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律火符09.25.2003元始道長
朔旦為復,陽氣始通。出入無疾,立表微剛。黃鐘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蒸黎得常。
朔為一月之始,旦為一日之始,而此章以一年十二月之律卦序之,則復為十二律卦之始。故日月之朔旦,正合十二律中之復卦。
朔旦為復,則陽氣始通,蓋陰極生陽也。在人身則為靜極而動,陽氣雖通而尚微,故運火之時,務宜出入無疾。
出入無疾,言和平也。即從容不迫之貌。故易曰:「出入無疾,朋來無咎,若疾則朋來有咎矣。」陸西星云:「呼吸出入乃用火之橐籥也,疾則火燥,散則火冷,暖則火調,自然之理也。」陸又云:「出入者,呼吸之義,乃乾坤闔辟,日月運行之象。」此乾坤、日月均指人身言。黃庭經云:「出日人月呼吸存。」今夫!一陽來複之時,含光默默,真息綿綿,出入以踵,則一身之中一萬三千五百氣息,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毛竅,得此柔暖播施,自然融和順適,而得其常道矣。
立表以測其微剛,剛者,陽也;微剛,即微陽也。上陽子則曰:立表微剛,乾動而直也。立表者,即立現也。黃鍾之氣建子者,以十一月斗杓建子,律始於黃鍾也。陸注:鍾者踵也,又種也。言中黃之氣,踵踵而生以種萬物。兆者,眾也。在天地則生機之發現,在人身則代表生炁之始萌,而今科學家所謂原子電子也。滋彰者,滋化而彰布,由微而至著也。
播施柔暖者,象一陽生後有柔和之暖氣,然後眾庶乃得安然而不失其常。至於修丹之士,若感覺鼎中生氣已萌,則接觸之時,有柔暖之氣播施于營衛,而遍體得以常溫矣。上陽子曰:「出入相通,行煉己功,柔暖播施,微溫直透。」蒸黎,即眾庶也,精氣也。丹法以身為國,以精氣為民。
又李注:「一陽始生之頃,乾坤一合,乾宮一點陰火精光,射坤腹,即是朔旦為複,陽氣始通。」煉士下手追攝,不疾不徐,自然出坎無滯,人無礙,何疾之有?此時陽氣始生,藥苗正新,有氣無質,有象無形,故謂之微。
又上陽子注:「陽伏於五陰之下,先複而後能伏也。」卦辭曰:「入無疾。」言陽之始,氣出入往來,大小無傷也。曰:「朋來無咎。」
言得同類之朋,有益無損也。曰:「反覆其道。」言丹道用逆,顛倒而行也。曰:「七日來複。」言得藥大醉七日復蘇也。曰:「利有攸往。」
言逐月陽生,皆可往取也。
臨爐施條,開路生光。光耀漸進,日以益長。丑之大呂,結正低昂。
在易卦地澤為臨,由複卦一陽,進為二陽矣,故文有光耀漸進之說。而此文之臨爐施條者,臨字乃是雙關。上陽子云:「臨馭丹爐,施條接意,開闢道路,不僭不狂,分彩和光,愈低愈下。」知幾子注:「北方爐用煤火,以鐵為通條,插入爐口,下穿灰土,火氣方得上升。」此臨爐施條,開路生光之象也。若煉士臨爐,其施條而開路者,可以意會矣。蓋陽氣之道路既以開通,而生光明。光明者,陽也。由複之一陽進而為臨之二陽,故曰光耀漸進,合乎時日,則圭影益長。其月建醜,為十二月,在律則為大呂。或曰:「呂者,侶也。」又曰助也,太陽得侶相助以進也。
結正低昂者,互相交結,以正其低昂之位。結,參看四十章:剛柔相結,而不可解。又按第四十章有:「觀夫!雄雌交媾之時,剛柔相結,而不可解。」此即結之意也。低昂者,柔上而剛下,子南而午北即顛倒是也。又低昂者,謂處低下,而昂然直豎也。仰以成泰,剛柔並隆。陰陽交接,小往大來。輻輳於寅,而趨時。
