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天道典故

天道典故07.13.2013元始道長

上古神話背後的真實天道文明故事。

以天文定人文,以天倫定人倫,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后羿射日、飛龍在天、群龍無首、七月流火、天文地理,神授醫易…天文學研究的是浩瀚的宇宙,離人類文化世界很遠,而神話是一種典型的人文現象,華夏民族口口相傳幾千年,那麼神話和天文學之間是否存在著關係呢?

一、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源於大火星周天運動和農時週期的對應。

詩經國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為七月大火星向下行,天氣轉涼,九月婦女制寒衣,抵禦寒冷。流指下行、西行之意,火指大火星。農曆七月間,大火星漸漸偏西,其時暑熱減退,故以流火寓意天氣轉涼。

大火星則指二十八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之第五宿的第二顆主星,亦即心宿二。上古時代,因為大火星的初升和伏沒正好對應於一個農時週期,大火昏見於東北,則方春東作,大火昏伏西北,則場功已畢,大火與農時之間的這種天衣無縫的關聯,被用作觀象授時的依據。

二、刀耕火種

刀耕火種源於大火星的出沒而決定火耕的時令。

禮記:「季春出火,為焚也。」華夏先人最早的生產方式不是牛耕,他們稱做火耕,遠古需要半狩獵半耕種,需要離打獵的森林周邊來耕田,方式就是放火燒林騰出空地來種植農作物,所以燧人上觀辰星,下察五木,以為火也。這個火,應該就是大火星,依據大火星的出沒而決定火耕的時令。

三、熒惑守心

熒惑守心源於大火星紀時制度。

大火星(心宿二)被認為是全天最孤獨的一等星,身為帝王,光芒萬丈,卻只能做孤家寡人。唯有火星(熒惑)可堪相比,可做一生之宿敵。火星(熒惑)與大火星(心宿二)皆呈赤紅,為全天最紅的兩顆星。當火星靠近大火星,侵入心宿,兩顆紅星相聚,紅光滿天,光耀天宇。這一星象稱為熒惑守心, 乃大凶之兆。

熒惑即火星,心即心宿,守為守護、徘徊之意。一國不可有二主,火星入侵心宿,雙星耀天,二帝並列,註定帝王被人干擾,國祚不長。

四、龍的傳人/真龍天子

龍的傳人源於原始曆法的龍星記時制度。

當大火星不夠精准的時候,古人把與之相鄰的等蒼龍七宿相鄰的恒星,當做不同時期的觀測參照物。蒼龍諸宿,依次成為不同時代人們關注的物件,連綿蜿蜒的蒼龍作為一個整體星象,蒼龍七宿於是成了華夏民族早期的 觀天授時 的象徵。

蒼龍七宿代表天道說文解字注解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字最初是東方蒼龍七宿的連線;所以把華夏民族自豪的自稱為龍的傳人;蒼龍代表著天文曆法,曆法又代表著天下有序、五穀豐登,所以龍逐漸成為天道和王統、知識和權力、國家和宗族的共同象徵,成為至高無上的符號,代表天道的皇帝也被稱為真龍天子

五、乾卦爻辭

潛龍勿用、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蒼龍星象的周天運動規律。

堯典: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龍星象自春至秋由升到降的周天運動:

初九「潛龍勿用」,冬天黃昏時蒼龍隱沒不見,不可見故不可用為紀時標誌;

九二「見龍在田」,春分黃昏時龍角升起於東方地平線,俗諺所謂二月二,龍抬頭

九四「或躍在淵」,春夏之交,黃昏時蒼龍整體正從東南方騰躍而上;

九五「飛龍在天」,仲夏時節,黃昏時蒼龍高懸於南方夜空,夏小正所謂五月「初昏大火中」、堯典所謂:「日永星火,以正仲春」是也;

上九「亢龍有悔」,六月末,夏秋之交,黃昏時蒼龍西行並掉頭下行;

用九「群龍無首」,秋分之後,黃昏時蒼龍之首的角宿隱於西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