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秘法二02.04.2002元始道長
七、築基之道,明辨空竅
人體穴竅是人體特殊功能的潛藏部位,亦是人體各交叉系統的康復中心。無論是求健身效果,還是開發人體潛能,都必須知道通過具體穴竅及相關修煉,才能獲得。所以練功不但要明理知法,還要明白人體穴竅。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穴竅選擇。穴竅用錯了,就達不到修煉的目的。
穴位找准了,還會出現各穴位特有的快意和感覺。傳統的內丹功,強調內丹修煉的第一要素是明辨鼎器,要求練功者弄清內煉的關鍵和竅位,並把這個做為築基之首。
以下丹田這個穴位為例,它有幾十種說法,且出於名家之列的不下幾十種,如臍中一寸二、臍中一寸三、臍中三存、臍中前三後七、臍中前七後三、臍下一寸二、臍下二寸石門、臍下二寸四分、臍下四指關元,還有會陰、湧泉、命門、兩腎之間等等。到底哪家說得對?
從下丹田竅位的用途上,可以分為健身、醫療的守竅部位以及修煉內丹的守竅部位。健身和醫療的守竅部位只是為了聚氣生能、通暢經絡、平衡陰陽,達到祛病健身的目的。如此,則不必細守丹田具體位置,運用模糊理論,更利於練功人似守非守,避免死守,易學易練。如果從修煉內丹的角度看,就必須明確丹田的具體位置,因為練內丹一定要遵循嚴格的程度,選擇最佳的路線和最易產生結丹、養胎、育嬰、出神的生命能源所在地。否則,雖具有能源,但非煉丹所需要的藥,練不出結果;或由於位偏路遠,練出特異功能,但不便於在消耗最短的路線、部位上啟動或推動,就會因消耗大而不易成功。
各有對下丹田的命名,是基本練功的實效和目的,並非定位上的差錯。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修功法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從肚臍沿任脈的一個縱長區域,守任何一個部位,均可結丹,但臍中、關元、有蹺這三個穴位氣感最強,而這三個部位又以肚臍的綜合效率為最好。
尉遲靜在丹田部位探測的實踐研究中,做了針刺丹田的實踐。針刺神厥(肚臍),可以引出循任、督脈環繞神厥、命門及向胸腹部斜行的放射狀傳感路線,而針刺氣海、關元及陰竅時,則沒有類似效應。所以下丹田定位在肚臍內,為最佳竅位。
而肚臍又分為到底是一寸二、前三後七,還是兩腎之中等說法,在實證實修的體驗中,是以脊前臍後,前三後七、兩腎中間,略下的這個體腔部位得氣最為強烈。古人稱這個部位為命門,這個命門不是命門穴。它無形、居身體之中,是全身的中點、極點、重心。這個部位,就是我們修的下丹田所在處。若找此部位,可將身體正直,全身放鬆後,用意念去體會這個一身之中點。可用舌頭在口腔內慢慢地滑動,把口腔當作腹腔,用舌頭去滑動探測,然後體會那個中點。舌頭就像滑鼠在螢幕上尋找物品一樣,找到那一點,舌頭會有感覺,就定在那兒了。
為什麼選這個做修煉入手的竅位,它有什麼好處?將在第八個問題上詳細介紹。
八、意守下丹田的奧秘
下丹田指臍後脊前,前三後七的命門處,亦稱神闕穴,是一個虛在的腔體。
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這個體腔的分層空間,左右是輸尿管;左右偏上是腎臟和腎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膽;正下方是小腸;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則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體腔的平衡位置是橫結腸,臍上一點是胰臟,左下方是降結腸,右下方是升結腸,十二指腸在此竅穴的右方縱穿而過;再往前的分層空間是動脈和靜脈的交叉處,下丹田的後分層空間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最後面的分層空間正對位是腰椎骨,下部則是骨盆。
由於它所處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意守下丹田有助於全身各部位、各層次的相互內部聯繫,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協同動作,從而大大激發了生命力。人體下腹部是太極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人體許多植物神經集中在太陽神經叢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經的活潑,腹至近腰部毛細血管也將隨之活躍,而且很快西後神經末梢中的廢物、經肝、腎、大腸排出體外,這對人體具有重要意義。又因此部位在生理上與腎、胰、肝、延髓均有植物神經聯繫,性腺還與腦垂體發生連鎖性的條件反射,活躍性腺功能。下丹田附近有腎腺、性腺等內分泌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強化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特別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強,增加人體代謝、免疫能力以及應急應變能力。
從中醫和道家的角度看,下單對人體活力的關係最為密切。下丹田是任脈、督脈、沖脈經絡行始的起點,是十二經脈之根,是呼吸之門,是三焦之源,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男子養精、女子護胎的處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強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臍(胎兒在母體中賴以吸收的根蒂),後通腎(人之精、命之本處)。意守此處,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穴皆開。呼吸往來,增強了元氣,調動了經脈,所以下丹田又被稱為中宮和神闕穴。元氣積蓄于丹田,逐漸充盈後,就會自然流向全身各個經絡,產生通經走氣的現象,氣暢血和,流注自如。
肚臍又稱命蒂,也叫神厥,是人體能量從先天轉化後天的樞紐。肚臍內含著人天相應和運化的奧秘。
下丹田是調整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中心部位,意守此處有發動內氣、貫通經脈之效,而通則不痛。
概括上述,下丹田為元氣所聚、積蓄之處,是生命活動的樞紐,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後天呼吸之氣接蓄先天元氣,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強壯下元,尤為老年人或破體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糾正上盛下虛的現象,平衡陰陽,由於強化了肝臟的功能,還可增強排毒、解毒的作用。
上次提到有疑難病的學員,可以用一個通用的方法來鍛煉,就是意守肚臍。為什麼意守肚臍能治百病,上述這些就是守肚臍能治百病的原因。自古以來守竅之法雖多,但初學者莫不以為守下丹田為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