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道法術

道法術03.13.2025元始道長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爾孰能祥,三國演義裡豐富了這小細節,說劉備在每次拜訪孔明前都會焚香盥洗,以示慎重。

焚香盥洗,既是道的呈現,也是術的運用,其核心在於透過儀式感正心正念,為後續的法和術鋪路。而法和術的展開,又最終服務於道,形成一個不斷強化的循環系統。

從道的層面看,焚香盥洗是劉備仁義信念的外化。他以復興漢室為志,這份虔誠需要儀式來沉澱內心,洗去浮躁,確保自己帶著純粹的動機去求賢。這是他對自己使命的鄭重承諾,也是對諸葛亮才華的敬畏。

從術的角度看,這行為又是一種細膩的手段,他經由整肅儀容、點燃清香,不僅調整自身狀態,還傳遞出誠懇與尊重,感染身邊的關張,甚至可能透過童子傳到諸葛亮耳中,為拜訪增添情感籌碼。

而這看似簡單的準備,又為法和術的實施奠定基礎。

:禮賢下士的策略,在這份正念中得以強化,讓他三次撲空仍不改初心。

:靈活的應對和細節的把控,因這份虔誠而更顯真摯。

最終,法和術的成果:請出諸葛亮、成就蜀漢大業,又反過來印證並壯大的力量。

這個循環往復的增強系統裡:賦予初衷,提供框架,開啟行動,三者相互滋養、不斷深化。

劉備焚香盥洗,既是起點,也是助推,讓整個求賢過程在信念、策略和技巧間流轉,最終彙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這像不像我們考試前深呼吸、面試前整理衣服的小習慣?它既是給自己打氣,也是對外示好。一個小動作,串起信念、策略和行動,最終再繞回初心。

什麼是道?初心即是道。

以現代理論而言,道、法、術本質上是一套「三位一體」的治理模型:道為基因(仁德信仰)、法為骨架(人才策略)、術為血肉(行為符號)。三者構成動態閉環:落地的不斷強化的純度,而的深化又催生更恰當的。三者缺一不可:無道則法虛,無法則術亂,無術則道法空懸。這種思維框架可以運用於方方面面,比如:人際交往、商業合作、企業管理乃至國家外交。

什麼是道?第一性原理也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自己是信奉主觀的人,道是心念,一念起,萬念生。如果是信奉客觀的人,道是萬物,天地萬物皆為道。如果自己既主觀又客觀,道是心念和萬物的平衡。如果既不主觀又不客觀,那…要麼是要麼是,非所能及。

道不同,法不同,術亦不同。

勿忘初心,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先天丹法要訣

先天丹法要訣03.07.2025元始道長

先天內丹功(又名先天丹法)築基要訣,先天起功是道家性命雙修之功法,自古以來,代代相傳,對於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有很大貢獻。

此功法過去都是口傳心授,沒有文字記載,即使有書,也都是含糊其詞,深奧莫測,其理難明,真實用法更不落紙筆,所以後人用得很不廣泛,只有少數得傳者,藉以延年。今特結合自身體會,淺注詳解,公諸於世,以為後學者修煉,供研究者參考。

一、先後三寶論

天地人為三才,三才皆有三寶。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人的三寶若少一寶即死亡,人的三寶又分先天後天。先天三寶為元神、元氣、元精。後天三寶為識神(思慮神)、呼吸氣、交感精。

先天後天相互配合,不易分析,不到最深功夫,是分不開的。後天思慮之神先天不神之神(即不用意念而自然的知覺也稱真覺)雖能分,但也有連帶關係。先天之精(即先天而生的和不知不識靜到極處而發生的真一之精)和後天性之精,也不易辯明。後天呼吸之氣和先天真一之氣易辯而難分清濁,但只要靜心修煉和體察,也終能分明,有道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二、煉精化氣

1.靜養化氣

習靜是先天氣功的主要工夫。心若不靜,則氣無所歸,在行功時不免心意昏迷或萬念叢生,以至神弛散,功無所行。要想達到習靜,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在言、聽、視、動等方面都不要著相,要保持安靜,在行、住、坐、臥之間也要養其浩然之氣,這才能不滯其虛靜之機。

古人云: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調丹田之息,臥則守臍下之珠,生生不已,浩然長存,脾氣自然去掉,性情自然溫和,心無燥火,以此則方好行功也。

2.聚性止念

練功時,心一靜往往就雜念叢生,浮游亂想,心息不能相依。對此可以用觀光之法,收其散性,聚而為光。做法是一面守靜聚性,一面觀光止念,互相利用。行功後,初時是白雲片片,由外飛來,繼而似浪水波動,由外聚內,久則眼前虛白一片,不見波動,這時方知性不亂矣。光者性之表現,性散光即散,性聚光則聚,性定光則定,性滿光則圓。所以,根據光之表現,即知性之聚散矣。

觀光之具體練法,初先靜坐片刻,待身心定了,方將微意止於目前(位置在眉前大約二十公分),似照似定,若有若無,不久就有白雲現於目前,一走即收回,以意照於白光中,從微白而至浩白,從光小而至光大,從波動而至光定,從不圓而至光圓。但光圓必須入大定後才有,不能用意太急,更不能追求。

