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佛實相-顯出生命的修行二
四、道教模仿佛教而確立的世界演化過程的幾個時期——即所謂宇宙浩劫嗎?
道教的宇宙演化為先天五炁(太)。即代表無極過渡到天地誕生前的五個階段。分別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太易是只有無垠虛無的宇宙狀態。易緯乾鑿度云「太易,未見氣也。」太初是無形無質,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狀態。列子云:「太初者,始見氣也。」太上老君開天經認為,太初是道教創世紀中的第二個年代。太始是有形無質,非感官可見,開天闢地前的原始宇宙狀態。即是易經所謂:「大明終始。」太素是原始物質的宇宙狀態。黃帝內經太素記載說明:「太素者,太始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太極是陰陽微分的宇宙狀態。易經‧繫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據佛教俱舍論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立世阿毗曇論卷九等記載,即:成、住、壞、空。係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於佛教之宇宙觀中,一個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又轉變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續、破壞,其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時期,稱為四劫。此論與前者相較,更是大相庭徑,又何來模仿呢?
五、道教模仿佛教儀節,建立起祈禱、禮拜、誦經、齋醮等一套完整的科儀嗎?
我中華自古禮儀之邦,上古之時,禮樂已經完備,道教素來敬天祀祖,沿而用之,有何不可?科者,教也;儀者,禮也。科儀是為教化於民而設。齋,說文解字說:「齋,戒潔也。」潔淨身心為用;醮,廣雅說:「醮,祭也。」祭祖祀神為用;誦經者,讀聖人之書而已,古儒者尚不缺誦經,何況道士?祈禱禮拜、尊崇先王之道也。貧道實在搞不清楚這些清清白白的國產貨,怎麼就成了模仿人家的東西了?
反過來看我國漢傳佛教的禮儀,何嘗不是我華夏古禮的翻版?殿堂格局、鐘鼓魚磬、誦經韻調、道場制度、甚至平日的吃穿行用,哪一樣不是我華夏的東西?哪有客人到了主人家裡,反而說主人拿了客人東西的道理啊!
六、道教模仿佛教而建立各種寺院及出家制度嗎?
叢林一詞,本是指茂盛之樹林,道家藉以為棲身修煉之處。叢林的功用,最早可追溯到上古隱者所居住的森林、岩洞,因上古道家煉士,大多三三兩兩,結伴而居。老子西行至函谷關,于古樓觀台設壇為尹喜真人講學,此為道家立觀之始。後來張天師張陵于青城山降魔戰鬼,始建二十四治,廣聚天下道眾。魏晉之時,靈寶派、茅山上清派盛行,各處設有道館,隋唐之時,皇家李氏尊老子為祖,各處大建老子行宮,道士棲居之地。而佛教叢林始建于唐朝馬祖,叢林制度及稱謂,除了少量印度譯詞如維那、羯磨等,又多仿自道教,如方丈、監院等,又模仿道教雲水之稱,如掛單、過齋等。其他諸如早晚上殿、齋醮法事、三元八節的慶賀等等,除了中國漢傳佛教,恐怕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佛教國家有如此制度和生活。
出家者,古之真人,厭瘓塵囂,污濁不可居,家親牽纏不得自由,是以隱遁山林,有的精思至道,如廣成子、壺丘子。有的僅僅是為了清靜自守,如伯夷、叔齊。漢代嚴遵不願與朝廷同流合污,遂隱遁山林;宰相張良尚有「願從赤松子遊」之志。魏晉之時,靈寶派、上清派宗師如葛仙翁、魏夫人,亦多捨棄俗緣,隻身隱退山林而獨修,以證道果。另一原因是,練丹時常引發爆炸,為家人及周遭鄰居安全,必須避居叢林。所以道教出家隱遁山林之聖賢,從古至今,世代不乏其人。何來道教叢林出家制度是宋元全真道祖師模仿佛教而來呢?
七、道教的五戒、八戒和十戒等都是模仿佛教嗎?
上古人心淳樸,純善無惡,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所以沒有戒律之稱。直到中古之時,大道廢棄,仁義乃興。文王劃地為牢而民不敢越,後世奸盜流行,故周公立法律以規範,所以聖人制戒,乃是為了防非止惡,引人歸善。戒律的前身是法律,法律禁止的,戒律也一定禁止。何況如道教歸根五戒:「殺、盜、淫、妄、酒是與儒禮中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所配,上合天上五星,下合地上五行,內合人身五臟」,道教的戒律完全是按照我國古代天人感應的理論所造。
有人會問:「那道教為什麼和佛教的戒律一摸一樣呢?」諸位師兄姐,莫說佛教,就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一樣有相同的戒律,各國法律中一樣有相同的規定,難道說中國的法律和印度的重合了,就證明是中國法律抄襲了印度法律嗎?這是什麼邏輯?
八、駁道教模仿佛教開光論
因為神像本是土木等五行之物所造,本無靈性,塑成之後,必須由高功法師開光啟靈,將上界大道分靈引入神像體內,方才可以感應無邊,代替大道高真享受萬世香火。自古以來,開光之法為道教所秘傳。開光所用的器物,如木梳、紅布、鏡子、毛筆、朱砂、以及銀針、五色線等法物,每一件都必須由法師念咒,於其上書寫符諱方才可以成為為神像開光的聖物。所以神像開光與煉度亡魂為重要的道教法事,不但需要書寫大量的符紮文牒,還需要大量的法器法物,更重要的,需要主法法師深厚的內煉修為才能夠為神像開光。
反觀佛教立像之本,是佛陀滅後,後人思念佛的德行,為了追思聖教,故立像而供奉,本無開光的說法,只是後來人看到道士開光拿著鏡子和毛筆,於是一些僧人們也開始裝模作樣地為佛像開光,殊不知,鏡子上要虛書開鏡符,毛筆還要念咒敕化才行,這些都是道教秘傳的內含之學。僧人不知其內秘,就用筆沾著朱砂在佛像上到處亂點,點得佛像七孔流血,這樣的開光怎能招福呢?這又讓貧道想起了在佛教寺廟裡,居然也看到和尚學道教給善信們用表筒呈疏文,疏文上不落聖號,表筒上乾乾淨淨也不寫神仙宮闕,蓋上一佛法僧寶的大印就焚化了。普通人寫信還得寫上地址、收件人姓名,這表文空白著就燒了,估計送信的功曹使者看了也頭疼。
近代遼寧大悲寺主持妙祥法師說,佛教並不存在開光一事。現在很多寺院將開光變成一種斂財的方式,這些都是違背佛法的宗旨。如此看來,有些人惡人先告狀,到底是誰在模仿誰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