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經十二相10.03.2004元始道長
在道教教內,真經不同於一般的書籍,是用特殊的方法製作的。最晚出自於唐初的道經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寫經品講:「凡有十二相,以造真經:一者金簡刻文,二者銀版篆字,三者平石鐫書,四者木上作字,五者素書,六者漆書,七者金字,八者銀字,九者竹簡,十者壁書,十一者紙書,十二者葉書。或古或今,或篆或隸,或取天書玉字,或像雲氣金章,八體六書,從心所欲。」
所述道經的十二相,即道教寫經形象意義上的十二個種類,主要是從寫本和字形的組成材料上說的。其中書籍材料有金、銀、石、木、素(帛)、竹、壁、紙、葉,計九種,字形材料有漆、金、銀,計三種,合計十二種。
經文所述道教寫經的字體,主要是兩大類。一類是通用字體,即篆書、隸書。更寬泛地講是八體六書,這是對秦代通用字體八體,和新莽時期通用字體六書的總稱,又雲笈七籤記載:「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受書,八曰隸書。」王莽時,使司徒甄豐校定文字,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二曰奇字,古文異書;三曰篆書;四曰佐書,即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六曰鳥篆,翻言也。」
此外,道教寫經的通用字體,還應包括經文未提到的魏晉時期出現的楷書。篆書、隸書、楷書不僅是道教也是儒家寫經,以及中國古籍寫本的常規字體。
獨特字體色彩效法天規
此外,道教寫經還非常重視使用色彩。關於寫經字體的顏色,如「五老寶經青綠為字,以書其章」,字體為青綠色;「八素真經」,太上之隱書也。八色彩筆,金闕帝君自書之,為致真之法,字體有八種顏色。關於寫經文本的顏色,如上述太平清領書「皆縹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具體是:「縹,青白也,素,縑也。以朱為介道。首,幖也。目,題目也。」太平經曰:「吾書中,善者悉使青下而丹目,合乎吾之道,乃丹青之信也。青者,生仁而有心。赤者太陽,天之正色也。」
即寫本材料縑(雙線織成的細絹)是青白色,書寫界格紅色,書首標誌青色,經目紅色,經目以下文字是青色。文本的主要色調是青、赤,用以合乎道,合乎人道之仁和天道之正色,即所謂丹青之信。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道教教內寫經獨特的字體和色彩,是道士效法天道的呈現,並被賦予了仙道的內涵。道教寫經的意義已不僅僅是抄寫經文內容,寫經的文本製作也融入了豐富的仙道文化。
另一類是道教寫經特有的字體,如經文中講到的天書玉字,雲氣金章,這些特殊字體屬於道符。道符系篆書、隸書的變體,有的還配星圖、地形圖、神像等。就天書玉字,雲氣金章言,道教認為原始經書由天地之氣演化而成,道士寫經是取象于原始經書字體的形象。在傳世的科儀、道法類寫經中保存有這些特殊的字體道符,如敦煌寫經,法國國家圖書館藏陶弘景五法傳授儀的道符。即為現存道教寫經中較早的道符之一,是由隸書及變體文字寫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