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道教步虛儀解析

道教步虛儀解析10.17.2007元始道長

步虛,亦稱步虛韻,一是指道士誦經時詠吟的韻調,其聲韻優雅縹緲,猶步雲端;二是指齋醮科儀中的一個環節,高功法師發符上表迎神召將時配以罡步誦詠韻文,其唱詞被稱為步虛詞,內容多是對神明的讚頌和祈禱

關於步虛之義,書中記載:「太極真人傳左先翁,其章皆高仙上聖朝玄都玉京,飛巡虛空所奉詠,故曰步虛。」

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對步虛的描述最為詳備,其中有:「諸天聖帝王、高仙真人無殃數種,一日三朝其上,燒自然旗檀反生靈香,飛仙散花,旋繞七寶玄台三周匝,誦詠空洞歌章。」

描寫的就是諸天聖眾朝宴玉京的場景,其誦詠的空洞歌章,即是步虛詞。

後來道教的齋醮科儀中,將天界諸真修齋時巡繞高座吟詠步虛的情景,發展成相同的儀式環節,一面步行環繞象徵仙境太上七寶之台的香爐,一面誦詠步虛詞,注念玄真,存見太上。

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中收有洞玄步虛吟十首,應是科儀中最早使用的步虛詞。另外,宋徽宗也曾御制步虛詞十首,有些一直在道門中沿用,其中第一首便是道教在法事中常常聽到的太極贊:

太極分高厚,輕清上屬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行溢三千數,時丁四萬年。丹台開寶笈,金口為流傳

這首步虛詞敘述一個凡人經過修行積功累德,有朝一日功成果滿位列仙班,聆聽天尊教誨的過程。

太極分高厚,輕清上屬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頭兩句闡述天地形成的過程,太極始判,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凡人如果能遵循天地大道的法則去修行,則也有成仙的可能。

行溢三千數,時丁四萬年。丹台開寶笈,金口為流傳。

修行做滿三千善功,到了四萬年一度的傳經年限時,即可得到仙真的傳授,最後到達天宮,由天尊打開寶笈,以其金口揭示天書的奧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