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論第八篇樞翼01.29.2012元始道長
雖知誦讀其文,仍須辯識真偽。所以者何?聲色昏心,邪佞惑耳,人我成性,自是病深,心與道隔,理難曉悟。
若有心歸至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終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曰無欲,三曰靜心。
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者,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經云:「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
解釋
雖然知道要去背誦閱讀道教經文,但仍然需要注意辨別真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犬馬聲色搞亂人的思想,邪妄之事迷惑人的耳朵,人們對於犬馬聲色、邪妄之事都習以為常,各種毛病自然是非常嚴重,這就使人們的思想遠離大道,因此很難懂得大道。
如果有心皈依至高無上的大道,願意樹立堅定的信仰,就應該首先接受三條戒律,依照戒律修行,如果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就能獲得大道。這三條戒律是:
第一,逐漸減少與世俗社會的聯繫;
第二,不能要有世俗欲望;
第三,保持虛靜的心境。
能夠嚴格遵守這三條戒律而不懈怠的人,即使無心求道,那麼大道也將自然降臨。道經上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心境虛靜、清靜無為,即使他不想去獲取大道,大道也會自己歸依與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