上文低昂之位既正,則乾卦仰乎下,坤卦覆乎上。二卦相合,本為天地之否,今成地天之泰,地上於天,天下於地,一剛一柔,並宜承重。
蓋乾卦三陽為剛,坤卦三陰為柔。隆即承重意。又按:隆者,注重也,亦平和也。
於是陰陽交接,此則小往,而彼卻大來。小往大來,即凝神入彼氣穴,運火而迎合其就近便處,運一點真汞以迎之。陶注:「陰陽之氣,兩相交接,小往則前行須短,大來則後行正長,乃汞迎鉛入之意,如車輻之來輳車轂。」
今云:「輳於寅。」寅,三陽也。三陽為乾卦,是坤之輻來輳乾之轂也。又正月為宜月,律逢太簇。簇者,湊也,言萬物至此,輻輳而生也。陸西星云:「乘此輻輳之時,是宜進火,與時偕行。」運而趨時者,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仇云:此指下峰)。
又謂:「運火而迎合其時也。」漸歷大壯,俠列卯門。榆莢隨落,還歸本根。刑德相負,晝夜始分。 漸歷大壯,四陽二陰,斗杓建卯,律應夾鐘,為二月。陸注:「莢者,俠也。俠列卯門,則生門之中已含殺氣。」
按:卯為木,木屬青龍,有生發之氣。然生者死之根,故生門之中已含殺氣。生於彼者,必死於此;益其子者,必損其父。故二月榆落葉歸本根。
榆,大樹也;落,葉落也。夫!春主生物,而榆莢反落者,德有刑故也。
德中有刑,即陰符經之恩中有害。又刑德者,即悟真之恩害也。於時陰陽氣平,刑德相負。相負者,相平均也。是故晝夜始分長短,正相平衡,蓋二月春分之時也。故作丹者,立為卯酉沐浴之法。因漸到大壯,故宜沐浴洗濯,即洗心濯慮意。知幾子注:「卯酉沐浴」,參同契所未言,此說正須善參(卷上冊卅二頁)。又陶存存子火候歌云:「憶我仙翁道法…在識其竅妙而已」(中卷七頁)。
又呂洞賓沐浴詩云:「卯酉門中二八時,赤龍時醮玉清池;雲薄薄,雨微微,看取嬌容露雪肌。」又伍沖虛論沐浴法亦宜參考。
夬陰以退,陽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塵。
澤天為夬,夬卦則陰氣漸以退位。五陽一陰,於卦為夬。
云決也,猶祛也。以五陽祛一陰,陰無以自存,陽氣升騰而前矣。
其象如大鵬之洗濯,其羽翮而振索其宿塵。
陸注:「三月始洗司律。」洗者,有洗濯之意焉,洗濯謂沐浴,象丹士之洗心濯慮也。又:「三月斗杓建辰。」辰者,振也,有振索宿塵之義焉。仇云:振索猶雲擺落,宿塵謂羽翮上宿有之灰塵也。以比丹士陽氣充足,升騰將至乎頂,快達純陽之位,而所有身中塵濁之陰邪,及舊染之污垢,可以一概驅除消滅矣。
又存存子曰:「丹經沐浴一陰宿垢,振索立盡,喻身中陽火即盛,大鵬將徙天池,勢當奮發也。」
又悟元子曰:「此節指剛氣旺盛,陰氣微弱,從此可以洗濯一身積習之舊染,抖去人心平生之宿塵,振羽翮而一往直前矣。」
又曰:「振者,振發道心之剛氣也;索者,索求人心之穢汙也。」
乾健盛明,廣被四鄰。陽終於巳,中而相干。乾卦,六爻皆陽,其象至健,光耀盛明,能廣被於四鄰。陸云:「陽火盛明一身之中,圓滿周匝,故曰廣被四鄰。」健,謂剛健也。四鄰者,仇云:「四鄰,指同類之人,亦取仲侶為侶也。」
彭注:「四月斗杓建巳,律應仲呂。」然陽終於巳月,巳過則午,陽極即陰,巳午之間,陽陰之界,謂之天中。中而相干者,謂至天中之時,則陽終而陰相干也。修丹之士陽火退而陰符進,亦同此理。
干,一作終。姤始紀緒,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為蕤賓。賓服於陰,陰為主人。