子丑寅三個時辰(11點至早5)練功,最易見光,因為此時是生陽之時。初學練功者,尤要重視這個時機。

3.凝神氣穴,心息相依

在聚性止念基礎上,當眼前呈現一片浩白不動時,即將微意移於丹田(臍下一寸三),心守太虛,意照氣穴,不即不離,勿忘勿助,寂而照,照而寂,久則寐寐惺惺,永無昏沉,睡魔自遣,真心獨立,空空蕩蕩,但覺微息相隨其間,吸氣下不過氣穴,呼氣上不過心,綿綿若存。

在心息相依之時,即把知覺泯去,心在氣中而不知,氣包心外而不曉,氤氤氳氳打成一片,此煉心合氣之功也。

4.煉液化精

口內津是養生之寶,人能煉之祛病延年。津是腎水所生,液乃心血所化,此二物能助消化補元精。

黃庭經云:「口為玉池太和宮,漱咽靈芝災不生。」在行住坐臥之時,舌抵上齶,自然生出津液,待口滿,氣管正要噴出時,引頸而呑之,自然響聲汩汩,直達丹田。少時,心意入定,不知身在何處。但物極必反,靜極生動,外陽舉而元精生矣。

5.生精子時

天地子時一陽生,人身氣質合乎天地,故子時元陽亦生。但人為情欲所牽,亂其自然,不能合乎天地,故陽生多在寅時,故為活子時。內陽生,外物即舉,但須知水源清濁,方化使功煉化。無念無欲,由靜而生者,謂之水源清。從情欲而生者,謂之水源濁。

6.采精火候

采精者,是將生之元精采而歸爐(爐即指丹田氣穴)。但采時須知其火候,方能煉精化氣,否則死而復生,難免漏精之患。火候者,生精時謂之生精火侯。當采精時,謂之采精之侯,步步皆有火候。采精者,是采靜坐而後生之元精也。

元精內生外物立舉,這時要心正勿動,速凝神太虛,意照丹田(微意照在丹田)。待所生之元精欲返回之時,速一吸氣,下達會陰穴,一呼用意一提引入丹田。如此數遍或十幾遍,內精歸爐,外物自然縮盡,此謂之采藥歸爐

若由濁源生精陽舉時(白天有欲念者也謂之濁源),用采藥歸爐,少時又生,即用吸、抵、提、閉口訣,一吸由後三關直升乾頂,一呼由乾頂而降於丹田,如此數遍,再溫養之。若遇采而不動者,即為濁源,可以吸、抵、撮、閉後升前降之法導引之,一次或數次,至外物縮盡為止。

7.煉精化氣

接上述,精既歸爐之後,須以火煉之,復化為元氣,則無漏精之患。方法是先武後文。有意於呼吸,行三十六息,息息歸根,不離丹田氣穴,謂之武火。再以神寂照之(忘息的意思),行二十四息(數息而不著意)即謂之文火。如此夜夜行功,火候無差,不幾日,丹田溫暖,精生更旺,感覺丹田常有一種太和之氣,氤氳不散,如此日久,自有開關之侯矣。以上謂之調藥。

三、聚火開關

1.氣足開關,八脈俱通

開關者是通過以上煉精化氣,丹田氣足,日久在精定之時,忽覺丹田發熱,氣生氣穴。這時千萬勿動勿驚,心歸杳冥,任其自然自生,不即不離,勿忘勿助,絕不能昏迷,以防氣散。待到熱極欲動之時,我以真意領之,入尾閭之穴。

原則是氣不動我不動,氣將動我先動。氣足者自然一撞直上乾頂,須臾化為甘露,深入任脈,香甜滿口,腦髓清定,響聲隆隆,直達丹田,非同前咽津之響聲也。從此,八脈俱通矣。

氣不足及體弱者,氣力稍差,不能一撞直上乾頂,須以神守之。待將動時,以意引之,過尾閭至夾脊。如無力上沖,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上過夾脊,直至玉枕。再無力上行時,乃須任其休息,以神守之。待將動時,以意領之,一撞而過玉枕,在入泥丸,少時片刻,化為甘露,降至丹田矣。

2.周天運法,還精補腦

周天者,是每次氣生,引氣入任督行一周而歸丹田,故謂之周天。此後靜極氣又生矣,外物立舉。這時須不驚不動,待氣足欲回時,以神領之,一吸而神氣直上乾頂,一呼而神氣下降丹田,為之一周。以神守之,寂而照,照而寂,在杳冥之間把知覺泯去而入定矣。此後復生如此,謂之還精補腦

3.氣就神交,任督自轉

以上周天運法,行之既久而定靜之時,忽覺丹田溫暖,元氣生矣。所生之元氣自不外馳,而上入中宮與神相交,氤氳配合,如如不動,恍惚之間,已入定矣。

少時元氣又動,一股熱氣(不行陽關矣)由丹田入尾閭過夾脊,經玉枕直達泥丸,又下降丹田氣穴。此時神隨氣行,不由自主,非人力所能為也。此後復生如此,行之既久,既而入大定。在定靜之中,一道白光亮如水銀,由任督二脈旋轉不停,三百餘周自然而停。此後復生如此,謂之真陽自轉矣。

