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玄女經第十六篇 然啖 注譯

 玄女經四十九章第十六篇 然啖

啖者,人之腹。大常思之,古而贏之。

溺水三千圍其木,履也。雷火助土,傷哉。迷蒙之塵,烯也。承星承影啖之源也。然,何幸哉!天星轉移,九相生機,時也昌也。余何神哉。故態莫非,愛喻生之。

償有諾者,夜闌常粒。三返日夜,莫可得。愚人忌天,智者隨天。靈淨出矣何謂啖?執餘者,莫可識。精啖者識原相也。太一轉矣,天地粉。

有性者,無抑於表,有氣者,無制於心。是為知吾者,曰心道。鮮潰不得明,先知不能知。其生哉,泣於意,盜與世也。

第十六篇  然啖

然啖,是指一種兵法。這裡喻為方法、效果。同時也有成功之道的意思。

原文

啖者,人之腹。大常思之,古而贏之。

釋譯

成功是每個人都追求的。經常思考,才能有方法去成功。古通故。

原文

溺水三千圍其木,履也。雷火助土,傷哉。迷蒙之塵,烯也。承星承影啖之源也。然,何幸哉!

釋譯

萬千的水來養木時,木就漂浮,會被沖走。 雷火能生土,但更能傷土。寓意是指,如果自己有太強的成功心思,反而會傷及自己。

如果沉迷,就完了。就如人賭博一樣,想贏的人多半輸光,一點不想贏的人也不會贏,凡事有度量衡關係。成功的源頭在於知道成功與失敗的結果。如果不知道失敗結果,就沒有可能真正做到成功。

然而,很多人僥倖成功,實際上這根本不是成功。就如某人抽獎中了一百萬,這根本不是方法。

原文

天星轉移,九相生機,時也昌也。余何神哉。故態莫非,愛喻生之。

釋譯

一旦到某個時候,大局天相變化。九相生機是指其他相復活,時也昌也,那些靠僥倖成功的人就完蛋,又有什麼好高興的呢?

所以,不知道悲慘與失敗,永遠不是真正的成功,也沒有得到真正的方法。修行的路也是這樣。

原文

償有諾者,夜闌常粒。三返日夜,莫可得。愚人忌天,智者隨天。

釋譯

常有一些有信心有毅力的人,日夜都在思考,但這樣也不能得道。

有些人迂腐,一不如意就怨天尤人。聰明的人知道,這是道之發展必然結果,是個過程。那些罵老天爺混蛋,抱怨命運不公、沒天理的人,才是真正的蠢蛋。

聰明的人會思考,而不是去一味埋怨。因為自己不可能改變天道,人不可能一帆風順。有生有死,有飛黃騰達,有窮困潦倒,這些都是必然的。別以為那些億萬富翁過得多風光,他們的苦,別人不會知道。別以為富二代多幸福,他們也有苦難和心酸。所以說:故態莫非,愛喻生之。這跟企業發展是一個道理。大凡一直都很順利,沒經歷過挫折的企業,一般都不會長久。反倒是經歷大風大雨仍然屹立不倒的企業,最終都可以發展壯大。

原文

靈淨出矣何謂啖?執餘者,莫可識。精啖者識原相也。太一轉矣,天地粉。

釋譯

如果凡事都順自己心,那成功二字又怎麼體會得到。如果執著得到某物或某人,則永遠不會認識到真正的它是什麼樣子。很多男人在追女人前都想如何如何,事實上得到後多半想換人,就是這個道理。

精通方法的人知道成功是失敗的後續。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是必然的。一旦這個圈子轉到自己這邊,其實就是一相罷了,不過是天地間一粉塵。

原文

有性者,無抑於表,有氣者,無制於心。是為知吾者,曰心道。鮮潰不得明,先知不能知。其生哉,泣於意,盜與世也。

釋譯

有性格的人,喜怒常露於表面;有脾氣的人,常常無法控制自己情緒。自我控制,世人稱為修煉,但這並不是明法。所謂的先知都是騙人的,當明道理、通人事,自己也可以是先知。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話是對的。不經歷苦難的人,永遠不會知道苦難後的一點點成功都是莫大的幸福。就如苦茶一樣,喝到嘴裡很苦、很難喝。喝完苦茶再喝水,反而會滿口甘甜。若是平時喝白水則毫無味道,就是這道理。

所以說,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是平淡的事,關鍵在於人的心態。不經歷失敗的人,永遠不會知道成功的滋味。人要懂得自我思考,自己的心態其實也是過程,而且是可以改變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