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安土地神咒釋義

安土地神咒釋義08.24.2010 元始道長
在很久以前人們都認為「土地」是個有生命的生物,土壤是他的筋肉,岩石是他的骨骼,又因其生養萬物,於是稱其為地母,所以「地母」的觀念就發生於人類脫離狩獵進入農耕的時代,「土地神」的觀念也因此而建立起來了。
在一般民間的信仰中,神明多半會有明確的出身,但土地神的出處很多,傳說之多不勝枚舉,僅舉其中之兩例。
一說為:周朝一位官吏張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勤政愛民,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不久,由貧轉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資建廟並塑金身膜拜,取其名而尊為福德正神,故生意人常祀之,以求生意發展。
另一說為:周朝上大夫的家僕張明德(或張福德),主人赴遠地就官,留下家中幼女,張明德帶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護主,因而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蓋為忠僕之封號,上大夫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者。
明清以後民間又多以名人作為各方土地。例如:清代翰林院及吏部所祀之土地,傳為唐代大文人韓愈。杭州太學一帶,原是岳飛的故鄉,於是太學就奉岳飛為土地神。現在的土地廟中常配祀有土地婆婆,其俗約起於南宋。
土地神屬於基層的神明,專家學者有認為土地公為地方行政神,保護鄉里安寧平靜。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其屬於城隍之下,掌管鄉里死者的戶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生養萬物: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穀以養育百姓,此乃中國人所以親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太平御覽禮記外傳稱「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故建國君民,先命立社,地廣穀多,不可遍祭,故於國城之內,立壇祀之」。
管理本鄉:自東晉以後,隨著封建國家從中央到基層的官僚制度的逐漸完善,土地神也演變成為在道教神階中只能管理本鄉本土的最低級的小神。東晉的搜神記卷五稱廣陵人蔣子文因追賊而死。東吳孫權掌權後,蔣子文顯靈於道說:「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這裡所指的福爾下民,就是指的保佑本鄉本土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六畜興旺,並且為人公道。中國南方土地廟常有對聯稱:「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地府行政:漢族許多地區的習俗,每個人出生都有廟王土地,即所屬的土地廟,類似於每個人的籍貫;人去世之後,道士做超度儀式(即做道場)時,都會去其所屬土地廟作祭祀活動。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屬,到土地神廟,稟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資料,以求土地神為死者引路。
閩南、臺灣人則認為,土地神可以保佑農業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經商順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神是功能性極強的神明。一般說法土,地神為地方之守護神祇,為一鄉一裡之神。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民國(1949)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臺灣人則每個村落都有一個土地廟。
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廟大多比較簡陋。一些大廟中間也有在殿堂中設有當方土地神位者。土地神的神誕之日是二月初二。舊時,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廟燒香奉祀。現在初二、十六到土地廟燒香的依然十分普遍。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淨心淨口淨身三咒中,因為涉及黃庭經傳言是太上大道玉宸君所作,故稱靈寶天尊,安慰身形。
安土地神咒,相當於一個普告,主要是告訴所至之處的天地之間的萬靈,這裡開壇,不要驚奇或是驚慌,這裡是正規的道士開壇,請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做好自己的工作,請幫助守護一下壇庭,不要來湊熱鬧。
安土地神咒,首先是用元始安鎮,普告萬靈,為什麼這裡要寫元始,而不是靈寶或是道德?按經載:「元始天尊,是虛皇之應號也。從真起應,則曰證修,妙思幽源,乃自性獨有。洞神經曰:妙象無形,應感有體,真精之炁,化成姿容。法曰:元始天尊,元自己元神,一身之主也。」
平時常見注解中,會說這裡是要存想元始天尊,不過按陰符派的典籍來看,這裡的元始,通常配合的是元始號令來進行的,正如後面要說的淨天地神咒中,靈寶符命也是對應靈寶符一樣的道理。
普告萬靈,因道教認為萬物皆有道性,故山川社稷土地無一不有智慧,安土地雖名安土地,實是安撫萬靈,這裡的萬靈包括著山川土地各類神靈真官。
嶽瀆真官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用於告知萬靈所建壇場處的萬靈無須驚擾。岳為山嶽,瀆泛指河流,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被奉祀為穀神。
回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備守壇庭,讓萬靈皆回到正道,內外澄清是一種意象,其義指的是像一杯新沖的茶水,逐漸清的向上,濁的向下,然後清濁分明,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並守衛好壇庭。
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誦經,在內外澄清之後,萬靈各自歸位,若是有不歸位的,自然便是邪精了,所以乙太上的名義去搜捕邪精,並召令護法神王守護著此處誦經。

皈依大道元亨利貞,這句話比較有講究。元亨利貞,語出周易·乾,代表乾卦的四種基本性質。元,為大、為始,引義為善長;亨為通,引義為嘉會。利為美利,引義為義和;貞為正,引義為幹事。在人事上,元亨利貞分別代表仁、禮、義、智。周易·乾·彖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周易·乾·文言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人足從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又說:「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孔穎達疏:「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自然能以陽氣始生萬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諧,各有其利,又能使物堅固貞正得終。」
這裡的元亨利貞的元與開頭的元始安鎮是首尾呼應的,最後用元亨利貞四字結尾,代表著萬物和諧而又共存的美好境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