天風為姤。夫!陽氣既已盛極,不能再盛,則姤卦一陰始紀其緒,實為履霜之最先。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既履霜,則必至於堅冰。此時序之自然,無可更改者。然履霜之最先,實為一陰之姤卦。若無姤卦紀緒,則陽極無陰,安有履霜之時?而當此之時,井底之泉水已寒。蓋五陽在上,而一陰在下。若論鼎中,則此時亦外陽而內陰,陽火退而陰符進矣。
又悟元子曰:「陰符之符,非外客氣之陰,乃陽氣收斂退出之真陰。」這邊真陽退,那邊真陰生,真陰生而假陰自消自化。若陽不退,真陰不現,陽極必陰,一陰潛生,客氣又來,得而復失,大事去矣。故陽剛進至於純,陰符所必用。又按:進陽火,則退陰符;進陰符,則退陽火。其時為午月,即五月。蕤賓司律,賓者,客也。賓服于陰,陰為主人者,謂陽氣退而為客,及賓服於陰,而使陰為主人也。以丹道而論,悟真篇曰:「饒他為主我為賓。」此語雖其作用之時間不同,而其賓主之取義無異。遁世去位,收斂其精。懷德候時,棲遲昧冥。
天山為遁卦,二陰進矣,斗杓建未時,為六月,律應林鐘。
夫!遁者,喻君子見小人過長,遂避塵遁世,辭職退位,作明哲保身之舉。比修道之人以陰符進至二分,陽火自宜退守,陰進陽退,收斂其精神,深藏乎密處,懷至德以俟明時,棲幽境而遊昧冥。若以時而論,則為六月,亦是陰將進,而陽將退,寒欲來而暑欲往之候。寒欲來者,陰氣逐也;暑欲往者,陽內斂也。蓋天時人事,出世世間,丹道易道,皆不能外此自然之陰陽也。是以古昔聖哲,要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者,職此故也。鬼神,即代表幽明,代表陰陽也。
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陰信陽詘,沒陽姓名。信,音伸;詘,同屈;沒陽,一作毀傷。
彭注:「三陰三陽,於卦為否,斗杓建中,律應夷則。」
陸注:「乾上坤下,二氣相隔,否塞不通之象也。萬物至此,不生萌孽。七月建申,申者陰之伸也,陰伸則陽屈,律應夷則,夷者傷也。陽屈則沒其姓名。」
觀其權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複榮。薺麥芽蘖,因冒以生。
四陰二陽,風上地下,於卦為觀,斗杓建酉,律應南呂。
陸注:「觀者,觀也。觀其權量,以察仲秋(八月)之情,陰陽之氣至此又平(在節令為秋分,日晷亦晝夜相平均)。八月南呂司令,南者,任也,萬物至此有妊娠之義焉。謂陽氣隱藏於內,如婦人之懷胎也。任蓄微稚,謂如蓄養微嫩幼稚之生氣,則雖已年老,然保護丹體則要如保赤子之狀,則老枯得以複榮,有返老還童之象。觀夫!薺麥芽蘖,可見刑中有德。刑中有德,有害中有恩也。按卯酉二門,在人身為牛死關頭,其實即玄牝之門也,可生可死,可死可生。愚者則以生為死,達者則反死為生,不過一轉念之間耳。故凡能生我者,即能死我;亦惟能死我,便能牛我。生者死根,死者生根,生死之間,其惟智者能神而明之耳。」
又李注:「觀者,有省方觀民之義。民為精氣,丹道以精氣為民權者,權爻銖之斤量。察者,察藥材之老嫩。秋殺之時,而薺麥芽蘖,即轉殺為生,老枯複榮之象。」
