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神魔經釋義

神魔經

原文

魔者分成,自然天成,未曾可減也。

釋譯

魔分子與神分子是一樣的,同等存在。魔分子人人都有,它們是奭神構成的一部分。如果少了它,就不是奭神,是其他物質。

原文

執生之地,是為死地,執死之地,是為存生。

釋譯

奭神生活在肉體中。分子在不斷地死亡,然後不斷地新生,循環往復。就是說,人活在無數的死亡中。玄女認為肉體是在不斷死亡的,分子也是在不斷死亡重生。奭神為了存在而不斷地吸收,所以稱為執死之地,是為存生。人每天都活在無限生和無限死之中。

人每天都在吃好多屍體,動物的屍體、植物的屍體、細菌的屍體等等。不死無生,不生無死,這是天道。

原文

是停難停,是消難消,誠何?

釋譯

這個過程是天道的,無法停止。如果真停掉,就會轉變成其他物質,不再是奭神。也就是說,當自己不再思想,就是純物質。天道,就是這樣。

原文

神者,醒也。魔者,滅也。

釋譯

神的分子讓人清醒,魔的分子讓萬物死亡,這只是初層。其實一話三關。

一、神是主生的

二、魔是主死的

意思是說新生力量要靠神魔分子互相結合。沒有魔分子在,就不會有死亡,但也不會有新生。如果沒有生沒有死,那就是所謂神仙。但玄女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在道之內,物質是永恆的。玄女認為可以透過修持加強奭神興旺度,不能只靠肉體。

那麼第三層意思是什麼?神魔是對立但也是相生的。看似水火不容,實際上水木相生。人死了,其實肉體沒死,而是轉化。奭神只不過租它一段時間。

原文

誠燁然也,度之不數。

釋譯

所以,神與人的元神結構不一樣,神魔成分不同。如果人有20%的魔分子,那神只有1%。所以神元可以在天地間恒久遠。人要不停修持來消磨那部分魔分子,但永遠不可能消完它,因為在道之內,做不到。而在道之外就可以做到,可這個世界又怎麼可能在道之外呢?

原文

誠寂思也,始為定數。

釋譯

這是天道之理,人改變不了。常說,心中有魔鬼,其實就是心中的魔分子在作怪。當人的神元那部分控制不了魔性時,就會殺人、強姦、犯罪。當然奭神的組成並不止神魔兩種東西,有更多種元素。

原文

靈其幻也,擊於心上。

釋譯

如果魔性使然,就會出現幻覺,給人影響。

原文

靈其智也,明於樓臺。

釋譯

如果神性使然,會給人靈感,引發奭神中的神性產生共鳴,靈感就是這樣產生的。修持之路要以正確思想作為指導,以濟世助人博愛為根才學有所成。如果只想學來就能如何如何,是永遠不能如何如何的。

原文

爾其靜也,受不能器。

釋譯

就算人再心靜,有些事不行就是不行。意思是說在修持中,不是心靜與空這麼簡單。

原文

心神之處,無往不爭。亦為大道哉!

釋譯

心中有神是指心中有意念,我取天地氣是為天地存,是為天地愛。奭神相引,取的才是浩然之氣,無往不勝,這才是大道。世間最強的法術是博愛的精神,並不是符法陣法。如果沒有善意的驅動,一切都是無能的道具。

原文

故天地有情,神魔相限,異之若情,同生矣。

釋譯

所以,修持中面對奭神與魔,要以正常的心態來對待。魔要限制但不要仇恨,因為有了它,才有所謂的修持。神魔經並不只在談修行,談的是天道形成的過程。壞事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它不發生,天道就持續不下去。天道都這樣,何況人道。神魔經說的與陰符經不同,陰符經談的只是人世之理,神魔經其實在談根源

原文

難而舒發,通晚人事,眾眾之期無所懼矣。

釋譯

想要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通天地之事,是難。但掌握奭神魔之分寸後,就會變得容易,因為萬物變化就是奭神魔轉化罷了。

原文

寄主無期,陳緣不明,其道昌也,奈以為生!

釋譯

如果魔太旺,沒有結果,它越來越旺,人就不是人。這時人不是人,也不是鬼,更不是神,奭神會分裂。當魔太多,佔據整個奭神時,人會死。魔是主死、主欲的。中國億萬富翁的平均壽命是多少,為什麼?不只是欲望,是魔性大於神性,最後吞噬奭神元,奭神都死了,人還能活嗎!

原文

藏峰路轉,鰭神而喃,謂之行。

釋譯

如果知道這些,把神性補回,亡羊補牢,也是可行的。

原文

愛極之器,愛莫能償,神之元關,合也。

釋譯

神元要靠魔性轉化新生,所以魔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奭神之元關,合也,這是修持的關鍵。如果不是這樣就不用修了。

原文

縹緲世世,人神魔氣,眾相皆生,續續不盡嗓也!

釋譯

這世間的各種對錯混合,才有眾相生,世界才繁榮昌盛。沒有那麼多死,何來這麼多生?這是天相、天意、天道。所以陰符經說得好,天生天殺道之理也!但陰符經神魔一家說得這麼細而透。

人人都恨魔性,其實沒必要,懂得如何控制、平衡才是我們要做的。所以學玄女經,要從零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本質、源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