4.陽火此閉,保健延年

接上述真陽自轉後,真氣已不行陽關,外物自不舉也。此時身之宿疾,不治而愈,夏不畏熱,冬不畏寒,神氣充足,精神愉快,如如自悅,但還需要常樂我靜,不使神氣外馳,保持自然,這樣使耳能返聰,目能返明,氣足可以防病,身強自能延年,自古至今,此養生第一術也。

 

道教七十二位全神仙譜排位

道教七十二位全神仙譜排位09.27.2002元始道長

中國神仙人物起源於上古神話,這是這是中國神仙體系的起源階段。春秋戰國時期,神仙人物逐漸被寫入諸子百家的書籍,例如山海經記載的女媧、夸父、后羿、共工、相柳、精衛、西王母等;莊子裡記載的的廣成子、彭祖、鯤鵬、河伯、海神等。秦漢時期進一步發展,淮南子史記列仙傳神仙傳中有更多的神仙人物和傳說。南北朝時期元始上真眾仙記介紹元始天尊、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等道教大神,陶弘景的著作真靈位業圖則將神仙分七個等級,建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唐代崇奉道教,尊老子位始祖,封老子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因此,唐代前中期道觀中,只有元始天尊殿或老君殿,而無三清殿。北宋真宗、徽宗是著名的喜愛道教的皇帝,王欽若奉旨著有列宿萬靈朝真圖羅天大醮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道家諸神體系,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編制的黃籙大齋醮神名單即據此寫成。

上古大神

盤古開天闢地

盤古:開天闢地之神。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盤古神話的產生很古老,上古時期人們口口相傳,文字記錄見於三五曆紀五運歷年記述異記等。

三皇:有不同的版本。其中流傳最廣的是:

三皇:伏羲、女媧、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另外還有: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白虎通義

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記補三皇本記太平御覽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帝王世紀

伏羲畫八卦

伏羲:傳說裡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

女媧煉石補天圖

女媧:造人、補天之神。

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

神農炎帝: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是中國醫藥界的始祖。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蚩尤。

蚩尤: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統帥上古九黎部落。相對於漢族一般自認炎黃子孫,苗族則尊蚩尤為祖。秦始皇曾親祭蚩尤,為八神之一的戰神,後世帝王、武將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

刑天: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於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天帝

帝俊:天界第一代天帝,上古傳說中的天帝,其原型就是帝嚳,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帝嚳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根基,被商族認為是其第一位先祖。

東皇太一:出自屈原九歌的之中。東皇太一是九歌中所描寫的天神,是戰國時期楚國人祭祀的最高神,主宰天空星辰。

文真:上古大神,也稱為東皇太一。東皇太一傳說為萬法之祖,是法術,術數的創造者,數次入世教化世人,在軒轅氏時代化身為廣成子,黃帝曾問道於廣成子。

祝融:火神。古時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祝融氏酋長燧人氏,最早發明鑽木取火、最早創建集市,祝融氏燧人為三皇之一,號為三皇中的西皇。在風俗通義中,同伏羲和神農並稱為三皇。

共工水神

共工:水神。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髮。先秦古書列子湯問淮南子天文訓記載: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出自禮記禮運第九

五帝:主要有五種說法。

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6.黃帝(軒轅)、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農)、白帝(少昊)、黑帝(顓頊)(五方上帝)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俗稱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是上古神話中的傳授兵法的女神,形象經常出現在中國各類古典小說之中。

精衛填海

精衛: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故事見於山海經北山經

夸父追日

夸父: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後羿

后羿:五帝時期人物,帝堯的射師,嫦娥的丈夫。羿曾經幫助帝堯射下九日,匡扶黎民。人們尊稱他為羿、大羿。

嫦娥奔月

嫦娥: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后羿(大羿)之妻,美貌非凡。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通天教主

靈寶天尊:也稱上清真人、玉宸大道君、太上大道君、上清通天道人、通天教主、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等。

太上老君

道德天尊:也稱太清真人、老子、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等。

老子出關

老子化胡的傳說:是時老子在於闐國,謂尹喜真人曰:「吾此次行化,意欲遍此西方,攝服外道,令歸正法,其諸國土,已得度者,及未得度者,我於此時,咸令集會,俾得開悟,歸入法門。」「老子作是語已,即有九色神光,遍照西方無極國界,光所及處,無有遠近,俄傾之際,毗摩城中,自然寬平,地化金色,建大法座,百寶莊嚴,虛空諸佛,三界眾真,乘雲駕龍,浮空而來,集至於闐,於是老君,處於玉帳。坐七寶座。炃百和香。散眾名花。奏天鈞樂,諸天賢聖,周匝圍繞。」

四帝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稱,分別是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

中央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統御諸星和四時氣候的神靈。紫微北極大帝信仰來源於中國古代星辰崇拜,北極即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於紫徽垣內。

南極長生大帝:居高上神霄府,號玉清真王,而於九天界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玉樞府統御雷部。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輔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級和天地人三才,並主宰人世間兵革戰事。

后土皇地祇:掌管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俗稱后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四極大帝

另有一說是四極大帝:

總領萬星的北極紫微大帝,總領萬靈的南極長生大帝,總領萬神的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領萬類的東極青華大帝。

在比較著名的道教宮觀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閣外,還建有專門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頭戴冕旒,身著朝服,雍窖華貴,為人間帝王形象。

六御源於中國古代六合觀念,所謂六合,即上、下、四方(東、西、南、北)