仇注:「王者省方所至,則審律度量衡。八月金精壯盛,故察仲秋之情。任蓄,謂倚任而蓄養之,藉此少稚以濟老枯。」猶言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冒者,受也。冒生者,因蒙秋氣,而薺麥發生也。細玩本文,初無沐浴停火之說。淮南子云:「麥秋生而夏死,薺冬生而仲夏死。」即謂:麥,金王而生,火王而死;薺,水王而生,土王而死。
剝爛支體,消滅其形。化氣既竭,亡失至神。
五陰一陽,於卦為剝,斗杓建戌,律應亡射。
陸注:「五陰剝一陽,陽氣受剝,枝頭之果熟爛而墮。形體消滅,造化之氣於此竭窮。且時當九月,火庫歸戌,物皆內斂,不露精之至神。」或曰:失當作佚,亡佚即亡射也。
仇注:「凡物形毀則神離,故煉士須神馭氣,而氣留形。」
易傳:「剝,爛也。」
道窮則返,歸乎坤元,恒順地理,承天布宣。玄幽遠渺,隔閡相連。應度育種,陰陽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軌,後為主君。
坤者,為純陰之卦,六爻皆偶。易曰:「坤為地。」又曰:「坤至靜而德方。」元者,謂一炁混元,上下、左右、前後皆屬乎陰之時也。故易曰:「至哉坤元。」
陽道既已窮盡,則返而歸乎純陰無陽之坤卦。於是恒順大地至靜之理,寂然不動,以俟天機之至。即感而遂通,靜極生動之際,易道謂之一陽來複,又曰天地之心。蓋亥子之交,即天人地中,地炁將上於天之時也,乃即承之,而敷佈宣化,使陽氣又複流暢。惟此天地之機、陰陽之氣,雖云變化不測,玄幽而遠渺,然而隔閡相連,而能應度育種,實為陰陽之本原。
閡,丹礙。閡字,有用意。相連,即相通意。度,度數也,即時刻之意。應度育種,謂應其時刻而生育種籽。存存子謂:「取十月斗杓建亥,律應應鐘之義。則返而歸乎純陰無陽之坤卦。於是恒順大又曰:「鍾者,種也。」道德經云:「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者,陰陽之象也;無者,陰陽之原也。坤為至陰,實無象可見,惟能滋生萬物。萬物不出乎陰陽,故曰陰陽之原。惟其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倪,是以至於先迷而失其軌。然能謹候其時,知白守黑,則神明自來複,又後為主君矣。主君者,指陰中之陽,即震卦複卦之類。丹道所謂先天一炁,杳冥恍惚中之真種籽也。
無平不陂,道之自然。變易更盛,消息相因。終坤始複,如循連環。帝王乘御,千載常存。
有平則有陂。陂者,陷也,即不平也。仇云:地卑,蓄以為陂。
無平則不陂。蓋平與陂相對待者,有平則有不平,無平則亦無不平矣。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此道之自然變化,易更為盛衰,一消一息,一去一來,相因互換,故在易道則終於坤陰即始複陽,如循連環,川流不息。帝王若能乘御此炁,即同此炁之終則複始,循環往復,川流不息,無有窮期,而千載常存矣。
陸注云:此總結上文,提出自然二字,以見造化消息相因之妙,乃無心而成化者。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此天道之自然也。丹家觀天運之變易盛衰,而知消息之相因,按卦圖之,終坤始複,而識火候之循環。能法此以乘時御天,則立命在我,可以千載常存矣。
又上陽子注:帝王乘御,千載常存者,黃帝煉九還大丹,丹之後,乘龍上升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