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探討01.27.2013元始道長
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對我國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音樂、天文、地理、化學、醫學、藥物學、養生學、氣功學以及民族習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道教歷史表明,古老的道教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是巨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輝的業績。道教文化根植於中國民眾生活之中,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道教文化內容豐富,涉及到道德文化、和諧文化、養生文化、慈善文化、生態文化等等,這些文化涵蓋了社會各個方面,蘊含著諸多人文關懷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
道教的道德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勸善文化,是道教對人類社會道德思想的一種教化與引導,也是道教服務社會的重要舉措。
首先,是對尊道貴德的宣導。尊道,是對道的一種尊崇。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為它的基本信仰。老子想爾注稱:「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道書中又稱:「道一炁化三清。」從而確立了道的崇高地位。
道德經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就是說,天地萬物皆由道所化生。道生萬物,不自恃以為功,生而不有,長而不宰,完全自然無為。
道教強調尊道,就是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唯道是從。凡符合道的事就是善的,凡違背道的事皆是惡的。道是善惡的分界線。對於尊道的宣導,有利於眾生行善,有利於社會向善。貴德,是一種對德的推崇,是個人品德修養的具體體現。
道經稱:「道之在我者為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現。道教以得道為德,即修道有成,與道一體,長生久視。道教的貴德思想,要求學道者清靜無為、淡泊名利,不斷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
老子道德經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這就把道和德緊密地聯繫起來,要想尊道必須貴德,強調德的重要地位。這種尊道貴德的思想理念,對於提升社會道德和培育個人品德修養具有積極作用。
其次,是對行善積德的規勸。所謂行善,行是行為,善是無私,行為的無私就是行善,積德是行善的必然結果。行善積德是一種內在的人格修養,是一個人善心、德行的外在表現。同時,行善積德也是對個人修行的宣導,是一種個人行為的自律。
行善積德,就是透過自身的善功德行,將內心的污染消除,使自己內在的美好品德得以顯現,內在的清淨功業得以開發。比如說,人的貪欲就是污染,有污染就會產生弊病,造成無盡的痛苦。只有用善心、德行來消解,清淨功業才能得以顯現。道教認為,行善積德可以轉禍為福。周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感應篇告誡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有吉慶。」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這是毫無疑問的。正如道教所宣導的十善:愛惜物命,與人為善,護持正法,勸人向善,救人危急,公益濟世,仁義誠信,成人之美,敬重尊長,懲惡揚善。
道教的和諧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靜心文化,是道教對人類社會心靈的一種淨化與提升,也是道教對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理想和追求。
首先,是對人自身和諧的宣導。所謂自身和諧,是指人內心的一種和諧,強調的是人的身心健康、陰陽平衡。道教是崇尚和諧的宗教,注重養生修行,追求機體內部的和諧。身體各臟腑之間以及身心之間要和諧,各種營養元素、能量要均勻、協調分配。道教修煉注重自身的和諧,進而達到健康長壽。
其次,是對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宣導。人是社會的細胞,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更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道教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和睦相處,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度人經講:「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即人與人之間都是親兄弟、親姐妹,彼此之間沒有壓迫、沒有欺騙、沒有嫉妒、沒有仇恨、沒有偷盜、沒有邪淫,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生活快樂,家庭幸福。
道教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具有慈愛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對待他人,樂人之成、憫人之苦、濟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在人際關係上,道教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誠實守信,這是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的基礎。所謂誠,就是要求誠懇待人,不嫉妒、不中傷、不欺騙,不背後議論人之長短,不口是心非,不作偽證。所謂信,就是說話辦事講信用,承諾的必定做到,借人的必定償還,損壞他人的必定賠償,不貪小便宜。
道教特別強調口語誠實。道經稱:「司陰之神在人口左,人有陰禍,司陰白之於天,天則考人魂魄;司殺之神在人口右,人有惡言,司殺白之於司命,司命記之,罪滿則殺。二神監殺,口惟向人求非,安可不慎。」道教要求,人人都要講誠守信,這樣社會就會太平,人與人之間就會和諧相處。
再次,是對人與社會和諧的宣導。道教強調人與社會的和諧,就是要求人人遵守社會規範。道教戒律中,有許多內容強調遵守社會規範,要求人們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度人經提出「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疑」等行善規戒。不殺不害,就是要愛惜生命,不傷害生命。不嫉不妒,就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於別人的成就要感到高興,不應該有嫉妒之心。不淫不盜,就是要在人際關係中遵守社會公德,切忌有邪淫之心,更不允許偷竊別人的東西。不貪不欲,就是要淡泊名利,不生貪欲之心,要追求清靜淡泊的人生理想,拋棄不正當的私欲。不憎不疑,就是不要厭惡和猜疑別人。這些內容,實際上都是一些社會公德,是人們必須遵守奉行的,對於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自然是十分有益的。
道教的養生文化,實際上就是一種生命文化,是道教對人類社會個體生命的一種尊重與愛護,也是道教對於生命科學的探索和實踐。
