     退

熱    

雷治邪用 飛治邪用

斬邪崇   涼治邪用

元始天經

一急  二速  三令

可用加一切符,上於此三號,內用口訣。

解冤降邪符   芟邪熏病符   洞空五雷攝魂還魄符

符用本姓名  人

治狂邪 張大壯 斬邪用

伐廟除兇  熏邪用

上清烈字元

天一玉符    烈熏邪病  炁治病吞服

紫霄玉雷符  雷祈治用

號召策役諸神符

苟某 符召    上清神烈茍畢二雷君速降

畢某 臣某 奉召

右符默念天經,塗二雷君諱。

上清神烈五雷飛符    飛通用

神烈內章

狻  獬二神諱小事不 可用恐譴責

元始符命敕役萬靈符    祈治通用

靈內  坤靜 艮止

元始玄經催役萬靈符    行祈治通用

召萬神香篆符    元始祖黑,飛天使者王敷。

召萬神符

某事    信香 香片上書

陰雷神君瓊,陽雷神君琦。二君並使者狀,乃日月之精英,作雷霆之綱紀,於中光芒,彩映下燭。十方用之立應。

陰淯  陽添 加

右陰陽二字,陽用午前,陰用午後。凡祈禱治病催生等事立應。

陰沖  陽昌

右陰陽,策雷霆,祈晴雨,通用。同齋法。中書臨午朝,時思九色光芒。自臍下作熱,上升兩眉之間,金光九彩,遍滿壇庭,制魂召真。

清微仙都策命符使楊果。沖天襆頭,角眼,美女相,金甲皂衣,執節乘青龍。

召符  催符

右符,默念召呎敦玄陽奕鬱

清微仙都策命雷霆玉符    飛 速 與

總召符使符

符召 某符使速降, 臣某奉召。

右,默念召呪:直亶奕欽

總召  符召  咒同前

符召 某符使速降, 臣某奉召。

召土地符

符召 當境土地正神速降,臣某奉召。

清都策命符使  田仲。 召呪:敦陽玄變鬱

召符 符召 某符使速降, 臣某奉召。

九天雷火法令符使  陳榮臣。 召呪:昉祺於

召符 符召 某符使速降, 臣某奉召。

捷疾符使  楊傑。 召呪:遏伽

召符  符召某符速降,臣某奉召。

右符,節制三界諸雷,諸經諸道經妙祕文。又云:碧虛至道,右座圈中用。

元始一炁信香符    書香上,命雷神帥將默禱用。

元始一炁策役妙道

右符,役三炁三界諸大雷神,無不通,無不包。

元始符命  役諸天萬神符   

總召諸部符使符

符召某符使速降,臣某奉召。

關牒後符式    官將符使,奉達章詞經疏

命雷神行用牒符

總令   背文

敕命

總召三炁雷霆符

心呪:奕宏昌

符召某帥速降,臣某奉召。

召四直使者符

城隍牒符 司命劄符

先冑後符。先月後符。

二飛催一切事

二速字元催一切事

清微天真洞經

右符,若年歲有蝗蟲、水澇、五穀不熟,用此告示掌苗大神,及城隍土地等神。

洞淵神靈符    心念洞淵神靈 秘呪,書之。

雷霆樞紐,節制三界諸法極妙祕文。此符不命將應,過往飛行雷神,見此不印不批。凡行持先集神好香一片,黃紙朱書,催青紙朱書,緊黑紙白書。見天處焚,自有報應。

右符中,加風雲雷雨電於上。紫光丹華妙道真君許映。

存想真君在圓光中,通用。

風雲雷雨  霧電雪雹晴  雲雨雷雲雷  風晴雹

圓中用元始一炁都督雷府印。 

一祈,二催,三信,四治,五朝元。

右書香上,或紙,或虛書金光內。

法中大用竅妙

老陰老陽天地乾坤之象,少陰少陽口月坎離之象。

上紅下黑 火水未濟  上黑下紅 水火既濟

