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修道初心

修道初心04.19.2005 元始道長
蓄一頭烏髮,著一身青袍,飲的是松風玉露,喝的是粗茶淡飯,誦的是道德經、南華經,行走坐臥在靈山福地之間。初入玄門,我們抱著多麼殷切與美好的心願,下定決心,把這一生交予道門,交予祖師神靈。
我們克服了種種困難與阻礙,說服父母,辭別紅塵裡的知己親友,背著簡單樸素的行囊上了山,入了道觀,冠巾,拜師,追尋心中的夢想。
可真上了山,一年,兩年..發現宮觀內的生活,也許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飄渺,悠閒。在您所住的宮觀,可能沒有按時的玄門早晚二時功課,沒有明師教授修煉功法,更多的是大批的信眾來燒香,許願,諮詢問題,還有處理不完的瑣碎小事。突然發現,當初神往的,傳說中的靈山福地,或許與喧囂浮華的塵世無異。
人未成仙,終有煩惱。這一顆心,由純淨變得疲憊,甚至消極。是不是自己的初心變了?
當您想放棄時,想想最初的夢想,想想孑然一身,想想當初的決心,想想冠巾拜師時,師父對您的期待與殷殷囑託,想想您這些年已經付出的努力與堅持,想想您讀的那麼多經書,想想祖師神靈對您的庇佑加持。
環境固然會改變人心,更何況修道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的這一顆心,最容易紛雜迷亂,瞬息萬變。修道之人,更是道心一失,群魔叢生。
反思一下,想想平時在接待香客時,自己真的抱著一顆慈悲心、憐憫心去傾聽信眾的苦惱,並即時給予安慰了嗎?有沒有對一些老年人喋喋不休的訴說,或是晦澀難懂的方言感到厭煩,從而敷衍了事,臉上連友善的笑容都沒有?來廟裡祈願的善信,是抱著多麼大的希望和渴求跪在祖師神靈面前,虔誠的磕頭、許願。出家人逢苦救苦,逢難救難。作為太上道祖的門生,一個真正的玄門弟子,我們怎能不秉著一顆慈悲為懷,度人無量的道心來安慰感化他們呢!
行走坐臥,不離道也,大道須臾不可離,可離者非道也,大道一直離我們這麼近。修行一直離我們那麼近。修行,就是默默做好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
現在很多宮觀,繼承了齋醮科儀這一脈玄風,需要經常奔赴各地,為信眾家裡做超度,或是拜懺上表。做的多了,就不自覺產生了厭煩之心。甚至有些道友心裡想著,我是要修仙的道人,天天打醮,念受生經,不像祖師爺的弟子,倒像祖師爺的戲子。可是換一種角度想。連做齋醮科儀都不認真,還能修什麼道,成什麼仙?懺書,經咒,是歷代祖師仙真留給我們莊嚴寶貴的經寶。
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大道難聞,明師難遇,我們有幸能穿上這一身神聖的道袍,有幸能知曉這些玄門秘笈,用這些經咒去濟世救人,怎能不加倍珍惜福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心動天早知。誦經不認真,還不如不誦,徒增罪孽。
一位終南山的老修行曾很嚴肅的講過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喜愛誦經的道士,午睡時,把三皇經當作枕頭枕著入眠,那一天,明明是晴空萬里,中午時卻突然烏雲驟起,一道霹靂,呼呼飛來,直奔丹房,將這位道士的腦袋劈的焦黑。監院聞訊過來查看,連連歎氣,惋惜心疼。他對周遭同修說:這是王靈官的金鞭打在頭上了。三皇經最大啊,怎麼可以枕呢?
現在的修行人,且不談誦經之前沐浴更衣,焚香淨手。在取閱經書時,最起碼應有尊重。雙手取書,對經書恭恭敬敬地先鞠上一躬。在誦讀經書時,應抱著虔誠的心,嚴肅,認真品讀。經寶,乃是入道之門牆。如果一個道士連念經都煩,那可真要好好審視自己這顆道心了。
道門的生活是清苦寂寞的。久居深山,遠離浮華,清苦的生活也許會讓人感覺難熬,慢慢的開始心生一絲對繁華都市的嚮往,對紅塵繽紛的期望。想要克服這些魔障,就要不忘修道本心,清心靜氣的去採藥,賞花,聽風,觀雲,數星,焚香,抄經,練字,飲茶,彈琴,靜坐,或者是去呼吸青山裡空氣的清香,去感受洞天福地充沛的靈氣。
白雲黃鶴道人家,一琴一劍一杯茶。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染人間桃李花。這些逍遙自在如神仙般的優雅的舉動,讓多少俗世心靈疲倦的男男女女,心心念念,當作虛無縹緲的夢境或是神仙傳說來嚮往、憧憬。修道的生活的確是清苦,寂寞的,然而,只有以苦為樂,甘於平淡,樂於寂寞,才能在這條充滿艱辛的修道之路走下去。
常聽老修行們說,祖上積了多少德,燒了多少香,才能在家族裡出一個道人?萬兩黃金不賣道,既然已經入了道門,現在不修,更待何時?不論當初我們是因何種原因而走上修行這條路。既已穿上聖潔的道袍,享用的是十方供養,總得抱著極大的毅力與決不放棄的意志一直走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