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壇圓滿天仙大戒略說 02.14.2012元始道長
道言:夫!洞玄經者,蓋天地之源,道德之宗,上聖所尊貴,鬼神所畏服,其高則出九天之上,其深則通九地之下,千變萬化,道盡於此。若復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心無懈怠,即得生無量智慧,增無量善因,滅無量業障,消無量煩惱,
延無量壽算,長無量福田,世世歡榮,生生快樂,恒須恭敬抄寫流傳,利益眾生,是為無量真人,聞說信受奉行,太上十二品**勸戒經云:受真戒者,使戒根牢固,如玄都山,戒相端嚴,如玉京殿,戒德光明,如琉離珠。洞玄靈寶千真科戒云,靜思入定,降伏外魔,名為鏡戒。又云棄色斷情,常齋持戒。
靈寶元陽妙經云,有持清淨法戒者,則得真道。玉皇本行集經云,奉戒專一,冥心大道,清齋宏誓千萬劫中。又云,但能清淨持戒專一,並能修齋,護持淨戒者,是人功德,坦然無礙,自在逍遙,號人中聖,德慧常新。
碧玉真宮大戒規云,一戒曰不殺微命,二戒曰不起淫意,三戒曰不生諍念,四戒曰不盜一芥,五戒曰不欺一愚,六戒曰敦行盡力,七戒曰語言無妄,八戒曰千魔不轉,九戒曰宏發願力,十戒曰事聖不倦。又曰,上乘惟一道,捨此難成覺,七百二十門要戒律。
訣文經云,志學之士,急務修齋,齋以齋心守戒為主,外來曰動,內住曰寂,來不驚寂,去不勞動,動而不勞,不離寂也。寂而不驚,不疑動也,寂照明徹,故無驚疑,無驚疑者,常樂常住,住無所住,為而無為,為道之最。又曰,變化無窮,由悟守一,守一須資,唯戒為急,持之不虧,邪不得入,自然混和,與道同真,由戒入道,故謂之門。
太微靈書紫文仙真忌記上經云,人雖有仙相,宜切戒者有數條,而其中犯而必敗者曰淫,魂液外漏,精光枯竭,神焦魄散,曰酒魂;忘本室,魄遊怨宅,曰勿食肉;食則神不守真,魄生邪勃,曰勿殺生;以罪求仙,仙不可得。
靈寶大乘妙法蓮華真經內云,學道之本,當戒七傷,而尤要者有四,一則帶真行偽,淫色喪神,魂液洩漏,魂精光枯乾,
一則飲酒,一則損氣喪靈,一則啖肉,臰氣充於臟腑。又云,學道者,要在行合冥科,然後始涉大道之境。
孚佑帝君十戒功過格,一曰戒殺,二曰戒盜,三曰戒淫,四曰戒惡口,五曰戒兩舌,六曰戒綺語,七曰戒妄,八曰戒貪,
九曰戒瞋,十曰戒癡。以上數條,粗說戒相,若詳言之,三洞真文內,天仙大戒,窮劫說之亦不能盡。
今即玉光普照天尊,碧玉真宮大戒,問於汝等,諸法子,聽受戒規,端在立志,志在精勤,一真不懈,志在堅確,萬有難惑。
上帝云,受戒者,不殺微命,是教爾等發慈憫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慈憫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慈憫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起淫意,是教爾等發潔白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潔白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潔白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生諍念,是教爾等發忍辱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忍辱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忍辱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盜一芥,是教爾等發明淨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明淨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明淨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不欺一愚,是教爾等發真實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真實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真實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敦行盡力,是教爾等發報本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報本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報本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語言無妄,是教爾等發誠一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誠一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誠一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千魔不轉,是教爾等發堅固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堅固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堅固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上帝云,受戒者,宏發願力,是教爾等發廣大心,千戒萬戒,無非圓滿這個廣大心,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須要自今以始,迄無量劫世界,有盡我此廣大心,量無盡此無量心,能持否?眾白,盡形壽命,常持此心,依教奉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