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天文地理

天文地理07.13.2013元始道長

天文地理源於星空定州列國的分野學說。

一、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固定不動的地理座標;

星座是變動的時空定位座標,星空是天然的尺度,而群星,就是這個尺度上明亮的和恒定的刻度。

斗轉星移,不僅為大地萬物規定時序流轉的節律和時間尺度,也為大地萬物規定方向座標和廣袤尺度。天空就自然而然地成古代地理學家們度量、組織和劃分大地山川的最終依據。古人按照星空確定九州列國、天下郡縣的方位和分佈,是為中國王朝行政地理學的分野學說

古人結合四季、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十二星次和分野圖就一起制定了十二分野圖;

二、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源於女媧修正天文曆法的史實。

蒼龍七宿是先人起步階段的觀天象的參照物,十數紀日,十二數紀月,一月三十天,一年360天的曆法。它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5小時4846秒少五天多,幾年之後, 則會發生節氣偏差,不利於狩獵遊牧和農作生產。古人為是天破了!女蝸將一年為365天,即將舊曆一年360天補上五天,更好的適應與改造生存的環境。

淮南子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蒼天補,四極正…和春、陽夏、殺秋、約冬。」

尚書三錦:「正()歷代所。尚不幣同、女媧十二月、(為正)。」

三、后羿射日

后羿射日源於后羿除去九個有誤差的曆法體系的曆法修正故事。

「天自為天,歲自為歲」,「天有十日(某時期全國各地出現很多不同的曆法體系)」的亂象:左傳

「羿射九日」是去掉九個不準確的日期,「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尚書但被謬傳為射掉天上九個太陽的不靠譜的神話。

太初曆頒佈之前,中國古代的諸侯各有自己的地方曆法。多軌制曆法,成為被討伐諸侯的罰行,尚書甘誓:「威侮五行」即指司曆之過,罪莫大焉;胤征記載仲康之所以出兵征討羲和,亦曆法之過也。

四、夸父追日

夸父追日源於夸父日復一日圭表測影,積累資料創建曆法的故事。

夸父追日源於山海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立木為表,以察日影,夸父追的是日影,並不是追日。夸父修訂曆法的歷史記錄,說的是夸父觀測日影變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積累圭表測影的資料。

五、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源於常羲將月亮週期運動引入曆法,創建陰陽合曆的曆法故事。

山海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翻譯:一個名叫常羲的天文觀測官,根據對日月運行的觀察,創建一年包含十二個朔望月的曆法制度。

「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史記。司月之官叫做 嫦娥,一開始名叫常羲。後來是為了避諱,改名叫恒娥詩經:如月之恒。後來避諱漢文帝劉恒,改名叫嫦娥。

嫦娥的誕生意味著中國的曆法進入到高級別的陰陽合曆,常羲生十二月的記載表明大荒經曆法已開中國傳統的陰陽合曆之先河。

陰陽合曆,同時以太陽和月亮的視運動作為制定曆法的依據:一方面,根據太陽的視運動確定節氣和回歸年,另一方面,根據月亮的視運動確定朔望月和日期,季節是農耕生產的時序依據,而月份則便於記日子,這就是時以紀農,月以記事。

六、共工觸山

共工觸山源於龍星隱入西北方的群山之後的秋冬之交,龍行星象。

周禮說:「天不足西北,地不足東南,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西北就是不足就是不周。」龍星周天,秋冬之交,龍星整體潛入北方而隱沒不見,就相當於龍星的周天運行圓周在北方留下一個缺口,故西北方被稱為不周

不周不是地理概念,是天文概念,表示秋冬之交的立冬節氣。

「共工觸不周之山」,說的正是秋冬之交的龍星星象,此時,龍星徙至西北方,開始隱入西北方的群山之後。觸,意味著以角相抵,而龍星首宿為角宿,角宿最先沒入西北群山,正呈現為龍星以角與山相抵觸的景象。龍星潛入西北群山之後,整個冬天都深潛於北方隱而不見。