玉皇大帝

上:玉皇大帝(又稱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統御諸神萬天;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帝之妻,統御山川萬地;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北: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統御日月萬星;

南極長生大帝

南:南極長生大帝,統御萬靈;

東: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統御萬類。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西: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統御兵戈萬雷。

五老

五老是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

東方安寶華林青靈始老君,簡稱青靈始老蒼帝君。

南方梵寶昌陽丹靈真老君,簡稱丹靈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寶元靈元老君,簡稱元靈元老黃帝君。

西方七寶金門皓靈皇老君,簡稱皓靈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君,簡稱五靈玄老黑帝君。

這五位天神,源於古之五帝傳說。河圖云:東方青帝靈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黃帝含樞紐,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葉光紀,水帝也。

天神

三官大帝:

天官(賜福):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王。每逢正月十五日上元節,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民間俗稱福星)

地官(赦罪):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玉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下元節,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二郎神:又稱二郎顯聖真君、清源妙道真君等。由於封神演義的影響,二郎神通常稱作楊戩。

五星君:歲星(木星);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俗稱太白金星;辰星(水星)

四靈:東方的青龍孟章神君、西方的白虎監兵神君、南方的朱雀陵光神君、北方的玄武執明神君。分別執掌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與生日對照表

東方青龍七宿: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白虎七宿: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蕩魔天尊、真武蕩魔大帝。

斗姆元君:圓明道母天尊,北斗眾星之母,主天地萬物之死,職掌天醫。

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輔佐南極長生大帝,統管南斗六星,掌管萬靈之生存,婚姻、功名利祿等,俗稱祿星。

雷部眾神: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或稱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主雷雨之神,是雷部的最高天神。

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諱:

鄧天君 諱忠   辛天君 諱環   張天君 諱節

陶天君 諱榮   龐天君 諱洪   劉天君 諱甫

苟天君 諱章   畢天君 諱環   秦天君 諱完

趙天君 諱江   董天君 諱全   袁天君 諱角

李天君 諱德   孫天君 諱良   柏天君 諱禮

王天君 諱變   姚天君 諱賓   張天君 諱紹

黃天君 諱庚   金天君 諱素   吉天君 諱立

余天君 諱慶   閃電神   助風神。

雷公: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相傳雷神生於古雷澤,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

電母:又稱閃電娘娘,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雷公的助手,主要掌管閃電。

雷震子: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闡教門人雲中子的徒弟,後來世俗將其與雷公形象等化。

四大元帥

馬元帥:又名馬天君,又稱華光天王、華光大帝;

趙元帥:即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溫瓊,東嶽大帝部將;

關元帥:關羽。

托塔李天王:李靖,因為左手中常托玲瓏寶塔,又被稱為托塔李天王。

哪吒:三壇海會大神。

王靈官:本名王惡,後因薩祖師改名王善。道教的第一護法神。明代享受國家祭祀的一位重要道教神仙。

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相當於天界的值班神仙。作為玉皇大帝的下屬。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記錄人和神的功績,同時也是守護神。

六丁六甲:最初是真武大帝的部將。

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

甲神六位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

丁神六位支為陰,蓋為女神,甲神六位支為陽,蓋為男神。

太歲:六十甲子神。

甲子太歲:金辨將軍、乙丑太歲:陳材將軍、

丙寅太歲:耿章將軍  丁卯太歲:沈興將軍、

戊辰太歲:趙達將軍、己巳太歲:郭燦將軍

庚午太歲:王濟將軍、辛未太歲:李素將軍、

壬申太歲:劉旺將軍  癸酉太歲:康志將軍、

甲戌太歲:施廣將軍、乙亥太歲:任保將軍

丙子太歲:郭嘉將軍、丁丑太歲:汪文將軍、

戊寅太歲:魯先將軍  己卯太歲:龍仲將軍、

庚辰太歲:董德將軍、辛巳太歲:鄭但將軍

壬午太歲:陸明將軍、癸未太歲:魏仁將軍、

甲申太歲:方傑將軍  乙酉太歲:蔣崇將軍、

丙戌太歲:白敏將軍、丁亥太歲:封濟將軍

戊子太歲:鄒鐺將軍、己丑太歲:傅佑將軍、

庚寅太歲:鄔桓將軍  辛卯太歲:范甯將軍、

壬辰太歲:彭泰將軍、癸巳太歲:徐單將軍

甲午太歲:章詞將軍、乙未太歲:楊仙將軍、

丙申太歲:管仲將軍  丁酉太歲:唐傑將軍、

戊戌太歲:姜武將軍、己亥太歲:謝太將軍

庚子太歲:盧秘將軍、辛丑太歲:楊信將軍、

壬寅太歲:賀諤將軍  癸卯太歲:皮時將軍、

甲辰太歲:李誠將軍、乙巳太歲:吳遂將軍

丙午太歲:文哲將軍、丁未太歲:繆丙將軍、

戊申太歲:徐浩將軍  己酉太歲:程寶將軍、

庚戌太歲:倪秘將軍、辛亥太歲:葉堅將軍

壬子太歲:丘德將軍、癸丑太歲:朱得將軍、

甲寅太歲:張朝將軍  乙卯太歲:萬清將軍、

丙辰太歲:辛亞將軍、丁巳太歲:楊彥將軍

戊午太歲:黎卿將軍、己未太歲:傅党將軍、

庚申太歲:毛梓將軍  辛酉太歲:石政將軍、

壬戌太歲:洪充將軍、癸亥太歲:虞程將軍

天仙

東王公,先天陽氣凝聚而成,所有男仙之首,掌管蓬萊仙島。東王公又稱木公、東皇公、東華帝君等。

瑤池西王母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又稱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特別強調,在正統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並非夫妻關係,西王母比玉帝出現的早)。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

