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生命的奧秘

生命的奧秘07.25.2012元始道長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人人都在追問,生的眷戀,死的恐懼,時刻縈繞心間。生與死,是人生的首要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信仰,被成千上萬的信仰者癡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們都包含對人類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隱患,死亡的最終解決的承諾。

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義、教理之不同,對生與死的看法各異,也就形成形形色色的生死觀。在中國,儒道釋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道包攬。

人在生下來之後,就拿到一張死亡的通行證,所以東晉時代的抱樸子葛洪,在他的著作中說,人生就像是一隻被牽到市場上屠宰的羊,每走一步就會接近死亡一步。這就是人生,生老病死,有生就有死,這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想要脫離痛苦,打破生死,就要透過修道,昇華人的層次,脫胎換骨,成為得道的人。得道的人,稱為真人。真人是沒有生死的,他是與道一體的永恆存在。

有人以為這一世不好沒關係,我不是還有下一世嗎?我可以從頭再來啊?這就是釋教的輪迴觀念。輪迴是釋教的說法,道教如何看待輪迴呢?

道教如何看生死與魂魄、輪迴、來世、今生?其實對於某些真修實證的大德,他能夠修證圓滿,生命能夠百分之百的轉世,他的神氣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然而一般的人,沒有經由修持,是根本做不到的。

道教如何認為呢,道教說人有三魂七魄。一個有生命的人,他的魂魄是團聚的,這就是生命的實相。當然有時,也會出現魂魄分離的情形,比如嬰兒受到驚嚇,他的魂魄不是很堅固的,就會哭鬧或者抽風,嚴重的還會造成精神疾患,因為他的魂魄還沒有完全磨合。民間一般說是嚇掉魂了,道家有一些經咒方法,可以幫他把魂喚回來,中醫這方面的內容來源於道家。

也有的人長大之後,出現魂魄分離的情形,像是精神分裂症;也有的煉一些意念方面的氣功,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術語說就是走火入魔;也有一些人,魂魄自身不堅固,就會受到一些負能量的進入,自身受到這些負能量的控制,這樣的人多半缺乏自信。正常人,他的魂魄是團聚的,才會擁有生命。人為什麼會死,就是三魂七魄聚不住,因此就散掉了,散掉之後,這個人的生命就失去了。

道教有一些修煉的方法,就是讓人的魂魄不會分離。老子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黃庭內景經說:「垂絕念神死復生,攝魂還魄永無傾。」這樣就可以透過修煉的功夫,把生命保持下去,做到長生。

魂魄分散之後,一個人的生命,就往生了,這時的魂魄分離之後,生命已經不是原來的模樣。這時的生命,民間說是喝了孟婆湯,將沒有原來的記憶。三魂七魄分散之後,不會再回到從前。就如一顆草上的露珠,太陽出來就會煙消雲散,無法復原。那麼三魂七魄散失之後,也就各奔東西,生命如何再度出現?

因為生命是由魂魄組成的,所以新的生命,還是需要魂魄的結合。一個人的魂魄分散了,會通過天地的生命通道,與其他分散的魂魄重新組合,成為新的魂魄團聚體,即是一個新的生命體,這就是道教的輪迴觀。不是百分百的生命轉世,那是高真大德才能做到的,高道甚至是乘願再來者,或者他的生命可以百分百轉世,這是不受造物主約束的。但是一般人的魂魄,他只能分離,然後遇到機會,與其他分離的魂魄重新組合,成為新的魂魄的一個部分,營養新的魂魄,或者說是生命的一部分。

因此每個人下生之後,都不是單傳的,人類的生命是一個延續體,很複雜。莊子薪盡火傳(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火是一直存在的,就如生命的存在,但是柴燒完了,生命就會在其他的木柴上面繼續延續。一個木柴燒成灰燼,它會成為其他木柴的營養,因而新的木柴上面,也有原來木柴的成分。