治病芟邪,加於符上。五井中

炁字元

炁催生治病 冑催生

丹華玉保神章保胎催生。

嘸  吲

曲  延產後

解冤降邪符    治腫

五元保生符  嘬 催生    催生 墎

關脈通開符    弼朱次畫

產後濟凶運血符    建合  應治胎前百病

一炁符 三炁符保胎   雷  治癆瘵蟲  下司命焚

治虎蛟蛇兵毒符    虎  蛟     兵 虎蛇

右符佩入山林境內,用告示呪霐呍聽毗呢嘙聽嗚囌嘙聽

字元妙用,治諸病。

六畜  泄瀉  治瘧

心痛  肚痛  腰疼

腎炁  咽喉  六畜災

治瘟   治瘟  遍身疼

兩手  兩足    出汗  眼疼

清微妙道開天玉符

右符用○圍,橫直二寸四分闊。中用天寶道宗印,印首尾。有文後具位,列師如式。

三天內諱    乾 元 道

請師香信符    請師 謝帥

右符心呪降育智

天   地  

開天 通垣 飛雷

元始便宜五開符    徹地

請師香信符

玄帝 天帥    

首雪香信符

通帥人

右符心呪完鈞首明宏

請師通用香信符

通 心咒降育智

啟帥 面叩

十字天經:九 天 應  元 雷 聲  普 化 天 

靜 清    依 本 分

右三符,可安鎮治病。

天 行 已  過 使 者  須 知

右八符,歲暮安鎮宅宇,可辟瘟邪。

五 月 五  日 天 中  節官災  口 舌 盡  消 滅

右十四符,五月五日朱書,安鎮驅斥不祥,立獲感通。

     

右四符,可鎮安家宅。

剪 除 不 

右四符,可安鎮辟邪。

清微檄萬神洞章

司額

謹據某人為某事恭行

檄命洞章

右洞章上啟:某雷神,如何施行。急急準元降洞章律令。

年 月 日 時告下。

列師具位遣將。如式。

捷疾飛龍洞章

右章,或磚瓦,或鐵版書,下龍潭中,繩縛定。下潭中,如有感通,急取。

召役二帥符

右符遣呪郁婁鬱吒

清微天寶家書

嗣法曾玄孫姓某,即日三黛九沐,頓首。書上萬法教主玉虛師相紫皇太一天君御前。某草芥微生法中小吏,仰依道蔭護侍,雷班夙夜,憂惶無由報效。某昨據某處某人為某事,領詞難抑。自念嗣,法以來,行持之際,德薄任重,過多功微。今來事勢急切,不敢荒息。伏丐道慈,一如元降。

右謹奉尺書上聞,恭望垂憐,法裔特賜,啟奏帝廷,請頒救旨。宣告某雷神,定限今月某日某時,下赴某處如何報應。庶使大道興行,人天皈向。冒瀆帝威,某不勝惶懼。伏冀原宥不宣。

年月日時  嗣法曾玄孫姓某拜上。

外封

右家書,事情急切可用,不得輕泄。

帝真俾令,祈禱感通。言詞簡略,白紙墨書,外用角封,五色絨線縛之。用苟畢二雷君,資持奏達。

五氣十八法

五氣十八法02.08.2025元始道長

五氣有聚散、完缺、實虛、深淺、敵交、狹廣、輕重、厚薄、寒和之不同,干支俱有力,克物歸窠。(注解:此為五行之氣十八法門。)

第一法聚法:精神強健為聚,喜吉神,忌凶煞,亦要輔佐吉神。

第二法法:沖而無義,刑而不歸為散,宜凶煞,忌吉神。

第三法完法:金木水火土俱全,順序為氣完;

第四法缺法:五行欠一,以待歲運補足為氣缺;

第五法實法:實,則如甲戌見丙寅之類,有合有生,局於一象,滯於一方,柱中若無激揚昂藏之類,如此則不過一富翁而已。即有體無用,縱貴亦尸位素餐,如往中土氣太重,略見官來,即貴。餘仿此。