十二金仙

玉鼎真人、慈航道人、南極長生大帝、廣成子、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清虛  真君、   法師、  、赤精子、道行天尊、淨彈真人。

福祿壽三仙:亦稱福祿壽三星:福星,祿星,壽星。成語有福祿壽三星高照。

月老: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是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

四大天師: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

四大真人:

南華真人:即先秦道家學者莊周,諸子百家中的莊子。

沖虛真人:微妙元通真君,即先秦道家學者,鄭人列禦冠。

通玄真人:據傳為文子,姓辛名鈃,一名計然。

洞靈真人:即亢倉子,亦稱亢桑子,庚桑子。

八仙:鐵拐李、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

酒中八仙人: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唐 杜甫有飲中八仙歌

赤松子:神農時雨師

甯封子:黃帝時人

赤精子:顓頊時人

彭祖:顓頊帝之玄孫

容成公:黃帝之師

安期生:海上仙人

許真君:晉代道士許遜

三茅真君:即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

王重陽

全真七子

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馬鈺

長真凝神玄靜溫德真君:譚處端

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劉處玄

長春全德神化明應主教真君:邱處機

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晤:王處一

太古廣寧通玄妙極真君:郝大通

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孫不二

山川河海地仙

五嶽大帝: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封神榜五嶽大帝: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五色神牛、金眼神鷹;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青驄馬;

北嶽恒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黃彪馬;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蔣雄):烏騅馬。

四海龍王

東海龍王廣德王敖廣

南海龍王廣利王敖欽

西海龍王廣潤王敖閏

北海龍王廣澤王敖順

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等。

灶君: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中國民間傳說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天彙報,正月初六日返回人間。是神話傳說中等級最低的地仙

幽冥之神

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

判官、牛頭、馬面、夜叉

黑白無常:白無常名為謝必安,黑無常名為範無救,此二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也常為閻羅王、城隍、東嶽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將。

城隍:據說由周禮蠟祭凡神之一的水(即隍)(即城)衍化而來 。

土地:由古代之社稷神衍化而來 。

歷史人物封神

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文始真人。任函谷關令時,遇老子西出函谷關,得授道德經

周文王:姬姓,名昌,周朝奠基者。武則天稱制時自稱武家為姬昌後代,追尊周文王為始祖文皇帝。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因隱居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他通天徹地,智慧卓絕,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莊子又名南華真經

徐福:字君房,是秦朝著名方士。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去尋找海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不知所蹤。一說徐福他們到達日本。

東方朔:本姓張,字曼倩。民間多有關東方朔相術占卜方面的傳說。

門神:為神荼,鬱壘。秦叔寶、尉遲恭。

關帝:關羽、關公。

財神: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王亥(),文財神:比干()、范蠡(),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道門科範大全集 卷之十

道門科範大全集  卷之十

靈寶太一祈雨醮

此醮不關涉九皇。凡信,止奏碧玉宮。十二分道場,依後壇圖,可使十二分上等紙札,不許公吏上階與事。此醮大有感應,可作十二位座位不許苟簡。降真香、茆香、沉香、龍涎香、清木香,不用檀香,有礙天條,違者奪算。

靜夜行道

法事陞壇  如式。

都講舉,各禮師存念如法。

高功宣衛靈咒。

青陽虛映,耀日回靈。神虎辟邪,飛天流鈴。摧奸滅試,萬魔束形。九微迴道,八威攝精。千真校錄,三元蕩清。左嘯中黃,右策六丁。七轉八合,周旋天經。聖化巍巍,大道興行。慶雲流佈,合景黃庭,和與道合真。

都講舉,鳴法鼓二十四通。

高功發爐。

無上三天玄元始三炁,太上老君,召出臣法眾等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左右捧香,驛龍騎吏,侍香金童,傳言散花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六人出。出者嚴裝,關啟此間土地正神。臣今靜夜,燒香行道,謹有某州某,伏為當境,自屆陽春,久愆膏雨,夏云自屆長羸,久愆甘雨。秋云自屆商秋,久愆嘉雨。請臣等於某處,開建靈寶太一祈雨道場,罷散設醮一十二分,仰祈真造,俯察愚衷,施甘澤以霧流,副黎元之涸望。其諸誠懇,具載青詞,願得太上十方正真生炁下降,流入臣等身中,令臣所啟之誠,速達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御前。

