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樂器篇

樂器篇第十五

樂器有相,周召之治與!其有雅,太公之志乎!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訊疾蹈厲者,太公之事耶!詩亦有雅,亦正言而直歌之,無隱諷譎諫之巧也。

象武,武王初有天下,象文王武功之舞,歌維清以奏之。成童學之。大武,武伍沒,嗣王象武王之功之舞,歌武以奏之。冠者舞之。酌,周公沒,嗣王以武功之成由周公,告其成於宗廟之歌也。十三舞焉。

興己之善,觀人之志,群而思無邪,怨而止禮義。入可事親,出可事君,但言君父,舉其重者也。志至詩至,有象必可名,有名斯有體,故禮亦至焉。幽贊天地之道,非聖人而能哉!詩人謂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贊化育之一端也。

禮矯實求稱,或文或質,居物之後而不可常也。他人才未美,故宜飾之以文,莊姜才甚美,故宜素以為絢。

下文繪事後素,素謂其材,字雖同而義施各異。故菽色之工,材黃白者必繪以青赤,材赤黑必絢以粉素。

陟降庭止,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在帝左右,所謂欲及時者與!江沱之媵以類行而欲喪朋,故無怨;嫡以類行而不能喪其朋,故不以媵備數,卒能自悔,得安貞之吉,乃終有慶而其嘯也歌。

采枲耳,議酒食,女子所以奉賓祭、厚君親者足矣,又思酌使臣之勞,推及求賢審官,王季、文王之心,豈是過歟!

甘棠初能使民不忍去,中能使民不忍傷,卒能使民知心敬而不瀆之以拜,非善教寖明,能取是於民哉?振振,勸使勉也;歸哉歸哉,序其情也。

卷耳,念臣下小勞則思小飲之,大勞則思大飲之,甚則知其怨苦噓欺。婦人能此,則險詖私謁害政之心知其無也。 綢直如髮,貧者紒縱無餘,順其髮而直韜之爾。

蓼蕭、裳華有譽處兮,皆謂君接己溫厚,則下情得伸,讒毀不入,而美名可存也。

商頌顧予烝嘗,腸孫之將,言祖考來顧,以助湯孫也。

鄂不靴靴,兄弟之見不致文於初,本諸誠也。

采苓之詩,舍旃則無然,為言則求所得,所諅必有所試,厚之至也。簡,略也,無所難也,甚則不恭焉。賢者仕祿,非迫於飢寒,不恭莫甚焉。簡兮簡兮,雖刺時君不用,然為士者不能無太簡之譏,故詩人陳其容色之盛,善御之強,與夫君子由房由敖,不語其材武者異矣。

破我斧,缺我斨,言四國首亂,烏能有為,徒破缺我斧斨而已,周公征而安之,愛人之至也。

伐柯,言正當加禮於周公,取人以身也,其終見書予小子其新逆。九罭,言王見周公當大其禮命,則大人可致也。

狼跋,美周公不失其聖,卒能感人心於和平也。

甫田歲取十千,一成之田九萬畝,公取十千畝,九一之法也。后稷之生當在堯舜之中年,而詩云上帝不寧,疑在堯時高辛子孫為二王後,而詩人稱帝爾。唐棣枝類棘枝,隨節屈曲,則其華一偏一反,左右相矯,因得全體均正。偏喻管蔡失道,反喻周公誅殛,言我豈不思兄弟之愛以權宜合,義主在遠者爾。唐棣本文王之詩,此一章周公制作,序己情而加之,仲尼以不必常存而去之。

日出而陰升自西,日迎而會之,雨之候也,喻婚姻之得禮者也;日西矣而陰生於東,喻婚姻之失道者也。

鶴鳴而子和,言出之善者與!鶴鳴魚潛,畏聲聞之不臧者與!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晨風雖摯擊之鳥,猶時得退而依深林而止也。

漸漸之石言有豕白躑,烝涉波矣,豕之負塗曳泥,其常性也;今豕足皆白,眾與涉波而去,水患之多為可知也。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猶王天下有三重焉:言也,動也,行也。耇造德降,則民諴和而鳳可致,故嗚鳥聞,所以為和氣之應也。

九疇次敘:民資以生莫先天材,故首曰五行;君天下必先正己,故次五事;己正然後邦得而治,故次八政;政不時舉必昏,故次五紀;五紀明然後時措得中,故次建皇極;求大中不可不知權,故次三德;權必有疑,故次稽疑;可徵然後疑決,故次庶徵;福極徵然後可不勞而治,故九以嚮勸終焉。五偽數中,故皇極處之;權過中而合義者也,故三德處六。

親親尊尊,又曰親親尊賢,義雖各施,然而親均則尊其尊,尊均則親其親偽可矣。若親均尊均,則齒不可以不先,此施於有親者不疑。若尊賢之等,則於親尊之殺必有權而後行。念親賈為堯舜之道,然則親之賢者先得之於竦之賢者為必然。克明俊德於九族而九族睦,章俊德於百姓而萬邦協,黎民雍,皋陶亦以惇敘九族、庶明勵翼為邇可遠之道,則九族勉敬之人固先明之,然後遠者可次敘而及。大學謂克明俊德為自明其德,不若孔氏之注愈。

義民,安分之良民而已;俊民,俊德之民也。官能則準牧無義民,治昏則俊民用微。

五言,樂語歌詠五德之言也。

卜不習吉,言下官將占,先決問人心,有疑乃卜,無疑則否。朕志無疑,人謀僉同,故無所用卜:鬼神必依,龜筮必從,故不必卜筮,玩習其吉以瀆神也。衍忒未分,有悔吝之防,此卜筮之所由作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