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對生命的觀點02.06.2000元始道長
一般認為道家思想的特徵之一,是幻想通過各種養生修煉而達到長壽不死,因而開創了中醫養生學;或從考察養生學源流的角度說:「壽命的無限延長說,即源自哲學特別是老莊學說。」著名的中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強調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體系「對於瞭解全部中國科學技術是及其重要的。」但他也同樣認為:「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迷戀於這樣一個觀念,即認為達到長生不老是可能的」;「道家迷戀於肌肉堅實、膚色豐美的青春,他們相信可以找到能夠用以遏制衰老過程或返老還童的技術。」可見,李約瑟乃至許多科學史家都自然而然地將追求不死成仙的思想和服食、導引、房中、行氣等各種具體養生方法的起源歸之於道家和道家思想體系。
然而如果我們認真考察一下先秦道家對於壽命生死問題的看法,就不難發現上述觀點並非道家宗旨。在老子中,雖然沒有直接討論人的壽命生死問題,但從其一切均不得違反自然規律的宗旨觀之,是不可能相信長生不死的,即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而成書於其後的莊子,對於生死乃自然規律這一點,則有較明確的說明,如:「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死生,命也。」「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在莊子借寓言、故事闡發道家思想的表現形式中,雖然提到壽限上及有虞,下及五伯的彭祖;在南伯子葵與女偊的對話中有「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肩吾聞於接輿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等等,但不能將這些描述作為道家追求長生不死的例證。因為道家引用這些故事傳聞,目的在於說明凡事不可刻意追求,即所謂「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在,則世奚足為哉。」另外,莊子在以封人與堯之名寫成的對話中,更加明確地表達了道家「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方為真人的思想:「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
類似的言詞還有許多,但均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先秦道家作為一種富含哲學內容的思想體系,不僅原本不存在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思想,而且與這種思想還是相互對立的。道家關於養形不足以存生的見解,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等關於生命現象的闡說,並不僅僅在於要人們懂得追求不死成仙的荒謬,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死生這一最能反映自然規律無法抗拒的事實,去說明自然規律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宗旨。
道家是主張保身的,但這一概念同樣不包含追求長壽的含義。莊子曾以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卻以「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卻之,和子華子以兩臂重於天下勸昭僖侯莫爭鄰國之地等事例,說明「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不可見利輕亡其身的價值觀念。
若參之以韓非子‧顯學中有關身與壽的議論,則更能清楚地看到這兩個概念的差別:
今或謂人曰:使子必智而壽,則世必以為狂。夫!智,性也;壽,命也。性命者,非所學於人也。而以人之所不能為說人,此世之所以謂之為狂也。
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以為輕物重生之士也…今上尊貴輕物而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
儘管在言及保思想時,必須要考慮到楊朱學派的影響,以及莊子外篇、雜篇的一些內容是否出於後學之手等問題,但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即無論是道家的保身還是楊朱的貴身,原本都是對人生價值觀的闡發。至於說楊朱後學與道家後學如何將這種身與天下孰輕孰重的價值觀念改造成清心寡欲、長生久視的養生理論,則將在後面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