所以道教有物化之說,歸根結蒂都是道化。認為宇宙生物,都是一體的,不光是生命與宇宙是一體的,而且所有的生命,都是一體的,莊子裡面說化蝶,是說莊子與蝴蝶的互化。

道經雲笈七籤記載:「夫!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陽和之氣也;一名奭靈,陰氣之變也;一名幽精,陰氣之雜也。」

此三魂這,胎光為為太清陽和之氣,又名天魂。雲笈七籤記載:「夫!人受生於天魂,結成於元靈。天魂生之根,元靈生之胎。」簡單的說就是,人可以輪迴的靈魂,只有天魂。如人上身為神,則奭靈,幽靜變為純陽之體,隨之上天,不入輪迴。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輪迴的只有天魂。故胎光為生命之光,對成年人來說胎光失則命死,而對於幼子來說胎光失則命危。主宰人性格和智慧記憶的奭靈,幽靜等魂魄,在並不會參與輪迴。

道教還有一本經典,化書,裡面說不同物種成份可以互化,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也可以互化。人的生命喪失之後,即魂魄分散之後,不一定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的生命成分,也許轉化成為其他動物魂魄的成分,也許轉化成為土木金石的魂魄成份,所以有的土木金石也通人性。

化書說:「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虛無所不至,神無所不通,氣無所不同,形無所不類。孰為彼,孰為我?孰為有識,孰為無識?萬物,一物也;萬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道教說能夠勘破於此,就能夠掌握其中的玄機,透過真修實證,達到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也就是破除生死、長生久視的得道境界。也就是張三豐所說的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間顛倒顛

因此一個人的生命,一定存在其他人的生命成分。這就是生命的奧秘,一個人的複雜性也在於此。所以一個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特點,有些不是後天形成的,而是先天過往生命的某種特性,會這樣延續下來。因此每個人會有其他生命的投影,這也是人本身,能夠成為一個共同體的宇宙特性。許多人問道教如何看待輪迴,這是道長的觀點,道教的看法。

有的人,生下來之後,他有豺狼一樣的心腸,有的人是人面獸心,因為他的生命,有動物生命轉化的成份。這就像是道教的太極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一定是同時存在的,存在生命轉化的成份在內,這才是生命的本質。

所以說來世,是靠不住的。因為來世已經不是自己完整的生命。當然,今世您的生命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形成的,除非修證到相當境界的高真大德,他們是完全生命的百分百轉化。一般人和其他人相處,應當珍惜今生,來世您們就不再如此相識,珍惜今生緣,熱愛生命,這是道教的觀念

道教不是看破紅塵,不說四大皆空,道教說的是四大有情。如此,來世是靠不住的,最靠譜的是什麼?是今世,人需要把握好,把握好什麼?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我們需要把握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今生自主,這是屬於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只有這百年,或者說不到百年,很多人到不了百年,這是現實。

生命需要把握,才是存在自己手裡。問題是怎麼把握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時間每一個空間?人要怎麼樣能夠跟這個道合而為一?怎麼樣能夠把這條路走通?包括工作之中,家庭之中,生活之中,遇到什麼困難,遇到什麼障礙,自己怎麼樣能夠克服它?

道家談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所以您要修,要修道。修道是內在的,不是一個形式化的東西,不是外表的形式。

道教講究的是如何面對人生,如何認知人生,道教不否認輪迴,只是更注重今生。任何時候,不要害怕,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讓自己憂慮,無論自己擔心什麼,總要發生。自己哭自己笑都是一天,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也會走,不是讓您沒有情感,而是學會坦然面對

人生在世當明智明心逃避今生妄求來生是懦弱的做法,唯有善待今生,才能寄希望於未來,正確的看待因果,才是正信正念。生也罷,死也罷,都是命運,都需要認知,都需要承受。人應該先有承受的勇氣,不僅僅要承受生的繁雜,也要承受死的清靜,隨緣,隨心,做自己,不求轟轟烈烈,但求真我無悔、昇華生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