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09.26.2018元始道長
福祿壽三星中,福星起源甚早,據說唐代道州出侏儒,歷年選送朝廷為玩物。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後,即廢此例,並拒絕皇帝徵選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宋代民間普遍奉祀。到元、明時,陽城又被傳說為漢武帝時人楊成。以後更多異說,或尊天官為福神,或尊懷抱嬰兒之「送子張仙」為福神。
福星,古稱木星為歲星,所在有福,故又稱福星。天官‧星占裡說:木星照耀的國度,賜福於君王,保佑他政權穩定。李商隱北齊歌:「東有青龍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星相家們近而引申為:「歲星所照,能降福於民。」是說歲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夠得到好運和幸福。看來早在西漢以來,人們就把木星作為賜福之星看待。
福的含義十分廣泛,包容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願望與目標。中國人所謂吉祥,多指福而言;因此,吉祥又可以釋為福。字林說:「禎祥也,福也。」風角占說:「福先見曰祥。」這樣看來,福是中國吉祥文化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古人曾根據所處時代的風尚,將福的重要內容概括為五個方面,稱五福。不同時代,五福所指又略有不同。尚書‧洪範所說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漢朝桓譚新論則說:「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後世又有「福、祿、壽、財、喜」的說法。五福只是人生追求的大目標,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福要豐富得多。
福有很多的含義,人們創造的福神,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神職。福神由此而獲得了相容眾多吉祥神神職的功能,但同時也就失去了鮮明的特徵,其形象與功能變得模糊不清,以至於,人們在祈求某一具體的好運時,往往要供祀專司某職的吉祥神,福神只是在人們祈求的目標比較空泛的時候,才成為人們供祀的對象。每逢新年伊始,正是祈求來年萬事如意的時候,人人要在門上貼福字,福雖是文字符號,卻是人們心目中福神的象徵,包含人們對福神賜福、降臨福運的祈求。福字往往要倒著貼,取其諧音福到了,潛含福神臨門的意思。
福神與許多神靈一樣,也經歷了由自然神靈到人物神靈的演化歷程。最初的福神為星辰,稱福星。福星即木星,也稱為歲星,可以說人們是把木星當作了賜福的福神。福神人格化後,又附會上了多種說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