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01.23.2007元始道長

1.湧泉: 湧,湧出,上湧。泉,水從窟穴而出。言經氣如泉水之上湧,功能通調水道也。穴居足底,經氣自下而上,正湧泉之象也。

2.然谷: 然,指然骨。然骨,古解剖名。谷,山窪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大會亦稱為谷。穴在然骨下方有如山谷之凹陷處。

3.太溪:太,高大與尊貴之意。溪,是山窪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小會。穴在內踝與跟腱間形如溪谷之處,乃人身孔穴中之尊貴者也。

4.大鐘:大,小之對,又同太。鐘,同踵。指穴為經氣在踵部藏聚之處,而踵部足之大骨,又如酒鐘和箍鈴也。穴當踝關節下方之足跟部,下大上小,且搖擺善動,亦鐘鈴之象也。又為足少陰之大絡,乃腎氣之所鐘也。

5.水泉:水,指水液,小便。泉,水從窟穴而出,又錢也。水泉,病名。能治小便淋瀝之水泉病,亦象經氣在此如泉水之外流。

6.照海:照,指光明照射。海,指廣大深遠。言腎之真陽淵深如海,能光照周身也。穴在內踝下方之凹陷中,亦可比擬為海。

7.複溜:複,通伏。溜,通流,通留。指其功能通調水道,維護與恢復水液之正常流行。

8.交信:交,交通,交接。信,音信;又通伸,通申。穴在內踝上方,謂其可與申脈及三陰交音信相通,也與屈伸足部之踝關節與有交通聯繫。

9.築賓:築,築功。賓,同擯,除也。言其能擯除腎間之築築動氣也。

10.陰谷:陰,指內側。谷,山窪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大會亦稱為谷;又風名。穴當膝關節內側形如山谷之凹陷處,為治療下肢風病所當取。在膝股陰側之冷風濕痹,此處正可取用也。

11.橫骨:古解剖名。穴當橫骨之邊際,骨穴同名。即今之恥骨。

12.大赫:大,盛大。赫,顯赫。意為穴當下焦元氣邊顯赫盛大之處。

13.氣穴:氣,指下焦之原氣。穴,腧穴,亦窟藏之意。腎主納氣,穴下即為元氣收藏之處。氣穴本為孔穴的通稱,此因關元為下焦元氣關藏之處,穴在其旁,故名。

14.四滿:四,通駟,指駟星。滿,盈滿,脹滿,又指小滿節。言地氣充盈上與駟星相應,且能治腹部四面膨脹滿腫諸病也。

15.中注:中,指中衣(即內衣),五中。注,灌注,又附著之意。指穴在中衣所附著之處,與水谷之氣由此分注於五臟也。著內衣與系中帶,使之附著而不脫落,均正當穴處,故名。

16.肓俞:肓,此處指腹部之肓膜。俞,同腧,同輸,又通樞。指穴為腸外脂膜之氣所注輸處。可與胞肓、肓門、氣海及氣海俞等穴互參。

17.商曲:商,商,五音,屬金,屬肺;又是從外知內、下降與度量的意思。曲,深隱盤屈之象。指肺商之氣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與食物由此下降進入腸曲,以及胃腸盤曲之象,均可由此度量而得知也。

18.石關:石,通食,又堅硬之意。關,關隘,要地。指穴處為飲食在胃之關隘,亦為治療石水病之要地也。穴遷胃而經屬腎,調之於此,則關門利而石水可消矣。

19.陰都:陰,指水谷之氣與陰經。都,都會,儲積,又是池的意思。指穴處為地氣之所聚亦為陰經之所會也。

20.腹通谷:通谷,參足通谷條。指其既為水谷之所通,又能消脹化食也。

21.幽門:幽,幽深,隱蔽;又指地氣。門,出入通達之處。指穴處猶如胃氣之門戶及足少陰經氣深藏與出入之處也。

22.步廊:步,行步,循行與度量之意。廊,堂外的通道。謂胸中行兩旁各穴可由此循序度量而得。穴當中庭外方,其上方各穴皆以均等距離順次排列,猶如堂外之廊也。

23.神封:神,神,指心神及人身之陽氣。封,是疆界與富有之意。指穴下為心神之所居與心陽藏之處。心為主神的君主之官,胸中為心陽之居室。穴與心鄰,自應為心神之封地和為心陽最為豐富與藏聚之處矣。

24.靈墟:靈,指神靈,心靈,性靈。墟,丘墟。靈,星名。靈墟,地名。指其為心靈所居之處。穴當胸部肌肉高起處之孔隙中,則虛與墟之義兼備之矣。與青靈可以互參,亦與神封、神藏義近。

25.神藏:神,心神。藏,藏聚。指其為心神藏聚之處。與神封、靈墟可以互參。

26.彧中:彧,同鬱,暢順貌。中,指胸中,又指情志,參中渚條。謂其功能寬胸理氣,使胸懷舒暢也。

27.俞府:俞,俞穴,轉輸。府,首府,府第。指其為諸俞之首府與經氣由此入喉也。肺朝百脈,穴居肺之上方。全身以俞命名的各穴皆在其下,猶如諸俞之首府。髒氣各有俞,而諸俞亦有首府也。又喉為重樓之府。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腎氣由此輸入重樓之府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