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道藏


道藏06.21.1992元始道長
道藏全書,閱四千餘年之歷史,擁五千餘卷之縹緗,三洞四輔之歸宗,一十二部之釋例,尊之者,稱為雲篆天章赤文紫字;美之者,比喻琅函瓊劄玉版金繩歷代佚亡典籍,猶多附此而存,豈惟道教門庭之光輝,亦是中華文化之遺產,道藏全書(民國六十年),遍中國不過九部,都在各省有名的道觀內,如台灣宜蘭道教三清宮、台灣中央圖書館、北京白雲觀、瀋陽太清宮、南陽玄妙觀、武昌長春觀、成都二仙庵、上海白雲觀,各有此一部。
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有執著。受道藏滋養的開始留心釋教學,鑽研釋教經典,認為釋教講出世、求心性、信輪迴,難以修養,過分消極;而道家講入世、求實際、信長生不老,有養生方法,積極可行,如是,鍾愛道教,執著于道藏
發現道藏體例混亂,蕪雜不堪即用宗教眼光觀之,亦覺疏舛可笑,如是將七部十二類的舊名目一概取消,只就道藏原有一千五百種(實數只有1476種)書的性質分為十四類,清朝乾隆時期修四庫全書打亂了道藏書目歸類,將本來屬於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數量龐大(約占四庫全書一半以上)的道教書目撤散了歸入諸子百家等類目,而道家書目被剝離後只剩兩卷,僅占四庫提要書目總卷數的百分之一,這一舉動混淆了中華文化的源流關係,重創了華夏民眾的道教情感,讓道教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
四庫全書將道教書目歸入易學、醫家、術數、雜家、別集、儒家、名家、墨家、法家、兵家、縱橫家、小說家、地理等類目之不妥,指責四庫全書的編輯們「不知當日編輯道藏之人具有特別眼光,一面既欲與外教學說有所區別,不能不廣收博采中國豐富的文化以相抗衡;一面又高瞻遠矚秦漢以前諸子百家之學術皆起源於道家,故將各家著作擇其要者錄取數種于道藏中,亦無不合之處」,痛駡那些編纂者們「每每數典而忘其祖,甚至據釋氏理論以攻擊道家,尤覺荒謬,其識亦與今日欲持全盤歐化以改造中國者同」,論文的發表,維護了道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殊地位,闡明了道教學術包羅萬象、貫徹九流之博大精深, 在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讓道家文化在暗淡百年之後重放異彩。
道家、道通、道功、道術、道濟、道餘、道史、道集、道教、道經、道誠、道法、道儀、道總等,形成體例明晰、歸類明確、檢索便利的道藏新書目,為1996年百名專家修訂中華道藏以極大的思想啟迪和精神鼓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