第六法虛法:虛,則如土入酉寅,木臨子巳,金到辰亥,水向卯戌,火居丑申;氣虛而不能確固,餘仿此。

第七法深法:氣深,如木之本象化象,近清明節;

第八法淺法:氣淺,如木之本象化象,方得雨水節之例。

第九法敵法:氣敵,如辛酉見乙卯,大概凶甚;若見己未、己丑轉有憑藉,反吉;如無憑依,又看賓主強弱,主弱則為鬼象,賓弱則為財象。

第十法交法:交,如丁巳見辛亥、丙戌見己丑、庚辰見癸未之類仍分何者氣旺而言。

第十一法狹法:狹,如用神局於一二支神之情狹,亦有生旺引用處,其氣卻來不得。

第十二法廣法:廣,則引用處,其氣來得,生源處仍有精神,通三合之氣,或通六合氣;

第十三法輕法:輕,如木之本象化象,卻入金鄉,又非天時之類。

第十四法重法:重,如木象透寅卯,乃本象地支之類。

第十五法薄法:薄,如木象逢自家死絕之地面,仍非天時之類。

第十六法厚法:厚,如木家逢庫墓、長生之地,或得天時,或他干來助之類。

第十七法寒法:寒,如木枯、火散、金寒、水冷、土凍,天干休囚,地支死絕之類。

第十八法和法:和,則有合、有生、有情、有助、有臨官、帝旺無休廢、死絕;或有旺相之神來扶助,或當天時,前後有氣。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經12.23.2015元始道長

一、立功章

凡欲修道,建功為先,利人濟世,功德益彰,是以諸天仙真,咸以功德超聖真位,積功滿千,形神俱仙。功不及千,形滅神仙。功及兆民,玉清之寶。凡蛻化為仙真,心性無礙,洞合自然。消則為氣,息則為人,神通自在,變化無形,飛行三界,出幽入明。一切眾生,咸願濟拔,心不退轉,自得真道。

二、齋戒章

齋戒者,道之根本,法之津梁,人欲學道,清齋奉戒,念念正真,邪妄自泯。一切眾生,捨清淨域,耽嗜葷羶,而以觸法,譬如餓鬼,啗食死屍,火燒飢腸,無有飽滿。又如蠅虫,爭奪臭腐,妄為羶香,而以觸法。三宮溷濁,六腑不淨,屍魄欣昌,樂於死地。人當割嗜慾根,入清淨境,無作諸苦,無作諸惡,無生諸見,無起諸邪,觀聖訓戒文如世之法律,精意奉行,持凜在前,如對所畏,秉心正嚴,滅一切想,諦聽不二,可會正真。

三、識本來章

虛無自然,道所從出,真一不二,體性湛然,圓明自足,不墮諸見,遠離塵垢,學無所學,修無所修,於中了然,不去不住,不取不拾,無樂無惱,無死無生,無古無今,是真解悟。觀諸形相,等皆虛空,滅除世幻,體會自然。

四、善應章

人有一善,百神俱泰;人有十善,司命儲算;人有百善,東華注名;人有千善,福及七祖,死歸為仙,萬善既備,玉符下迎,千神來朝,白日昇天。

五、法力能捍章

見人死亡心生慈悲,不曉自悲其身,身由水火風土四大假合,似黃土為器,託爐火中而得堅固。人身猶器,法猶炬火,能捍人身,成不壞身。火者功德光,心德累積,光輝燦爛,潤身得法,金剛不壞矣。

六、積善為寶章

人登寶山,周行左右,萬寶縱橫,無不可愛,當下山際,能不持乎?不持以歸,是謂自棄。人生於世,如在寶山,種種善緣,皆為寶也。人不造善,死殆離世,是猶登彼寶山,空手而歸,不持一物,甚而滿目瘡痍,後悔莫及乎!

