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爲清靜長生眞人至眞語録04.29.2004元始道長
序
我聞道在域中,所宜馴致;仙居象外,不可苟求。
故樂天詩云:「若非金骨相,不列丹臺名。」非種百千劫善根,得三五一眞之氣,安能至此境哉?!
今長生子劉先生賦是相、藉是名。
昔遇重陽王眞人濟度點化、出俗入道、明識慧性、了達踈通;昨被宣詔,見有詩曰:「昔年陜右先皇詔,今日東萊聖帝宣。」
再歲告歸,官僚索詞云:飄飄雲水却東萊,太微仙伴星冠士。
正似陳希夷昔承宋眷、辭返華山,詔答云:玉堂金闕暫喜於來朝,岫幌雲軿遽求於歸隱。
此二大士之不羈各一,明朝之擅美,蓋營道同耳,易地則然。
自先生躬還故里,觀住太微,箋注諸經,祖述三聖,以文章踈放,以翰墨嬉游、著編籍、演教法。遵釋氏重輕之戒,造玄皇衆妙之門,服宣父五常之行,緝田宅發梨棗,申申如也。
凡有述作,競彫鏤以流傳。新視聽於衆庶,諷誦於人口,薰陶乎民風。知見者歸依,頑鄙者悛改。
一日先生門人徐李二師,逺來垂訪。過溪館,入愚齋,息杖履之勞,餽水陸之味。良久,出示先生至眞語録一帙,懇求序引,義不復辭。
余乃洗心徧覽,令人警誡、覺悟,頓欲割俗縁、出業障邪,始終列八十欵問答,踰一萬言,包羅揆叙,引證論評。
根天地之化,迹陰陽之用;示死生之說、明禍福之報;談眞空之相、懲貪瞋之欲。以至苦樂之由、情僞之作、清濁之源、高下之本,若此者甚衆,無不究竟。
皆引用黄老奥義斷之。天下之事畢矣!
可使衆生判疑歸正,渙然冰釋;爲鑿大昏之墉、闢靈照之户,一驅解脫矣!
於是得超苦海、登覺岸,除三有五濁之穢、證三昩一空之因,去十二類舊染之污、受三千界更生之樂。
信出自眞語,啓迪導化,法縁所致也!豈不偉歟!
峕泰和壬戌歲、上元日、濩澤端城變溪,虛白道人、韓士倩顔廣謹序。
總目凡八十問
問法、問空、問知、問見、問善、問惡、問賢、問愚、問生、問死、問貴、問賤、問高、問下、問樂、問苦、問清、問濁、問顯、問隱、問大、問小、問虛、問實、問閑、問忙、問去、問來、問平、問常、問喜、問憂、問得、問失、問福、問禍、問捨、問取、問中、問邊、問著、問離、問人、問我、問辯、問訥、問損、問益、問長、問短、問巧、問拙、問毁、問讚、問忘、問貪、問道、問俗、問非、問是、問思、問世、問妙、問微、問方、問圓、問應、問變、問情、問物、問機、問慮、問親、問踈、問逺、問近、問行、問住、問唯、問衆。
無爲清靜長生眞人至眞語録
問法,來人詢其法者何也?
長生子答曰:通其道而達眞空,則謂之法;通其釋,而達無生,則謂之戒。
授於法者,不能盡其萬愆也,不能通其萬理也;授於戒者,不能盡其萬善也,不能通其萬慧也。
道法通,則達自然清淨無爲也。釋戒通,則盡我人衆生壽者也。
經云:道法自然,道法非空而空也。
復詢空者何也?
答曰:道住非空也。愚者守其頑空也;賢者守其眞空也。
世之思其,色空也;道者忘其,世空也。
人之愛其,皆空也;思之罪者,非空也。
達者明其道空也;通者了其性空也。
濁者死,則沉空也;清者生,則昇空也。
經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悟其空則知也。
復詢知者何也?
答曰:知者,知其人恩惠,可見心望其報也;知其天之道,則損有餘而惠窘也;知其人之道,則損不足而奉富也。知其有道者,順天也;知其無道者,順人也。順其天,則人之生也;順其人,則人之死也。順天,則全其清善也;順人,則縱其濁惡也。
經云: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知其慧之光,異於常人所見也。
復詢見者何也?
答曰:見者,非肉眼所見也。見者,見其虛無也,見其慧光也,見其亘容也,見其恍惚也,見其寶珠也,見其霞彩也,見其玄微也,見其沖明也,見其魂清也,見其魄靜也。
經云:道之爲物,唯恍唯惚。
見其無物之象,外應其常善也。
復詢善者何也?
答曰:善者,方圓曲直應物而順於人也。不生萬惡,則謂之眞善也;不著萬物,則謂之清善也。達理,則不讀萬經,則謂之通善也;達妙,則不窮萬化,則謂之明善也。不害萬形,則謂之慈善也;不厭萬濁,則謂之應善也;不非萬人,則謂之德善也;不求萬有,則謂之道善也;不起萬私,則謂之公善也;不忘萬慧,則謂之常善也。
經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至善者,非惡也。
復詢惡者何也?
答曰:惡者,人之不肖也。人不順其天,則天不順於人也;人若抛撒,則天教饑歉也;人不修其善福,則天不教豐熟也。人心縱於惡毒,則天意降其風雹也;人至死不戒於惡殺,則再世定生於脩羅也。人造惡,則天惡報也;人無惡所害於物,則物無惡所傷於人也。
經云:毒蟲不螫、猛獸不據、玃鳥不搏,弗惡。
眞通,則明其賢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