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

華胥

華胥06.24.2024元始道長

華胥,也稱華胥氏,故里在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 。她頗具神話色彩,蛇身人首,有聖德。

一、氏族考證,生地考證

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女首領,她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被中華民族尊奉為始祖母。

古今史學家對華胥的研究,一直未中斷過。改革開放後,隨著挖掘歷史文化、發展旅遊事業熱潮的興起,古史傳說時代的人物備受重視,華胥也是其中之一。一般認為她是新石器時代(百萬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氏族延續時間很長,一直到仰紹文化前(約八千年前)

華胥的生地考主要有生於華胥國之說、生於雷澤之說、生於九河之說、生於華胥之洲說等。文史專家大大多贊同華胥的故里在今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並安葬於此之說,因為這裡在文獻中的記載詳細而可靠。

晉代王嘉拾遺記云:庖犧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清吳乘權綱鑒易知錄云:太昊之母居於華胥之渚(今陝西藍田),生帝於成紀(今甘肅秦安縣)

而古華胥國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約廿公里的藍田縣華胥鎮。

陝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氏、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故祀於故里。

藍田縣誌記載:藍田縣內有華胥陵,是稱三皇故居。陵在今華胥鎮北的孟岩村。在緊靠村子西邊也是華胥溝,而越過華胥溝就是宋家村(舊稱宋家圪撈),與華胥渚(華胥與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當地流傳著一種傳說,此地即華胥懷孕後棲息之地

在宋家村南原有一座古廟名為三皇廟,曾經有石碑刻文:古華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樣。與宋書符瑞志的記載相近。

「今華胥鎮紅河下游有媧氏村。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個名為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是古時祭祀儀仗隊成員的後代。華胥鎮保留有一塊關於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遊的字樣。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認為:大量的史載、遺物,可資佐證:三皇時代的部落中心即華胥國。華胥的姓氏為風,是現西安市藍田人。她處在八千三百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媧和伏羲的生母,又是華胥國末期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是華夏民族在上古時代,與天地八荒進行抗爭和孕育文明的領軍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