都講舉,請稱法位。

具位臣某與臨壇官眾等,謹同誠上啟,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紫微碧玉宮內院、左仙龍王,紫微碧玉宮內院、右仙龍王,太一真官天順君,太一清靈寶川真人,東嶽天齊仁聖帝,江瀆昭靈孚應威烈廣源王,內院直事一使者,內院直事二使者,內院直事三使者,日直功曹,當所土地,三界應感,一切威靈。臣聞五方雲篆,實保家寧國之先;三洞明科,迺濟物安民之要。人天仰賴,今古攸遵。上調列宿之差纏,下應群生之瀝禱。切惟當境,自屆某時,雨既愆期,稼將就槁,憂方深於溝壑,功莫遂於田疇。仰惟上帝之好生,忍視下民之就死,故紆誠懇,冀獲殊休。伏願天鑒順臨,道恩善貸。雲升氣上,指揮山澤之靈;甲拆勾萌,沐浴江河之潤。凡有懇悃,敢不上聞,齋意心詞,謹當宣奏。

宣詞

請官上香。

詞意具宣,齋誠必享。臣聞龍之飛躍,運變化之無方;物有始終,顧生成之有待。既籲天之瀝懇,將指日以迎休。以今陞壇行道,請法眾等運玆初捻上香,願此香煙,騰空徑上上清紫微碧玉宮,供養太一大天帝,合坐高真。臣等歸身、歸神、歸命大道,願以是捻香功德,奉為某祈求雨澤,溥濟農耕,願推變化之神,用救旱乾之歲。沛然下雨,大為三日之霖;倬彼甫田,遂獲千倉之稼。今故燒香,自皈依師尊大聖眾至真之德。得道之後,升入無形,和與道合真。

臣聞一炁肇分,群生以立。運五行而化育,斡四序以推遷。開國承家,仰聖真之垂範;安人利物,惟至道之流恩。故太上開祈謝之門,俾下民有號呼之路,適遇旱乾之變,恐妨播殖之功。州縣官云:嗟吏治之不良。下士民云:恐數否之未亨。愍民饑之無告,雖遍求於靈迹,尚未作於油雲。恭叩天慈,乞回洪造。以今陞壇行道,請法眾等運玆二捻上香,願此香煙,騰空徑上上清紫微碧玉宮,供養太一大天帝,合坐高真。臣等歸身、歸神、歸命大道,願以是捻香功德,奉為某淨嚴公宇,敷設壇場,祇奉高真,宣揚祕典。冀動清明之鑒,潛消亢旱之災。興彼慈雲,大霈粦𤫩之澤;成斯嘉穀,遂為富庶之秋。今故燒香,自皈依師尊大聖眾至真之德。得道之後,昇入無形,和與道合真。

臣聞五行相沙,玆水旱之為災;萬物流行,乃榮枯之有數。比愆甘雨,將害豐年。非殫蠲潔之誠,曷冀霑濡之澤。以今陞壇行道,請法眾等運玆三捻上香,願此香煙,騰空俓上上清紫微碧玉宮,供養太一大天帝,合坐高真。臣等歸身、歸神、歸命大道,願以是捻香功德,奉為某夤奉真靈,請求惠應。願星光回照,道癊興慈。勑彼百神,助舉施生之職;沛然三日,願觀沾足之期。今故燒香,自皈依師尊大聖眾至真之德。得道之後,昇入無形。

唱方,懺方

臣聞至真大聖,需惠澤以濟人;無極元尊,扇祥風而育物。是以十回演化,九等垂科,開廣大之法門,酒慈悲之甘露,示之宥罪,許以求哀。今某肅建道場,虔齎法信,皈命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闔坐高真。伏願尋聲赴感,應念垂慈,官吏云:吏積愆尤。士民云:俗有奢淫。乞少寬於威怒;民罹饑饉,冀終格於豐登。齋功廣被於無邊,法雨溥霑於一切,得道之後,昇入無形,和與道合真。

知磬舉,三啟,三禮。

重稱法位。

具位臣某等,謹同誠上啟,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闔坐高真。臣聞上天亢旱,瞻雲漢之昭回;下土焦熬,歎水源之枯竭。不見鸛鳴之候,但懷狼顧之憂。虔命羽流潔嚴,公宇珍供演揚奧典,冀沐殊休,邈天德之未回,惕危衷而增懼。今則再嚴法會,肅建壇場,仰百靈降鑒之恩,俟一念潛通之應,則上明天帝大慈之澤,下副臣等請禱之誠,謹啟以聞。

知磬舉,十二願。

都講舉,存神燒香。

香官使者、左右龍虎君、侍香諸靈官,當令臣道場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百靈,眾真交會,在此香火爐前。上願高真降福,率土蒙恩,十方仙童玉女,接侍香煙,傳奏向來所啟之誠,速達上清紫微碧玉宮、太一大天帝御前。

知磬舉,詠小學仙讚。

上清靈寶大法 卷四十八

上清靈寶大法  卷四十八

齋法符篆門

靈寶昇天左右合同真券

師曰:此券乃太上之符契,昇天之質證也。法用兩面碧紙,高九寸或一尺,長一尺六寸或一尺八寸為則。左券正面當中團團,寫大梵隱語,一行寫四句。左券乃奇數,卻用單字。其告文則自內寫到兩邊背面,依式篆三皇內音真文。右券正面當中團團,寫三十二天帝號,一行亦寫四句,共一十六行。右券乃偶數,卻用雙字。其告文亦如前式,背面亦書真文。煉度畢宣告,當中截斷,以右二半用橋木匣盛,或青紙作內外封,付天門吏密封申狀關子同發。左二半,以左一半付男魂首者,以右一半付女魂首者收執。以青紙封套,繫旛腳上,或置生天舉中。如專度一人,則以青囊盛,置蒭身之左右佩之,執付天門合同也。

