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傳五篇靈文09.29.2010元始道長
學道之人若不明曉陰陽交感、性命和合之妙,則不得神功。
五篇靈文是最上一乘妙訣之內容,正是道宗靈元金丹功的契合和佐證,其部分原文:「夫!最上者,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妙用,無為為丹基,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以自然造化為真種子,以勿忘勿助為火侯,洗心滌慮為沐浴,存神定息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先天之中為玄關,明心為應驗,見性為凝結,三元混合為聖胎,打成一片為丹成,身外有身為脫胎,打破虛空為了當。」此最上一乘之妙道,萬教同源之心法,上士行之不怠,直超聖域,頓悟圓通,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逍遙極樂,永劫不壞,即大羅金仙之位也。至道原來不易傳,窮微究理了塵緣,山頭水降黃芽長,地下雷升白雪填,慧月涓涓澄碧沼,玄風田田捲青煙,木性金情相交合,便是虛無太極圈。
以天心為主,以元神為用,以三寶為基,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也,始得天人感通,先天之炁自然歸之。然人之一身,四大上下,皆屬後天,唯有先天一點至陽之炁,混於杳冥不測之內,至虛至靈,難求難見。
雖然外來,實由內孕,先天若無後天,何以招攝,後天不得先天,豈能變通;此乃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無因有激之而成象,有因無感之而通靈,先後二天之炁如谷之應聲。
神仙妙用,只是採取先天真陽之炁,以為金丹之母點化己身陰氣,以變純陽之體。卻從煉己純熟,方得先天造化,玄珠成象,太乙含真,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此皆自然而然,不假一毫作為…
清虛道人曰:斯文乃金丹至寶,非其人而不可傳也,若上根大器大德之子,得遇此書,乃修仙之正路耳。
此文及功法,正是對最上一乘之法的闡述和剖露,細閱可見。
王重陽注五篇靈文曰:「仙有五等,鬼仙不足取,人仙不必論…天仙列於神仙之上。學道之士,勿為中下之徒,當學最上一乘之真法,無上至極之妙道。」
此文,引先真之言: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舟最的端。強調三元合煉,乃是最上乘之真法。五篇靈文最上一乘妙訣曰:「至道原來不易傳,窮微究理了塵緣…便是虛無太極圈。」此節靈文總括最上乘丹法之要旨。解明者方可修道,迷之者總為虛言。文中之窮微究理之句,就是至道天機。微者,微妙也;理者,至道機理也。古聖高真千古隱秘之道,隱就隱在三才至極之道中,秘就秘在三靈合運的微妙神機中。
學道之人若不明曉陰陽交感、性命和合之妙,不得縮地開天之神功,則無以得至山頭水降黃芽長、地下雷升白雪填之真境,若不解悟玄門道竅無字天書之真秘,不得開玄立極之神功,則無以得見月印晴空、靈風回婉捲玄雲之妙境。
混沌一物在先天,出在不有不無間。綿綿密密如纏絲,無形無相無可言。就是以功中的真實境況,解述先真窮微究理之言的妙意。三般靈物爭道場,來去去來分辯邪正,只有得之者才有資格說話。是以「太上之道,自周初行世,其道一傳王君王方平,復傳金母,西出函谷關,崑崙路上再傳尹喜。道脈始分三,脈雖分三,其道則一,唯三系別得外丹,治法不同:王君一系承其火龍龍虎大丹,金母承其九轉神丹(金丹),尹喜承其九丹金液。王君一系傳至葛玄時,已三次絕系,老君三遣仙官降世以續道脈,至旌陽許遜後道脈又絕,老君令葛玄再次降世,葛玄傳內外丹法於鄭君鄭思遠,鄭君復傳玄之孫葛洪…。金母一系傳白雲,白雲傳少陽王玄甫,少陽傳正陽,正陽傳純陽,純陽傳劉海蟾,海蟾傳希夷陳摶,三系至希夷時會合於一,希夷傳火龍。
「不記年。夜半雷聲聽不斷,耳邊仙子長弄弦。若到三家相見時,霧散炁朗現青天。時來自有風雲會,天心見處號金丹。」正是對最上一乘妙訣中「山頭水降黃芽長,地下雷升白雪填,慧月涓涓澄碧沼,玄風田田卷青煙。」一節靈文的奇通妙契妙合。一顆靈珠生九彩,中空一竅產胎仙。功行九九道果滿,嬰兒頭上戴光環。一到虛空粉碎日,大羅天上是家園。則是對最高境界古今稀有的剖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