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玄女經第二十三篇 起未 注譯

玄女經四十九章第二十三篇 起未

物之始也,物終也。時之動也。靜極而出,動極而復。

朽者,定之期也。生者死之歸也,吾動時動,謂之道;時動吾依,謂之長生;時動吾緩,謂之老也;時動吾越,謂之少也。眾矢之滅,無之滅也。

歲暮爾遂,歲遂而生。陰陽而依,道理之循。歲之稱,太極之輪也,滅之升,無極之通也。時之空也,恒也。總哉之眼,物之極也。

無有之行,浮萍於世,穿梭之也。物之極也,通之明?神之界也。人生人滅,物之換也。極而消也,概有理也。

通元之力,始於交也。戾之根也,神之棄也。有戾之根,有亡之因也。星起緣落,緣落星起,生生滅而不息。

第二十三篇  起未

原文

物之始也,物終也,時之動也。靜極而出,動極而復。

釋譯

事物的開始其實就是終了,這些是時間運動造成的。如果時間不運動,就沒有開始與結束。靜到極致就會動,動到極致就靜了,反覆不停。

靜止代表不會變化,動就代表有結果。這些只是表面意思,深層意思涉及物理與天文。

要知道,空間受時間線的拉動,產生過去、未來。如果時間不動,那空間也不動。

今天,科學家們發現,構成最小分子的並不是物質,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再放大看,是跳動的弦,並且是多維的。科學家希望借一個理論,來解釋所有物質與能源的本質與交互關係,並把宇宙劃分出十一維,M理論。

M理論能解釋宇宙形成嗎?他們就說,宇宙大爆炸是由兩個平行宇宙相互撞擊產生的。有無數個宇宙在重疊著,過去一秒、兩秒、未來…,然後他們假設如果人在過去四十年的宇宙裡殺了人的外祖母,那人還存在嗎?他們認爲存在,這就形成矛盾。這就是外祖母悖論

玄女認爲,宇宙大爆炸(太一點)是過去和未來衝撞產生的。宇宙的時間、空間已經衝撞無數次。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已經存在無數次。當發展到極點,就又回到過去,再次衝撞,周而復始。

在無極世界(神界),是沒有時間的。因爲沒有時間,所以沒有過去、未來。如果沒有過去、未來,那麼看這個世界就十分容易,這是玄次的原理

而科學家所說的弦,就是宇宙的原動力。弦從何而來?有科學家說從上帝那來,又把問題再次還給上帝。哲學的初始是神學,科學的初始是哲學。科學的終了是神學,所以牛頓最後信了神,因爲他窮其一生也得不到答案。愛因斯坦曾想找到最簡單的理論來證實這個世界的物質,列出一個個的公式,然而愛因斯坦只證明時間與空間是人類的錯覺。

玄女經認爲宇宙的元神支持著這個世界,是帶動時間的力量。而元神從何而來?元神是從過去、未來衝擊中來的。在沒有時間空間時,也沒有元神(指這個世界的元神)。也就是說,在宇宙演化中,成就很多神。神在數個宇宙中存在過,但他們是不屬於時間空間的。這就是太一理論的核心

原文

朽者,定之期也。生者,死之歸也。吾動時動,謂之道;時動吾依,謂之長生;時動吾緩,謂之老也;時動吾越,謂之少也。衆矢之滅,無之滅也。

釋譯

生老病死,都是定數。一旦開始,最終結局都是死亡。如果能讓時間跟著人走,那是修行悟到的天道。如果人與時間平行地走,人就永遠不會老,但也會永遠定格,就不會有行動力。如果人比時間慢,就會提前老去。如果比時間快,則會提前看到未來。

科學家說光速是三十萬公里/秒,也就是說,人如果能到達這個速度,所有行爲都會停止。如果達到29.99999999999萬公里/秒的速度,肉體就會長生不老。當然,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達到光速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長生不老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元神升華在這個時空之外,達到神的境界,才是修爲的最終出路。科幻片中的超光速永遠不可能實現,因爲四玄世界高於三玄,人最多只能做到無限接近,但永遠不可能超過光速。因爲時間控制著人,所以肉體的長生不老永遠只是個夢想。

原文

歲暮爾遂,歲遂而生。陰陽而依,道理之循。

釋譯

遂:亡也

歲月有終了的時候,死亡之後又是新生。死與生是對立的,陰陽相依而存。這是世界存在的道理。

原文

歲之稱,太極之輪也,滅之升,無極之通也。時之空也,恆也。總哉之眼,物之極也。

釋譯

歲月如同測量工具,在太極世界中,生的多,死的就要少,死的多,生的就要少。時間是條準線,是用來核定人生的。人眼睛能看到的這個世界,只不過是物質世界的極限罷了。意思是人類看不到無極世界。

當代科學家證明宇宙有九百億光年那麼大。再往前看,是大爆炸的樣子。那再往前還有沒有呢?當然有。但是人在時光中、空間中,只能看到有極的東西。無極世界沒有時光與空間,所以人看不到。人類永遠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因爲當人看到時,已經是過去的東西。人看到一百五十億光年,實際上那是宇宙一百五十億年前的光了。

原文

無有之行,浮萍於世,穿梭之也。

釋譯

無極世界穿梭交織在有極世界中。人看不到它,但它卻是存在的。

這個可以用現代的多維空間來解釋。當代科學家猜想這個時空是十一維,其實並不是這樣。這個時空是四維的,其他維屬於另一個世界。

原文

物之極也,通之明?神之界也。

釋譯

當物質發展到極致時,突破物質世界會看到什麼,是天堂還是地府?其實都不是。是境界,神的境界,玄女把這個境界定義爲無極。

原文

人生人滅,物之換也。極而消也,概有理也。

釋譯

人類的出生死亡,不過是物質間的轉化過程。在轉化中,都有一定規律可循。

無極世界和人的這個世界交錯,但不依賴於這個世界,那人的這個世界卻要依賴無極世界。人生人死是玄次間的轉換,在轉換過程中的元神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鬼,實際上在另一個玄次,玄女將元神歸於六次玄

原文

通元之力,始於交也。戾之根也,神之棄也。

釋譯

世界的原動力就在於無極與有極的互相運動。戾氣之根存在於這個世界中,它是神界修爲中捨棄的一部分;善心、善意也存在這個世界中。戾氣和善意相互影響,構成這個世界的萬物變化。

原文

有戾之根,有亡之因也。

釋譯

因爲戾這個東西,人人都會死去,死又復生。同樣,在無極世界,包含著無數個像人的這樣的世界,無數個有魔性存在的宇宙。它們都如人一樣,周而復始輪轉著,死死生生。

就如圖中的點一樣,一個點就是一個宇宙。

原文

星起緣落,緣落星起,生生滅而不息也。

釋譯

世界死亡的時候又會回到出生的時候。按玄女的觀點,宇宙大爆炸前就是宇宙最後滅亡的時間。也就是說,人都會存在無數次。在宇宙之外就是高不可攀的無極世界,它與這個世界交融,互相給予能量支持。

科學界一直想解決三大懸念:

一、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二、宇宙之外是什麼?

三、人死了,人還存不存在?

這三個問題在三玄內永遠無法解決,因爲這些不是物質世界可以回答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