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03.08.2016
元始道長
春季養生正當時,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養生之道也。養生是大智慧,具多重含義,一曰休養生息,一曰長養生氣,一曰養生護命。所以,養生的第一要義即為充足的睡眠,然後是適宜的運動,次之則需要調理了。從自身方面來講,若能做到:管住嘴,邁開腿,放寬心,少煩憂,則成功了一大半。但若長期亞健康狀態正常休息不能解決問題時,則需要介入調理了,以免積以為患,積重難返,這時候運用刮痧拔罐排毒,鬆筋推拿正骨,能量疏通經絡等方法可以很快使身體走上正軌,達到積極養生,健康一生的目的!
世上有一種奇妙的東西,那就是音樂,音樂如水,表達著人們豐富的情感世界,激起人心中的波瀾,如漣漪般。靜心聽音樂不僅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有效的保健養生方法,可放鬆心情,調整睡眠,緩解疼痛等。
緊張是百病之源,鬆弛可以使青春永駐,這是養生保健的定律。人好似一個豎琴,它上面有許多長短、精細不同的琴弦,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這些琴弦在音樂的作用下,會直接或間接益於人的身心健康。
如古典樂曲中,清逸柔美的古琴,輕柔典雅的箏,華麗婉轉的琵琶,清脆明亮的笛子,甜美深幽的簫,悠揚深厚的鐘聲。現實生活中,音樂確實可以治病,音樂可以治療神經憂鬱症及各種痛症,消化系統疾病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二戰時,一野戰醫院躺滿了傷兵,由於缺少醫藥,士兵感染死亡率很高,為改善情緒,有個醫生拿留聲機,放一些大家喜愛的音樂,傷患們聽到音樂,情緒漸漸平靜下來。後來,這位醫生發現,傷患感染率、死亡率大大下降了。研究發現,音樂能使人的肌肉放鬆,內分泌發生變化,腦垂體會分泌出一種物質內腓肽,類似於嗎啡,能增強人的免疫力。白居易在五弦琴中說:「十指無定音,顛倒宮商羽。坐客聞此聲,形神若無主。」坐客聽了音樂,心理和行為都發生了變化,以至古人認為是神的智慧在人間的展現。
音樂讓我們的心境變得美好。當我們傾聽音樂時,音樂也在解讀我們。古人非常注重音樂對人的影響,七情不能自節,待樂而節之,至性不能自和,待樂而和之。在生活中與音樂相伴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情感流動於琴弦間,忘記了自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