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太上老君養身訣原文與譯註

太上老君養身訣原文與譯註11.24.2004元始道長
太上老君養身訣閱注。
經文摘自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太上老君養生訣,篇名養生真訣第三。心澄神守,氣定邪去。
原文
老君曰: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
胸腹之設猶宮室也,肢體之位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腠理之間猶四衢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能治其身,亦如明君能理國焉。
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則國亡,氣竭即身謝。
譯註
腠理:中醫術語,泛指皮膚、肌肉的紋理。聲符表義,字聲符奏,說文解為進也,有聚集之意,匹配形符(),泛指人身表面的肌肉組織;理,是為肌肉組織當中的紋路和通道。所謂腠理,即為人身肌肉組織當中滲泄體液、流通氣血的通道,因而又比之為四衢
四衢:通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大路,泛指通道。
素問本病論提過:「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人的生命力;此外,在五臟當中,心主神,所以神又有神志之謂,亦指人的意識和思維功能。
:中醫的血,除了指純粹的血液之外,還有一層意思,是指人體的供血能力。所以中醫之補血,在大多數時候指的是強化人體的供血能力。
:中醫的氣,一方面是指物質之氣,如飲食當中的水穀之氣,呼吸當中的清氣,是為後天之氣,如宗氣、衛氣、營氣,皆仰賴後天水穀、空氣所化;另一方面是指臟腑的動能之氣,是為先天元氣,能夠推動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保證生命的正常運行。
神主血,心為神舍,主導血液在經絡當中的運行;
血主氣,血為氣母,後天之氣在體內的運行仰賴於血脈的通暢;三者協調,則身體康泰。
原文
是故至人上士,當施醫於未病之前,不追於既敗之後。
故知生難保而易喪,氣難清而易濁。
譯註
未病黃帝內經謂之:「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著名典故扁鵲見齊桓公當中,名醫扁鵲發現齊桓公病在體表,建議趕快治療,但是齊桓公不當回事;隨著病情的逐漸深入,疾病經由體表逐漸深入臟腑,最後深入骨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齊桓公最終病死。
治未病同時又引出諱疾忌醫這個成語,說現代社會有些人很奇怪,聽不得醫生說他健康有問題,仗著自己年輕力壯,長期熬夜,暴飲暴食,提前透支生命,最終猝死。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所以說生命與健康,要保養很難,要失去卻很簡單。

原文
若能審機權可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性命。且夫!善攝生者,要當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
去此六者,則修生之道無不成耳。若此六者不除,蓋未見其益,雖心希妙理,口念真經,咀嚼英華,呼吸景象,不能補其短促,蓋損於其本而妄求其末,深可誡哉。
譯註
文中六害,除了不良情緒之外,其他皆可總結為引發身心快感的外在刺激源。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能夠透過縱欲刺激大腦分泌一種名為多巴胺的化學元素,從而使有機體(人或動物)在這個過程當中,體驗到身心層面的愉悅感,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爽。但是,經過科學家實驗研究,發現有機體,如果持續性地面對單一刺激源,那麼其大腦當中分泌的多巴胺就會逐漸降低,換句話說,面對單一刺激源,快感會逐漸降低,因而便需要不斷變更刺激源,保持多巴胺的分泌。
也就是說,縱欲本身是一個惡性閉環:縱欲可以讓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快感;但是,為了保持快感,就必須保持縱欲(還需要不斷換花樣),否則,大腦當中的多巴胺分泌就會中斷。
所以老君才會在道德經12章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我們外在所接受的刺激源(包括名利、五音五味、五色和女色、金銀珠寶)越多,我們就越是沉迷於快感當中,也越難從中離開。
因此,如果不能從「縱欲,產生快感,維持快感,繼續縱欲,產生快感」這個閉環當中超脫出來,即便一個人再聰明,誦經再多,靈丹妙藥吃得再多,練功再多,那也是捨本逐末,不可能長生久視。

原文
所以保其真者,當須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夫多思即神傷,多念即心勞。多笑即臟腑上翻,多言即氣誨虛脫,多喜即膀胱納客風,多怒即腠理奔浮,多樂即心神邪蕩,多愁即發須焦枯,多好即志氣傾覆,多惡即精爽奔騰,多事即筋脈幹急,多機即智慧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蝕人之性,猛於豺狼。
譯註
黃帝內經開篇的十六字真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其實已經概括了道教養生的根本要訣,在杜絕縱欲的基礎之上,更要身心內守,情志淡泊。
所謂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玉皇心印妙經),再精貴的靈丹妙藥,再先進的醫療設備,再完善的醫療理論,其實都是建立在人體本身自帶的先天療愈能力之上,全天下的疾病,都是病人自己給自己治好的,醫生與醫藥只不過起了從旁引導的輔助作用。
原文
無久坐、久行、久視、久聽。
不得強食,不饑而食即脾勞;不得強飲,不渴而飲則胃漲。
體欲常勞,食欲半飽。勞勿過極,飽勿過半。
冬即朝莫空心,夏即夜勿飽食。早起勿在雞鳴前,晚起不在日出後。
譯註
久坐傷腎,久行傷骨;久視久聽,傷神耗血。
空心:空腹之謂。朝莫空心,意指早晨要吃早餐。

原文
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身行欺詐即神悲,行爭競則神泣,輕侮於人當減算數,殺害於物必當中夭。
行一善即魂神悅,行一惡則魄神歡。常以寬泰自居,恬寞自守即形神安靜。生籍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
養生之理盡在於斯矣!
譯註
清靜經云:「人心好靜,而欲遣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遣欲澄心,廣積善功,慈愛眾生,與人為善,則可得十方善神護持。
外有神明護持,內守恬淡虛無,如此養生,則可福德無量,益壽延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