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玄女經第十二篇 無行 注譯

玄女經四十九章第十二篇  無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無行者,無相無邊無盡。塵如煙雲,正世可觀也。塵如幻覺,負世可查也。然空明之境非凡念能可知也。若水之道可識萬物之變,若一之道方明負世之觀,君不識嗣,受有之興勳也。

人識理而明理故為聖,人識一而無一可為神。纖塵不染,萬物不沾。修短合度,靈通通浮。無正無反,天極而相,然也。受語之言,難也。

無行,無吾,無天地,無相,無爭,識萬相也往者,存也,現者濟也,未來在也。三原之世,持而理之不為為嗣所知也。立原極相,誠可明心也。立本之世,未可浮,知其益,進退之原。時者,空機也。機者,三分。現者環生,固言定其機,未能動矣。

第十二篇  無行

原文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無行者,無相無邊無盡。

釋譯

天地由金木水火土構成。無行,是指沒有五行的境界。零與無邊無際是對等的。

 

原文

塵如煙雲,正世可觀也。塵如幻覺,負世可查也。然空明之境非凡念能可知也。

釋譯

我們能看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正世界裡的東西,是可視的。看不到負世界的東西,因為是不可視的。當代科學稱之為多維度。兒子有難,母親會有感覺,這屬於負世界,科學無法解釋。然而想要真正瞭解這個境界,得進入空靈之境才能知道、觀察。

 

原文

若水之道可識萬物之變,若一之道方明負世之觀,君不識嗣,受有之興勳也。

釋譯

就像看水的流勢就可以知道周邊地貌、植物的變化一樣。懂得知識,根據道理也可以推斷、明白負世界的事。但這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守一、明白的道理。只有一的境界才可以突破靈氣之界,開啟負世界之門。

 

原文

人識理而明理故為聖,人識一而無一可為神。

釋譯

明白道理的就是聖人。如果明白一之理又可以無視之理,就是神之境界。同樣道理,成天說自己很好的人肯定不是好人,整天說自己是神仙的多半是神經病。

 

原文

纖塵不染,萬物不沾。修短合度,靈通通浮。

釋譯

只要不受萬物侵染,凡事有度,自會有靈感。自己學東西,跟老師學,跟朋友學,有對也有錯。書上寫的東西也有錯,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稱之為知識,卻不知道真正的知識是什麼。

 

原文

無正無反,天極而相,然也。受語之言,難也。

釋譯

沒有對錯,沒有相。就對了。如果一味爭對錯,本身就是錯誤。

 

原文

無行,無吾,無天地,無相,無爭,識萬相也。

釋譯

無我無行才可以無相無爭,所以能知道天地萬物的變化與自身的變化。

 

原文

往者,存也,現者,濟也,未來,在也。三原之世,持而理之不為為嗣所知也。立原極相,誠可明心也。立本之世,未可浮,知其益,進退之原。時者,空機也。機者,三分。現者環生,固言定其機,未能動矣。

釋譯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現在,過去的我們生活在過去,未來的我們生活在未來。而過去、未來與現在是同一個世界,只是存在於不同的時間段。我們能知道過去、現在,卻不能知道未來。未來其實也是一個現實的存在,是未來世界固定發生的事。定數,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因為受時間控制,我們看不到,它對於我們來說還沒發生。

過去和未來都是無法改變的,如果過去和未來真的能人為的改變,那我們的世界將不會存在。若干個過去在時間軌道中輪轉,所以未來無限,宇宙才能無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