七、除垢章

人形不淨,受諸染著,積垢於身,必思澡澣。心垢不淨,六根所染,弗思其澣,茲為迷惑。是故身垢不淨,以世水洗之;心垢不淨,以法水洗之,六根清淨,表裏洞明,無毫髮染,方造無為。

八、味道章

人之食蜜,遍口皆甜,舌有餘味,吾之言有甚於是。俗言凡味平淡,穢言污味薰心,道言道味淨神。言出於口,正如食異,吐露亦殊,聞受有別,邪正穢淨,仙魔辨焉。

九、斷因緣章

一切眾生,從因而生,因從緣生,緣以因緣,結諸煩惱,成無量業,墮於生滅,輪轉不窮。如浪中漚,幾成幾壞。人須了悟,本來皆空,自生諸見,自著一切,種種眷屬,是煩惱根,與牢獄等。此心不悟,如大罪人,無始以來,身被縶縛,無有解脫。吾今為汝,滅前後因,斷一切緣。識因非因,識緣非緣,不因不緣,湛然常定,無去無來,無離無著,一切解脫,超出三界。

十、自新章

一切男女,於仙聖前,稽首歸命,洗滌垢穢,令心地淨,悔過自新,誓勿復造。若有男女,處世以來,於仙聖前,內省於中,至心地清淨,已無可懺悔自新之事,是為古仙,不名新聖。

十一、佈施章

有餘而施非難,不足施之為難。施己所愛非難,施所不欲()甚難。一切諸福皆自歡喜中來,施者無損,受者有益,一切布施能生歡喜心,召喜悅神。一切財寶、甚至性命,權借使用,大限來時,盡皆拋散,無何所得。智士住世懷出世之心,或施以財物,歸獻三寶、濟貧助道;或施以道法,覺悟一切。種種善果,層層福報,無量無邊。唯施捨者有得,播種者收成。施捨離塵業,貪吝積凡塵。

十二、勤行章

知吾道者,復不能行;行吾道者,復不能久,難至於道。知而能勤,久而不怠,如渡滄海,日求靠岸,始終如一,彼岸誕登,道域頓入。

十三、鍊穢成真章

人未生時,混混沌沌,本無一物,視聽不得,與真常會,無有名相,故曰真人。既生之後,種種形相,虛名偽裝,俱為幻假,名曰假人。眷此幻身,累罪萬千,稱為罪人。欲修大道,譬如鑄劍,煆鍊滓穢,始見精鋼,勇烈無滯,當成妙器。輕凡重聖,上昇大羅。

十四、演化章

從吾道者,是名善業。離吾道者,是名惡業。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成有等差,同歸於道。一切眾生,顛倒妄想,造地府行。不自覺知,踴躍相進,投於愛河。今為眾生,說法度人,啟方便門,當得福報,同證無為。

十五、真成章

精心苦行,絕世所欲,不興妄想,無有染著,鍊形化氣,鍊氣化神,鍊神合道,體入自然,歛萬法歸於一身,以一身而化萬境,不滯有無,永絕生滅,是名真人。

十六、三乘等差章

小乘之士,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心不妄知,禁約一切,泯絕萬態,以致於道。中乘之士,視無所視,聽無所聞,心無所知,動無所逐,以觀眾妙。大乘之士,無見而無不見,無聞而無不聞,無知而無不知,內外洞然,達彼無間,故能參宇宙,而遊無盡之域。

十七、以言勸善章

贈人以財,不若贈人善言。黃金雖貴,用之則窮;善言於心,終身為寶。一切神仙真人,皆以無上要言,得成道果,人能持是說,普度眾生,令得奉行,獲福無量。

十八、苦樂先後章

學道之士,斷諸愛慾,卻絕肥鮮,長齋清思,研味至道,是為苦中求樂,能知其樂,不見其苦。一切眾生,貪戀榮華,迷惑聲色,肆情縱慾,造諸快樂者,是造諸苦。修道者,苦而後樂,眾生樂而後苦,人當明悟慎擇之。