左券正面式

三界天門守衛諸神

靈寶昇天左券告下

法位 臣 姓 某 承誥奉行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道境魂神受度更生自然,一如告命昇度亡過某等魂上登

元始靈書玉清中篇太上撰次降自三天

元始靈書玉清中篇太上撰次降自三天昇度亡過某等魂上登

道境魂神受度更生自然一如告命。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法位  臣 姓 某 承誥奉行

靈寶昇天左券告下

三界天門守衛諸神

左券背書三皇內音真文六十八字

右券正面式

三界天門守衛諸神

靈寶昇天右券告下

法位 臣 姓 某 承誥奉行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道境一如告命

天人亡過某等承玆功德上登

化上清無量之奧深不可詳,敷落神真普度天中之尊、天中大魔、天中之靈、九和十合,變音隱韻,天中空洞,自然靈章,

無色之境天帝玉真梵行帝諱三界天名隱

無色之境天帝玉真梵行帝諱三界天名隱音隱韻天中空洞自然靈章

天中之尊天中大魔天中之靈九和十合變化上清無量之奧深不可詳敷落神真普度天人亡過某等承玆功德上登

道境一如告命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法位  臣姓 某 承誥奉行

靈寶昇天右券告下

三界天門守衛諸神

右券背書三皇內音真文六十八字

左券普度告文

元始靈書,大梵隱語,無量之音,中篇玉字。普度九州分野,十道冥鄉,三界九幽,北帝泉曲,五嶽五道,天牢地獄,六洞十宮,河源水府,無問之中,一切亡魂,上登道境,飛天書功,萬神侍身,魔王保舉,上仙大勳,遊行三界,昇入金門,一如告命。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法位  臣姓 某 承誥奉行。

右券普度告文

諸天隱韻,諸天隱名,敷落神真。普度九州分野,十道冥鄉,三界九幽,北帝泉曲,五嶽五道,天牢地獄,六洞十宮,河源水府,無問之中,一切亡魂,上登道境。今日欣慶受度,歷關諸天,請滅三惡,斬絕地根,飛度五戶,名列太玄,魔王監舉,無拘天門,一如告命。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法位  臣姓 某 承誥奉行。

右二告文,普度用之。乃更易前面者,用時仔細推詳。

發天門券封式

內封式

靈寶昇天左右合同真券 具位姓某謹封

封皮背書

昇度亡某等魂。

外函式

靈寶昇天左右合同真券告下三界天門守衛諸神具位姓某謹重封

右二券如共作一封,只如前式。若分作二封,則中間左右二字分開言,左券右券是也。

給付亡魂封式

正面式

靈寶昇天左右合同真券具位 姓 某 謹封

背面式

昇度亡過某等魂。

左右二券,又法以隱語三十二天,並直書於前,亦一十六行,告文則書於後。卻無意義,不又拘執也。亡者若無此券,地府土府不與全神而去,水官不與精魄全識而去,火官不與靈光全明而去,五嶽不與名籍而去,天門守吏呵遏不使進前。若得此券,即得昇入天門,上生福堂矣。又有二券後符,今附於此。

左券後符右券後符

披黃授道紫府誥

無上盟真玉匱靈寶披黃授道紫府真誥。伏以  神霄寶篆,降自中天。玉笈靈書,頒從絳闕。行之則超登真品,佩之則克證仙階。而況三炁祖書,度窮魂於幽夜。九天寶籙,拔苦奭於一園扉。應為復命之流,盡賴生成之賜。入意亡某受持之後,克為大道之民。常居福堂,得證無為之果。今對黃壇,傳度宜永遵承。符到奉行,一如玄科律令。

右狀以道隱無名,莫測昇沉之變。炁鍾有象,復形生死之機。雖順理之無差,奈業緣之有證。今亡過某,命歸冥路,魄散幽塗,不無處世之愆,諒有積生之過。是以羅酆憲府,錄其陽過陰功,操三塗考校之權,執九幽禁罰之柄。念之苦楚,何以蠲原。識性荒迷,難超冥昧仲今日大吉,成察釋除,魂離長夜之庭,罪滅惡根之苦。披黃授道,符命超生,洞達希夷,登真妙道,一如告命。

太歲 年 月 日 時告下。

法位  臣姓 某 承誥奉行。

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南昌上生黃籙

無上盟真玉匱南昌上生黃錄。

赤明開化,元始披圖。體雲成象,瓊書玉篆。炁結為文,上度生身。長存下濟,幽魂超度。仰蒙道蔭,永荷玄恩。今據齋主某入意,謹詣玄壇,乞為亡過某,傳授無上盟真玉匱南昌上生黃錄一階,永作津梁,持為身寶。謹請:

