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風01.01.2010元始道長
只需艾灸三個穴,搞定痛風大麻煩!
痛風,是個古老的疾病,屬於痹證範疇。在古代中醫文獻中痹症範圍較廣,包含西醫的多種疾病。
現代醫學認為是由於普林酸(嘌呤)代謝紊亂,尿酸過量生產或尿酸排瀉不暢,引起的尿酸堆積,尿酸結晶堆積在軟骨、軟組織、腎臟以及關節處。在關節處的沉積會造成劇烈的疼痛。
痹字作為醫學概念,最早出現在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脈灸經中。灸的方法,中正渾厚,足以對治痛風。
一、為什麼會痛風?
中醫對痛風病因與發病機制的認識有以下幾方面:
1.素體陽盛,臟腑蘊毒
臟腑積熱是形成毒邪攻入骨節的先決條件,積熱日久,熱鬱為毒是發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2.濕熱濁毒,留注關節
濕熱濁毒,根於脾胃,留滯經脈,壅閉經絡,流注關節,若正虛邪戀,濕毒不去,循經竄絡,附於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濕熱濁毒是形成痛風石的主要原因。
3.脾虛為本,濕濁為標
素體脾虛加之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調,釀生濕濁,外注皮肉關節,內留臟腑,發為本病。
4.外邪侵襲
外邪留滯肌肉關節致氣血不暢,經絡不通,不通則痛,久則可致氣血虧損,血熱致瘀,絡道阻塞,引起關節腫大、畸形及僵硬。
二、如何預防痛風?
痛風病的發作常與飲食不節、著涼、過度勞累有關,因此預防發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事項:
戒酒;避免過度勞累、著涼;蝦、蟹、動物內臟,含嘌呤高的食物應少吃,菠菜、豆類等食物應少吃;大量飲水,促進尿酸排泄;牛奶、蛋類,大部分蔬菜、水果可不限;發麵麵食放堿的粥類,因含鹼性物質可促進尿酸排泄,保護腎臟,宣導食用。
痛風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人體內有一種叫作普林(嘌呤)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性反應。
三、痛風只需艾灸三個穴
1.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我們小腿的外側,犢鼻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犢鼻和解溪穴是屬於一個連線上邊,連線上邊就是足三里穴。
這個穴位無論是什麼疾病,什麼年紀都可以艾灸,尤其是這個穴位,它的功效是特別多的,無論是脾胃問題,氣血問題,還是痛風,正氣艾灸足三里穴都能起到一個比較好的作用。
2.第二個是解溪穴。
解溪穴是什麼呢?其實很多穴位,古人在對這個地方命名的時候,都是有一定的寓意的。首先溪就是溪水的意思,溪水就是潮濕,解溪的話,可以理解為就是解水,潮濕的意思。所以說解溪穴對於痛風,濕氣這些問題都有很好的作用。
這個穴位,平時艾灸的話,可以適當的稍微延長一下時間,尤其是對於眾多的痛風患者而言。
3.第三個穴位稱做血海穴。
屬於脾經上的一個穴位。並且艾灸這個穴位主要是遵循一句話,古人有句話稱做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意思就是說,像痛風這種疾病體內有風邪,在解決風邪的時候,主要是先解決血液氣血的問題,當血液通行,這風邪自然也就不存在。
而血海穴,聽名字就知道,血之海洋對人體的氣血絕對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艾灸治療痛風是因為艾灸助陽,艾灸用火驅寒,驅除風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灸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