十九、不二門章

大道無親疏,聖眼無貴賤,一切眾生,皆以平等解。有善性者,與成其善;有道性者,與助其道,若有所擇,是有二門。分門別戶,便立牢獄;大公無私,飛昇天堂。

廿、不殺章

人要學道,慎勿懷殺想,一切諸眾生,悉貪生懼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輕於彼,心貪口腹,樂甘肥殺,戮充啖食。能懷惻隱,心想念彼驚怖,故當不忍啖,以證慈悲行。

廿一、清淨章

學道之士,以清淨為本,靜心少思,嘯詠太無。睹諸邪道,如睹仇讎;遠諸愛慾,如避臭穢。除苦惱根,斷親愛緣,冥冥濁海,自得淨界。如白蓮花,生於淤泥中,亭亭出水,不受污染,五臟清夷,三田華素,太玄真人,自與汝鄰。    (三田:上、中、下丹田。)

廿二、信心章

大乘法可出三界,以信心開覺路,信道得度,天人守信不妄,如車按時起行,終能到站。一切仙真,深信大道,勤行不輟,故得證果成道,故信者心之寶,心者成之道。

廿三、慈悲章

汝等眾生,以慈悲為本,睹一切物,常行不忍,世人痛苦如在我身,當願救護,普令安樂。一切眾生,因生愚痴,故陷諸罪苦,須以真理救拔,常行大悲心,自成無上道。

廿四、萬法歸一章

萬派支流,同歸於海;萬法紛紛,同歸於道。眾生執著,自生分別,故墮色慾之界。當有圓通無閡,一徹諸義;無人無我,不生不滅。

廿五、斷穢濁章

一切眾生,皆自穢濁中來,生時血海奔流;復以穢濁而往,死時肉體腐爛。有能清淨,信吾戒言,不受染著,斷除雜想,即出離濁浪,入我法門,無去無來,永超塵劫。

廿六、洗心章

六根不淨,當洗其心,心不受垢,自無諸穢。故心為宰根,統御一切,降伏其心,猶馭猛虎。如有縱虎,反傷汝身,切記切記,莫可放鬆。

廿七、證真章

學道之士清虛而容非,拯危而濟難,慈向萬物,滅毒惡想。觀一切眾生,如我眷屬,有饑寒者,念與衣食;有疾病者,念與醫藥;有冤讎者,念與解釋;如是慈悲心,種種不可量,當來及後世,證彼真人行。

廿八、財為患本章

財為患之本,聚財為聚業,財為愛慾根,能起一切罪。若以財培善根,始可入道境。視財如命,命不能保;樂善好施,財神升天,大道成就。

廿九、至言普潤章

一切眾生,牽於情愛,如蹈猛火,難得休息,從老至死,不自知覺,吾言如甘露,能灑一切,使其心地,自得清涼。

卅、忍辱章

忍者身之寶,慎勿與人爭。一切諸魔來,我以忍坐勝,不與群魔競,來者自反戈,損人還自損,忍者得安寧,魔損吾無損,一切諸仙真,皆以忍辱故。

卅一、造福田章

人生一世間,譬如電光速,嬰兒化老耄,倏忽春夢中,勇猛進於善,自己悲不及,處世無福田,瞑目何所恃?

卅二、正念章

人心無邪念,一念徹虛空,一切虛空中,皆有聖與賢,常作平等觀,勤修無上行,自見虛無老,久久入大乘。

卅三、出有無章

眾生迷惑,妄見諸有,吾道本無,有諸眾生,顛倒妄見諸無,吾道亦無。非有非無,即有即無,作是解者,能超一切。

卅四、施言無罪章

有人問曰:何種佈師功德最大?吾曰:以言施人功德最大,故以經典善書廣印施人,如天灑甘霖法雨,萬類受潤,欣欣向榮。天堂遊記,遍載諸天勝景,印送一本於人,令其觀知天堂聖景,悉明天文,啟無量道心,引度眾生,功德殊勝,能證道成真,超玄拔祖,捨此捷徑無路。有人問曰:處世何物為寶?吾曰:無罪於身,是為至寶。真珠瑪瑙,金銀財寶,繫滿身軀,如囚犯、枷鎖,凡眼視為寶貝,慧眼視為累贅,棄其俗物,輕鬆無何罣礙,得入自在之天。

