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太元功

太元功10.23.2013元始道長

太元功是以鍛煉筋骨、疏通經絡、活躍氣血、聚精全神、收發外氣為主。

1.預備功,升清降濁定身心

雙足開立,與肩同寬,略呈後八字,雙膝微曲,兩手自然下垂體側,要求頭頂百會穴(在兩耳往上聯線之中點)與會陰穴(前後陰之間凹陷處)和腳後跟中間聯線之中點,上中下三點成一垂直線,以自然舒適為宜。口微閉,舌頭自然頂於上齶,用鼻自然呼吸,目視地面三米遠處一點,待心情平靜下來後,意念由頭部開始往下放鬆全身,直至腳底湧泉穴(在前腳掌三分之一處中間)

待身體鬆靜後,雙手自然抬起,手心朝上,由小腹經胸前緩慢托起至頭部上方,有如托著一物,繼之翻掌朝下照住百會穴、待頭部出現微暈感後,意念由百會穴灌人,透過身經湧泉穴入地三尺排除病濁上氣,同時雙手經面胸腹下降,落於身體兩側。接做一卜勢。

2.力推兩山雙溝通

雙手掌心朝上由身體兩側慢慢托起至胸齊,雙掌心朝胸部往裡畫弧定於胸前,曲肘,手心朝前,指尖向上。此時意念雙手內勞宮慢慢向前推出至不能再推時,肘微曲,意念勞宮穴,收回雙掌至胸前,再向前推出,如此九次。

3.日月相交煉真精

按上式手掌推出後不動,故平手掌,掌心朝下分兩臂寬於肩,轉掌心朝裡相對曲肘,意念勞宮穴向裡合掌至相距十釐米後,兩掌用意向外撐開寬於肩,再向內擠合,如此九次。

4.雙手托起星辰月

按上式雙掌合住後,翻轉手掌心朝上,意念有如托起一物緩慢上行於頭部上方,接著向外轉掌,指尖向後,接做下式,唯有此式只做一次。

5.一顆丹環宇宙行

接上式意念把手中之物向空中無限遠處拋出,同時腳後跟抬起,在意念把丹環由無限遠處收入勞宮穴內,同時腳後跟著地,曲肘,但腳跟要離地,如此可做三次或九次。

6.坎離相交湧如浪

接上式收回丹環入勞宮穴後,待於心感覺有物後雙掌朝前下方落去同肩平齊,於心朝下,接著兩臂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掌心朝下,意念丹環落於左掌心勞宮穴經由手臂過後背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行於右臂至右手心勞宮穴,同時身體向右傾,左腳跟部向右傾,右腿成右弓步,再向左運行,唯姿勢相反,如此左右各做九次。

7.乾坤扭轉陰陽平

接上式,身體轉正,翻轉左手心朝上,此時意念在左手勞宮穴,收於胸部左前方略低於肩,同時右手也由右側收回,手掌心朝下落於左手掌下方與肘平齊,上下兩掌外勞宮穴相對。接著以腰為軸帶動全身向右扭轉,面向右側,成右乾坤式。再翻轉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相互交替位置,此時意念把丹環由左手心交與右手心而後互換位置,再向左扭轉,成左乾坤勢,如此左右各轉九次。

8.混元一體身中定

接上節左式,翻左手掌心朝上,再翻右手掌心朝下,意念丹環連於兩手掌心。接著以腰為軸轉正身體,兩手掌心朝裡相抱於小腹前方,指尖朝前,隨後兩手分開,手心朝下,移至腰際兩側手心向後,指尖朝下(手心方向相反)。此時意念將丹環拉開圍住身體,再轉手心朝前,向前面弧至胸口前方一尺遠處曲肘,指尖相對,掌心朝下,身體向前微傾,以腰為軸向右旋轉,至背後時背要微微後仰,繼續轉動身體歸至正位,繼續旋轉共九周,再向相反左方旋轉九周歸至正位。在轉圈時意念要透過臂內經後背大椎穴,透過指尖相交換、旋轉、內外混元一體。

9.陰平陽秘守丹中

接上式,意念將身體周圍之氣聚於雙手勞宮穴,翻轉掌心向裡,把聚於掌心之氣向小腹內壓進去,意念與動作同步進行,接著再向外開,如此做九次。之後雙手停於小腹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抱住丹田,一念歸中,意守丹田(在臍下三過氣海穴後三寸深處),至身體適宜為度。

10.退火收功

至不想做時,可將雙手抬起相互搓擦至熱,復平面部,兩手中指上一F磨擦鼻根處,爾後擦臉,經額前髮際處向後擦至脖根處從肩頭下至前胸,深呼吸一口,雙手繼續下行落至身體兩側,之後睜眼,攪舌左右各轉三十六周,把口中津液分三口以意送入丹田部位。接著活動各處關節,收息一會收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