「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宇宙觀圖景,其實正是先民們直觀所見的夜空景象。

七、神授醫易

在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經出現過高度發達的文明,根據世界各民族早期神話記載,這次文明起源於神的教導,可以將其稱為人類的第一代文明。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史前文明是存在的。

突然,天地之間發生一場來歷不明的大洪水,近千米高的浪濤吞沒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靈,只有少數人在荒涼的高原或高山頂上倖免於難,此前人類擁有的一切文明,都毀於這場洪水,包括醫學。洪水退去,倖存的人類從高山走下平原,他們在往日的廢墟上找到許多遺留下來的文明成果,當然也包括醫學。但倖存的人類並非洪水前的精英,他們是一些比較落後的牧羊人,本身並沒有多少文化。因此,儘管他們找到以前高深的醫學,由於理解不了,也無法實際應用。但病魔並不體諒人類的苦衷,在洪水過後的廢墟上,它們四處為虐,侵蝕著這些倖存者的生命,人類面臨又一次的毀滅。

創造過洪水前高度發達文明而又已經離去的神(天地分離中的天),不忍心看著人類毀於病魔,不得不再一次光臨地球,向被病魔折磨的人類傳授醫學知識,講授人體生命結構形式。那些洪水倖存者,以山為名的部落派遣最精明的人,向這些神學習醫學,並將這些知識用口傳歷史的方式記錄下來。

又過了若干年,人類開始有自己的文字,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記憶中的知識筆錄下來,然後經過匯總,最後形成兩部書易經黃帝內經(當時這兩部書有無數版本,分別屬於不同的部落),它們都是關於人類生命的最高認識,易經是人體生命結構的符號模式,黃帝內經則是這套符號模式的理論解釋和實際操作。

也許有人會說:大洪水是全人類的一件大事,史前民族幾乎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為什麼洪水過後,神只將醫學傳給中國人呢?其實這是個誤解,接受傳授的民族絕非中國一家,但唯有中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將其完整保留。

以上假設,是一個合理的推論,它是目前中醫起源問題上的全新觀點。讓我們試著用此觀點,去解決中醫起源中的相關問題。

有一個觀點:人類歷史上存在兩個文明體系,一個是史前文明體系,它的來源正在進一步研究當中;另一個則是人類自己創造的文明,習慣上我們將它稱為物質文明。這兩個文明體系,在對世界的基本認識上差別很大,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和自己。由於基本認識的不同,所採取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也不同。中醫學是史前文明的醫學體系,而西醫學則屬於物質文明的醫學體系。

也就是說,大洪水之後我們剛接觸中醫時,它就是一個相當完整的醫學體系,但由於當時沒有太多的時間,也由於洪水中的倖存者們太落後,無法全部接受所傳授的知識。怎麼辦呢?這些傳授者並沒有手把手教給人類中醫的實際操作,而是重點傳授中醫的理論部分和實用的針灸技術,以期人類能夠在今後自己感悟理論的基礎上,創造實踐。這就是中醫理論水準與實際操作水準脫節的原因。

為便於人類的實際應用,傳授者使用某種極先進的儀器,對自然植物進行掃描,編制一個比較詳細的目錄,這就是最早的本草。故古史記載:「神農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人類雖然得到十分高深的醫學,但一直對它的理論部分理解不透(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完全讀懂中醫的理論,以至有人要廢除中醫理論,只保留可操作的中藥和針灸),所以在漫長的幾千年裡,中醫理論一直被束之高閣,不被人們注意。人們急功近利,在中醫大原則的指導下,不斷摸索中藥治病的方法,居然很有心得。這反而促使中醫理論更加不被注意。這就是為什麼在春秋以前看不到中醫資料的重要原因。但中國人在尊祖敬宗的傳統下,雖然理解不了,還是將它妥善保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