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無爲清靜長生眞人至眞語録七

無爲清靜長生眞人至眞語録04.29.2004元始道長
詢方者何也?
答曰:方者,天地方圓、生於萬物也。不以愛者、恩生也;不以憎者、害滅也。太上布德、救於萬靈,不以貴者愛戀也、不以賤者斷絶也;天地生於萬物,布氣而平也。太上救於萬靈,布德而平也;萬物氣通,則通天地之大恩功也;萬靈德通,則通太上之大恩行也。謂之天地聖人若私至功至行也。
經云:是以聖人方而不割。
眞明其方寸、則命光圓也。
詢圓者何也?
答曰:圓者,天之圓光,望日、則月圓也;晦日、則光盡也。人之命光十五則連受胎十六歲命圓也。八八而卦盡也,光盡則天無明也;卦盡、則人無命也。少欲、則命延也;多欲、則壽夭也。謂之天之人之盈虧也,無情、則命住也;無物、則性通也。命通性,則如水見土也;性通命,則如土見水也。常善通,則眞火降也;九轉成,則形不朽也。
經云:見小曰明。
圓光顯則應也。
詢應者何也?
答曰:無形之道,不應有形之身也;無形之性,不應有情之禮也。貴實者,仙道則道應其性也;貴華者,人道則形應於禮也。應其性,則眞也;應於禮,則僞也。天之道抑高而舉下也,人之道損貧而奉富也。順其天道,則逆於人道也;順於人道,則逆其天道也。
經云:上禮爲之、而莫之應。
道應其無爲、則眞通變也。
詢變者何也?
答曰:變者,無爲眞變,則如水中鑑月也;有爲僞變,則似鏡裏觀形也。知無爲之變,則眞性通也;見有爲之變,則僞形力也。通,則無情之眞忘;有,清之僞也;力,則有情之僞;昩,無情之眞也。眞變,則性通道也;僞變,則身貪利也。道通,則全其性也;利貪,則害於身也。
經云:爲無爲、則無不治矣。
應其眞變,則道無情也。
詢情者何也?
答曰:情者曲,則道性無情、而身似有其情也;執,則道性有情、而身如無情也。曲性、無於情則無漏也;執性、有於情,則有漏也。曲,則賢也;執,則愚也。無漏而有賢,則有道、有德也;有漏而無賢,則無道無德也。有道之眞,則魂魄全也;有德之明,則萬化通也。
經云:我無欲而民自樸、我無情而民自清。
道無情,則眞不著於世物也。
詢物者何也?
答曰:物者,人在於物殻,則似魚在網也;人出其物殻,則如眞在道也。魚在網、離水則死也;眞在道、離物則生也。魚不餌,則魚常在水也;人不貪,物則人常在道也。魚在水,則活也;人在道,則生也。魚得珠光,則變也;人得氣沖,則通也。此兩者迷則死也,悟則生也。
經云:天網恢恢、踈而不失。
物外則忘於機也。
詢機者何也?
答曰:機者,智也。無道之人,用智則損於人、安其自己,謂之賊也;有道之人,用智則損其自己,安於人,謂之福也。小智,則愚惡也;大智,則賢善也。愚者,違天也;賢者,順天也。違天,則身墮也;順天,則眞昇也。墮者,陰道濁也;昇者,陽道清也。
經云: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自然之智,明道則無慮也。
詢慮者何也?
答曰:迷世則有心也;悟道則無慮也。貪爭者,運萬慮也;清善,則絶萬慮也。昩,則罪無邊也;明,則福無邊也。無善,則常惡也;無惡,則常善也。常惡者,積愆也;常善者,積德也。有愆,則陰苦也;有德,則陽樂也。世之知利而不知害也;道乃知福而不知貪也。
經云: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絶慮而盡於物,則至道親也。
詢親者何也?
答曰:親者,人間所親者,名利親也、僞寶親也;物外所親者,道德親也、眞寶親也。僞親者,有名利、則有寵辱也;有僞寶則有惡人所妨也。眞親者,有道德則清平也;有眞寶,則有善人所侵也。僞益於身、則損其眞也;眞益其身、則損於僞也。
經云: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
道,親則物踈也。
詢踈者何也?
答曰:踈者,厭世則道無踈也;厭利,則身無害也;厭貴,則身無賤也。道無踈,則通世也;身無害,則通利也;身無賤,則通貴也。通世,則善歸也;通利,則福歸也;通貴,則德歸也。常善,則通靈也;眞福,則通命也。至德則通天也。
經云: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踈。
不踈其道之眞,則明其久逺也。
詢遠者何也?
答曰:逺者,道包久逺、天高覆逺、地載物逺、王大清逺。道則明萬古也,天則明萬象也,地則生萬物也,王則安萬民也。道無所不包也,天無所不蓋也,地無所不載也,王無所不容也。道包、則大也;天蓋、則大也;地載、則大也;王容、則大也。
經云:大曰逝、逝曰逺。
道非逺、眞洽道則近也。
詢近者何也?
答曰:近者,近有道之身,觀無道之身;近有道之家,觀無道之家;近有道之鄉,觀無道之鄉;近有道之國,觀無道之國;近有道之天下,觀無道之天下。身孝,則報父母之恩也;家善,則如許君龐士也;鄉行,則憐貧愛老也;國清,則萬民豐足也;天下有道,則天下成熟也。
經云:故以身觀身。
明道,則眞能行也。
詢行者何也?
答曰:行者,太上所行天之道也。天地不言、而暗施其恩生於萬物也;太上不言、而暗施其德行於萬善也。天地不言、而恩善應也;太上不言、而教善通也。萬物成,則民富也;萬化明,則眞通也。民富,則國太平也;眞通,則樂無事也。民富,則各士農工商也;眞通,則闡太上無爲也。
經云:行不言之教。
道無所行,德無所住也。
詢住者何也?
答曰:住者,居也。眞無情、而形在道也;僞有情、而身寄世也。眞形,則與道交也;僞身,則應物交也。眞忘形,則道也;身應世,則德也。心有情,則迷也;身逺世,則執也。有道德,則無迷執也;無道德,則有迷執也。眞有道有德,則有賢有善也;僞無道無德,則有愚有惡也。
經云:安其居、樂其俗。
永住太無,則唯然也。
詢唯者何也?
答曰:唯者,唯然三界、道顯無拘也,飄然四海眞隱無侣也。道無拘,則陰陽外也;眞無侣,則碧霄中也。道體,非空非色也;眞光,不虧不盈也。達無,則出於萬物之殻也;通爲,則闡其萬慧之明也。天大恩,若無恩也;積大德,若無德,謂之明其天之道也。
經云: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唯樂道而應機,則哀衆也。
詢衆者何也?
答曰:衆者,衆所明者,愛名、愛利、愛是、愛非也;我所昏者,忘名、忘利、忘是、忘非也。衆愛名,則有辱也;我忘名,則無辱也。衆愛利,則有害也;我忘利,則無害也。衆愛是,則有非也;我忘是,則無非也。衆愛非,則有愆也;我忘非則無愆也。
經云:「衆人昭昭、我獨若昏。」
無爲清靜長生眞人至眞語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