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經四十九章第二十六篇 極數03.17.2012元始道長
極數經指的是玄極變化之理。
無極之數,六玄之期極,故不可識。三玄之通,自可識之。論已研極數,思明萬世通。
點之極,線也;線之極,天也;天之極,戾也;戾之極,魔也;魔之極,化也;化之極,通也;通之極,神也;神之極,無極也。
有獵山,山有物。生之環,萬物興。有欲事者,奔而追之,餘一口而食未畢,存也。眾觀之,雪來矣。爭相而逐,存關持雪,有者比也,多者富矣。眾皆羨之,物以換之,爭而相也。物而無母之根也,仲春無食,眾皆戰,兵起也。緣何?魔尚可明否?非也!
為含而儲惹眾之魔,眾戾之出,爭而逐,山之極變也。變而戰也,戰而滅也。物有定,始昌也,故謂極數之理哉!
有一口,火之複一掌,焉何極?
第二十六篇 極數
原文
無極之數,六玄之期極,故不可識。
釋譯
無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六玄之內能理解的,所以沒必要去想。那裡代表著思想之外,既然是思想之外,又為何要想。如果人能想到,那還是在六玄之內。
原文
三玄之通,自可識之。論已研極數,思明萬世通。
釋譯
三玄之內是物質世界,自然容易看破。如果明白三玄之理,理解萬事就不難。
原文
點之極,線也;線之極,天也;天之極,戾也;戾之極,魔也;魔之極,化也;化之極,通也;通之極,神也;神之極,無極也。
釋譯
一玄的盡頭是線,二玄盡頭是天。三玄的極數是什麼呢?是產生這個世界的根本,戾氣;戾氣的根本是魔性;魔性發展到最後是變化;變化是為了通透;通透到最後是神性;神性精神發展到最後是無極;無極會產生有極世界。
玄女的這段話,是告訴人類萬物變化的道理在哪裡。
假若有個兒子很貪玩,控制不了自己。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因為貪玩而翹課,成績變差了。您教育他之後,兒子深刻反省,奮發圖強,最終成材。看似簡單,實際上就是點之極,線也;線之極,天也;天之極,戾也;戾之極,魔也;魔之極,化也;化之極,通也;通之極,神也;神之極,無極也。成材又如何,成材了依然是您兒子,又回到開始(點)。
原文
有獵山,山有物。生之環,萬物興。有欲事者,奔而追之,餘一口而食未畢,存也。眾觀之,雪來矣。爭相而逐,存關持雪,有者比也,多者富矣。
釋譯
有座山,物產豐富,生態平衡,興旺發達。有個人獵得較大的獵物,吃了很久沒吃完,就保存起來,大家覺得這個方法不錯。馬上要下雪了,為了防止冬天挨餓,大家都上山獵殺動物,以多為榮,獵取多的就成了富人。
原文
眾皆羨之,物以換之,爭而相也。物而無母之根也。仲春無食,眾皆戰,兵起也。
釋譯
大家都很羡慕家有餘糧的,就爭相拿其他東西來交換,一時間亂成一團。山的生態平衡被打破了。春天來了,原本生機勃勃的大山死氣沉沉,動物死絕了,人們的食物來源斷了。有饑餓就有爭鬥,戰爭就是這樣起源的。
原文
緣何?魔尚可明否?非也!為含而儲惹眾之魔,眾戾之出。爭而逐,山之極變也。變而戰也,戰而滅也。
釋譯
為什麼會這樣,僅僅是因為魔性嗎?不是。大家都為吃不完而儲備餘糧,開始攀比,戾氣就出來了。爭相逐鹿,引發自然變化,進而引發人的變化。極數一變,戰爭四起,各個小世界就不存在了。
原文
物有定,始昌也,故謂極數之理哉!有一口,火之複一掌,焉何極?
釋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