首先,是對重生貴命的宣導。道教是重視生命和尊重生命的宗教,所謂仙道貴生。學道修仙始終是道教徒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要想長生必須先尊重生命、尊重自然,通過修煉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從而達到與道和真的境界。道教認為:人之生命與道緊密相聯,相輔相成。所謂生道合一,才能長生久視。內觀經說:「道不可見,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這就是說,人的生命要想長存於世,就必須要有道,要與道共生。
道教認為萬物皆有道性,人人都有道性,人人都可以通過自身修煉而達到長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道教徒始終把貴生作為追求的目標。所以道教珍惜生命、崇拜生命,既重視個體的生命,又重視群體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
其次,是對養生重在修心思想的強調。道經中說大道至簡。修心之道,應當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怒、少好、少惡。養生的人要明白事理,對於名利,要做到可有可無,順其自然。善於養生的人,把自己的心性、行為、作息、勞逸等都放在一定的尺度上來,使其符合天地陰陽運行之道。身心太和,心性至善,內外百病不生,災害也不會滋生,這樣就進入了養生的殿堂。只有修得好心性,方能養好身體。
道教養生,是道學與醫學的結合,道學與醫學同根同源,相互依養,共同維繫著中華醫道養生文化,造福於萬代而不朽,是中華文明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之一。
再次,是對積善修身的規勸。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修德能長壽、行善有福報的觀點。葛洪在抱樸子一書中強調:「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從身心關係上,著重指出了人的道德素養對於身體的作用。赤松子中誡經說:「人行善道,天地鬼神賜福,助之增延壽考。」
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能積極向善、樂善好施、行善積德,那麼其精神生活肯定是充實的,也必然是健康快樂的。馬丹陽在龍門山重陽會上對大眾說:「日常的修為,上不得欺瞞天地,要勤謹修持,寸陰珍惜,虛日莫度。長要心定,行住坐臥都是行道。」又說:「薄滋味,所以養氣;去嗔怒,所以養性;處污辱卑下,所以養德;守清靜,所以養道。」
道教的慈善文化,實際上是一種愛心文化,是道教對人類社會的一種關愛,也是道教服務社會的功德善舉。
首先,是對慈心於物的宣導。慈心於物,是道教關愛眾生的一種慈善文化,是道教的普世文化。道經稱,大道可以濟度天人。濟度就是慈悲萬物、普濟天下,具有明顯的慈悲濟世思想。三天內解經稱:「故聖人教化,使民慈心於眾生,生可貴也。」這種使民慈心於眾生的思想,洋溢著積極入世的情懷。這種主動關心社會、關愛他人,以慈愛之心善待萬物之舉,正是道教關愛社會的一種愛心之舉。
道教主張慈悲濟世,慈心於萬物,宣導人間慈愛精神,以慈愛為人類社會至上之真情。感應篇提出:「慈者,萬善之根本。心若不慈,善何以立。」明確指出了慈與善的關係。太平經說:「夫!天道惡殺而好生,蠕動之屬皆有知,無輕殺傷用之也。」即蠕動的小生命都有知覺,皆不能輕易殺傷。從宇宙倫理的角度來看,人類憑藉自己的強權,殘殺眾生,顯然是不道德的,也是違背天道的。這種勸人行善道的思想,對於宣導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是有積極作用的。
其次,是對濟世利人的規勸。濟世利人,是道教關愛他人的一種慈善文化,是道教的愛心文化。道教認為,財物乃天地中和之氣,任何人都不能獨自佔有,應當行仁好施,周窮救急,賜饑者以食、寒者以衣。太平經稱:「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窮。」這就是說,天地是公正、仁慈的,天地賜民眾之財物,使其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財物應該是民眾所共有,並非少數人所獨佔,若是積聚過多財物,就是違背天意。
當然,對於那些通過合法手段和自己勞動所得而致富的,還是應該給予積極支援和鼓勵的。對於聚財過多者,也不應該獨自佔有,要行仁好施,周窮救急,多做社會慈善公益事業。關於濟世利人,道教提出明確要求,如要敬老憐貧、救人急難等。要求人們要做到惜衣食周道路之饑寒,並且點夜燈以照行人,造河船以濟人渡,還要修數百里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乃至舍藥材、施茶水等種種善功德行。這種濟世利人的思想,是道教對人類社會的關愛,在當今社會值得廣泛提倡。
道教的生態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環保文化,是道教對社會人類生態環境的一種保護,也是道教化解全球生態危機的寶貴資源。
首先,是對天人合一的宣導。道經說:「天地合和,萬物萌芽」;天地不和,陰陽失度,講的就是一種天、地、人和諧共生的理念。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的。維護整個自然界的和諧與安寧,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太平經說:「天、地、人本同一元氣,分為三體。」又說:「天、地、人、萬物,本共治一事,善則俱樂,凶則俱苦,故同憂也。」這就是說,天、地、人同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本身就有著共生共榮的關係。
因此,必須要互相尊重、和諧共處。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然萬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人類生存必須的條件。如果沒有自然萬物與人和諧共生,人類也不可能獨立存在下去。道教主張關心愛護萬物生命,以謙下的精神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要求人類必須要尊重自然規律,並按照自然規律去安排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的。
其次,是對道法自然的規勸。道德經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為道生萬物以及天、地、人的活動過程都是自然無為的,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約。道法自然的生態思想,就是一種主張天、地、人三者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則的天人和諧。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性,無不遵從一定的自然法則。任何人都不能違背,也無力違背,否則,就會導致災難,形成生態危機。
人類社會,凡事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必須守道而行,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人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氣、最有智慧的生物。人類就負有管理和愛護萬物的責任。人的行為要符合天道,人應該助天生物,助地養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道教認為,人要想在其安身立命的天地間得到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諧安寧,然後人類才能長久安寧。面對當代社會的環境遭到破壞和生態危機問題,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危機的實質是人性危機,人性危機使人類文明失去了道德和智慧的指引。
人性危機所釋放出來的貪欲,直接導致了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與破壞。這就需要到道教文化中去尋找生態倫理,運用道教的生態智慧來化解全球生態危機,共同開創生態文明新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