卅五、隨緣受報章

有人問曰:宿命因緣,可以知否?吾曰:汝思現在因緣,則知宿命因緣;如修現世因緣,則知來世因緣。一氣無偏差,所種還自生。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卅六、大力章

有人問曰:世間何利最大?吾曰:慈悲之力最為廣大。慈悲之心,能化一切;慈悲之行,能伏一切。惡者無與爭,暴者無與抗,所向無敵,是為其力廣大無邊。世人如逢不如意,多生慈悲心,多修慈悲行,喜悅來臨,法喜充滿。

卅七、契道章

人欲學大道,口無是非心,無人我相,身不受染著,方契無為道。眾生俱幻化,墮彼色相因,誰知樂是苦,一念了無為。

卅八、心起憂樂章

人勿包藏禍心,損害於一切,眾生初未覺,神明悉已知,危人還自危,枉彼還自枉,天堂及地府,一切由心造。

卅九、道法章

吾道猶炬火,取之無窮,隨其所與,能飪一切。吾法等泉源,能灌溉枯槁,潤澤一切,人生煩惱障礙,自與道違。

卌、入妙章

入我法門者,學至於無所學,行至於無所行,了至於無所了,是謂入眾妙門,洞觀無礙。眾生執著,妄究終始,自謂造於最勝境界,是猶妄見諸色相。

卌一、去華章

清淨者,道之本;榮華者,道之殃。人勿憎淡泊,其中有至味。愚痴戀世慾,若蛾投火光,不知其為害,以至於滅亡。

卌二、同好惡章

人慎無綺妄,誑惑諸眾生;勿懷毒惡心,陰謀諸一切;以身譬他人,好惡原無異;能作是念者,可證無上道。

卌三、先實後施章

仙真以能利益一切,救拔眾生,無有厭倦,念念相因,故能成真。若復有人能作是念,當知果報無差。唯先修德行,使道德滿其中,法水出本源,自然流施無盡,先實後施,源遠流長。

卌四、超色相章

有人問曰:天尊妙相,七十二化相,負九色華光,諸天仙人,以是目睹天尊,莫不讚善,恭敬禮拜,無上希有。吾曰:我以非色,汝妄為色;我以非相,汝妄為相。一切初地,以肉眼觀,故不能洞觀。若以九色七十二相觀我,即是離無執有,不可與聞無上之義。我以混元一氣,化相千萬億,執一相而失萬相,故色相非真,變化本假,眾生勿迷色相,以見本性。

卌五、一切恃道章

有人問曰:一切有目可見諸色,至於微妙之法,不可得見乎?吾曰:吾道猶日光明,普照種種色相,人須悟此,點耀心光,有目絕視,心眼靜觀,自然洞徹,微妙之法,以心悟之!離心無道。

卌六、勇決學道章

學道之士,慎無二心,斷絕塵染,割棄愛緣,心如寒灰,滅除慾火猛燄,若身勵行,禍難不顧,如箭一發,往而不回,吾保汝身,必得道真。

卌七、魔誡章

學道甚難,鬼神魔王,敗人成功,欲置人於死,心始快樂。汝將道成,復有諸天仙人,來試爾身,仙人試以所欲,或試以所不欲,或試以所難,或試以所畏,皆於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之。酒色財氣,名利恩愛,八大魔王,近於修道者身旁,眾生切勿向魔低頭,試之過者,諸天保舉,魔王奉迎,是謂得道。

卌八、易心向道章

上士貪善,下士貪財。一切眾生,晝不能息,夜不能寐,唯慮貨財不足,情愛傷心,當易其心而向道,心既向道,道終可得;心之向情,愛亦成空。

卌九、勉行章

學道甚苦,如負重登山,人當效力行之,既登絕頂,其苦亦息,俯視一切皆微渺也。人之一生業債包袱,施負不放,貪戀紅塵,無有停息,一旦覺悟,放下一切,脫身自由,即得道矣,世人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