南昌上生煉魂真君度,南昌上生煉魄真君度,

南昌上生煉形真君度,南昌上生煉胎真君度,

南昌上生煉神真君度,南昌上生煉真真君度,

南昌上生好生真君度,南昌上生度生真君度,

南昌上生化生真君度,南昌上生注生真君度,

南昌上生火煉真君度,南昌上生流火真君度,

南昌上生保命真君度,南昌上生生根真君度,

南昌上生保制真君度,南昌上生保全真君度,

南昌上生判生真君度,南昌上生度魂真君度,

南昌上生護命真君度,南昌上生注福真君度,

南昌上生注壽真君度,南昌上生煉化真君度,

南昌上生反救世業真君度,南昌上生一及愍真君度,

南昌上生混成真君度,南昌上生運炁真君度,

南昌上生超界真君度,南昌上生昇仙真君度。

伏望同垂巨澤,受度亡過某,上資往生,徑陸南宮,化生人天,魂神解悟,咸乞真仙,一合來降護持。

神符白簡

上帝符命,告聞諸天左右獄宰,案掾尊神,拔度亡過某魂,消減大罪,塞遏邪,形神昇度,謁帝天關,福智自生,驂侍龍轅,永契無為,真道長存,一如告告命。

神符丹簡

上帝符命,宣告三官天牢地獄主司大神。拔度亡過某,承領符命,部衛形魂,上朝帝庭,罪仇和釋,與道合并,神登玉闕,受煉長存,一如告命。

神符碧簡

上帝符命,赤書玉文,上通紫庭,天慈川赦宥,三界冥獄,九幽罪魂,亡過某億曾萬祖,苦爽遊精,削除罪錄,落滅惡根。速赴生方,氣息閑寧,上登天堂,澄質煉真,身心洞明,蕩除陰翳,與道合真,一如告命。

神符玉簡

上帝符命,上開八門三十六獄。執法治官,速謁帝軒,赦宥夙罪,超度亡過某。上昇三天,復昇治職,炁入玄玄,一如告命。

神符金簡

上帝神符,宣告獄官司禁執罰,典錄刑司,開度亡過某。煉魂澄神,昇入玄關,削落罪書,道備功圓,上昇三天,真境無為,一如告命。

右籙奉行,普告三界無極神鄉,泉曲之府,北都羅酆,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亡過某,并及祖考億劫種親,疾除罪簿,落滅惡根,不得拘留,時刻昇遷,告以籌文,風火驛傳。

太歲 年 月 日吉時於黃籙大齋壇傳授。

法位 臣 姓 某 承誥奉行。

保舉師,

監度師,

傳度師,

主籙南昌上宮可韓司丈人真君,

度籙南昌上宮煉魂真君,

南極長生大帝君。

靈寶長生度命黃籙

太上洞玄靈寶長生度命無上黃籙。

維大明某年,太歲某月某朔某日,鄉貫某人入意,仍就黃壇,乞傳授太上洞玄靈寶長生度命無上黃籙一階。付某靈魂寶執,過度三界,超昇九天。謹按經云:元始天尊昔在九清妙境三元宮中,與諸大聖衆,敷弘至妙,開化人天,標紀善功,注名黃籙,金格玉簡陳列三清,一一地獄皆見十方。救苦天尊入於九幽,拔度諸苦。天尊普告四衆,汝等若能受持金籙白簡,九真妙戒,長生靈符,救苦真符,當消九幽大罪,標名九宮。察命童子,護戒威神,五帝直符,六宮掾吏,自當隨逐簡文,覆護受戒亡靈。今當為汝顯說九真妙戒,金籙白簡受持功德,拔難濟苦,神力難思。衆靈稽首,伏受教命。

天尊告曰:一者敬讓,孝養父母。二者克勤,忠於君主。三者不殺,慈救衆生。四者不淫,正身處物。五者不盜,推義損己。六者不嗔,兇怒凌人。七者不詐,諂賊害善。八者不驕,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專一。

東極青宮救苦九龍金籙

元始符命金籙白簡救苦真符,告下十方無極世界,三官九府,百二十曹,五帝考官,九幽地府,巨天力士,執罰神兵,司錄司命,司功司殺,牛頭獄卒,三界大魔。拔度亡過某,出離地府,永辭長夜,睹見光明,萬罪蕩除,冤仇和釋。乘此九龍符命功德,上生天堂,一如告命。

百二十曹官

南昌紫微流金煉真之籙

元始符命金籙白簡長生靈符,告下南方丹天世界,朱陵火府,南昌上宮,長生大君,韓君司馬,司命司錄,延壽益筭度厄尊神,迴骸起死監生大神。超度亡過某,上登朱宮流火之庭,玉眸煉質,黃華蕩形,書名紫策,受化更生。乘此金籙度命功德,時刻昇遷,一如告命。

迴骸起死尊神

監生大神

受度亡過某靈魂,即日恭詣黃籙齋壇,拜受太上洞玄靈寶長生度命無上黃籙一階。如法受持,永充濟拔,人間天上,敬信奉行,一如玄科律令。

太歲 年 月 日某處黃籙齋壇給。

度師法位姓某 押。

保舉師。

監度師。

太上洞玄靈寶長生度命無上黃籙,止正度用之,其餘不給可用。黃素朱書,以彩色繪畫人物,方注亡人之客,乃正度者。次當流火亭符火煉符,並有散形。在火煉符篆門亭中人物,乃火煉符是也。印押了,可以青紫紅黃綾錦之屬表背,用經帶軸頭,一如宗壇籙樣。此出蔡致虛黃籙儀也。又玉堂本謂之金籙,卻用青素金書,餘並同式。紙可高一尺一寸,上空二寸,下空一寸,入紙二寸九分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