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01.23.2007元始道長
1.承泣:承,承受。泣,淚水,常為淚水之承受處。穴當眼眶下緣正中,與承漿同義。
2.四白:四,四方,四野之意。白,光明,潔白。謂目病取此則四顧皆光明潔白也。
3.巨髎:巨,大也。髎:近骨的孔隙。穴在上顎骨與顴骨交接之巨大空隙中,泛指為面部髎孔之巨大者。
4.地倉:地,指土地所產之谷物。倉,倉稟,倉庫。意為口腔猶如谷物倉庫的組成部分。地倉者,合五谷之味與臟腑之官而言也。
5.大迎:大,指大氣,大有。迎,迎接。大迎,古骨名。指其可以迎受先後天之氣與居於大迎骨之處也。穴居頭面為足陽明之脈,可以迎受先後天盛大豐有之氣以養人也。下頷骨古稱大迎骨,穴處之動脈也稱為大迎脈。面此處之穴也稱為大迎穴。
6.頰車:頰,面頰,此處指上頷骨。車車輪,指下頷骨。頰車,即下頷關節可以轉動之處。頰和輔是單指上頷骨,車是單指下頷骨。而頰車穴則是以下頷骨可以轉動處而命名。
7.下關:下,上之對。關,機關,關節。穴在下頷關節顴弓下方,與上關互相對峙。
8.頭維:頭,頭部。維(四角為維),隅(方也,角也)角,維繫,維護。謂穴居頭之隅角,是維繫頭冠之處,並可維護頭部及四肢之陽氣也。頭維為頭角,是維繫頭冠之處。頭維可以維護諸陽。頭維為足陽明脈氣之所發,又為足陽明、少陽、陽維之會。四肢陽氣不足諸病,取之自有維護之效矣。
9.人迎:人,指人體與生命。迎,迎接。又為接受之意。謂喉結兩旁之動脈,可以迎受天地五臟之氣以養人也。人迎、寸口、趺陽三大動脈,在中醫脈診居於重要地位。人迎者,胃脈也。
10.水突:水,指水谷之氣。突,指穿鑿成的洞穴。意為穴乃陽明水谷之氣穿突而出之處也。穴為通達地氣的水突,與吞吐天氣的天突可以互觀。
11.氣舍:氣,指呼吸之氣。舍,可以居住安息之處。意為呼吸出入之氣在此可以停留也。穴在喉嚨之旁,猶如氣之舍室也。
12.缺盆:缺,空缺。盆,闊口盛器。缺盆,古解剖名。指其位於缺盆處也。缺乃空缺與空虛之處,與列缺之意有別。缺盆可理解為有如無蓋之盆。鎖骨上窩正如盆之無蓋,空虛如缺。
13.氣戶:氣,指呼吸之氣。戶,出入居住與謹護閉塞之處。呼吸之氣經此可以出入停留,居住藏護也。穴名與穴用,均與氣舍相同。
14.庫房:庫,倉庫。房,房室。指穴在胸旁,有如肺氣之倉庫。穴在玉堂、紫宮之外旁,正當肺氣儲積之處也。
15.屋翳:屋,覆蓋。翳,掩蔽。指穴當覆蔽胸部之處也。穴當防胸之要地,故名。
16.膺窗:膺,前胸。當胸之衣稱為膺服,又是壅塞之意。窗,屋上通風採光的洞口。謂穴能開通胸膺的壅塞與位於膺服之邊緣也。鎖下乳上曰膺。胸膺壅窒不舒諸病,取之則氣可通暢也。
17.乳中:乳,指乳頭。中,指中央。穴當乳頭之正中,故名。
18.乳根:乳,指乳房。根,指根底。穴當乳房之根底部,故名。
19.不容:不,不能,不可。容,容納,包容。謂其可治胃不能容諸病也。用於嘔吐反胃、腹滿痃癖諸病,則不容者又將能容矣。
20.承滿:承,承擔,承受。滿,飽滿,充滿。承滿者,上腹可以承受飽滿之處,且可用以消除脹滿也。上腹本可承受飽滿,但過滿又將不能承擔,且有承擔消除脹滿之責也。與不容上下連屬,可以互參。
21.梁門:梁,通梁。門,出入通達之處。梁門,戰國古地名。借喻為五谷入胃所由之路,且可治伏梁病也。穴在承滿之下方,正為糧谷下行之門戶。又,伏梁,病名。深藏為伏,梁為梁木(屋樑)。謂心下臍上藏有形如梁木之硬塊。此為治心下痞滿積聚之伏梁病的常用穴,既為五谷入胃之通路,且可消脹化食也。
22.關門:關,指關藏,關閉。門,出入通達之處。指其為納谷與收藏水谷之門戶。穴居胃底,為胃之關。又可治完谷不化、大腸滑泄諸病。關門之名具雙重意義。
23.太乙:太乙,象天地混沌之氣;又神名,星名,地名。此處以穴位之所在,及其功能與大腸之形象而言。穴居天樞之上方,天地之氣至此尚未分明,胃腸之清濁在此亦未分清,有太乙之象也。自有安神定驚、主癲疾狂走諸疾矣。象大腸之盤曲。太,大也。乙,盤曲之象也。與其能治大腸諸病有關。
24.滑肉門:滑,光滑,滑利,滑動。肉,肌肉。門,通往與指向之意。意為此乃通向腹腔滑肉之處。腸居腹內,最為光滑,滑利和易於滑動,故可以滑肉目之,且穴對腸病為有效也。又可治舌病,舌亦滑肉之類也。
25.天樞:天,天地,此指人之上下半身而言。樞,樞機,樞紐。喻穴居人身上下樞要之處也。天樞,本為北斗第一星,此借喻為天地之樞機。與其外側之大橫,可以互觀。
26.外陵:外,指身體的表面。陵,隆起的丘陵。外陵,為腹壁內虛外實的象。外陵者,腹壁豐滿隆起,有如地面之丘陵,相對於腹中之空匱而言也。
27.大巨:大,飽滿充實之意。巨,同钜,富也。大巨者,象腹壁之豐滿光澤,而內容又複钜富也。穴在腹壁最高最大充實而有光輝之處,其所包裹者至為豐富珍貴,有如巨大之倉庫。下腹實為巨大之糧倉,大巨之名也可與此有關。
28.水道:水,水液,水津。道,大道,道理,道路,通道。指水德乃長養萬物之大道,與穴效能行水利尿而言。水道既為水之大道與道理,亦為水之道路和通路,下焦為水道之所出,穴下為輸尿管之所過,功能治三焦熱結、小便不利。水道之名,義更淺顯。
29.歸來:歸來,是返回的意思。對卵縮和陰下脫諸病,有促使恢復的作用。穴主少腹奔豚,卵上入腹引莖中痛、七疝、陰挺諸病。歸來者,能使不歸之氣,移位之丸,返回本位之意也。
30.氣沖:氣,指下腹阻脹之氣。沖,指衝動,上沖,能主腹有逆氣上沖及妊娠子氣上攻諸病。
31.髀關:髀,指股部及下肢。關,機關。指穴處乃下肢運動之機關也。穴對下肢拘攣疼痛諸病均可有效。
32.伏兔:伏,俯伏。兔,獸名。指穴處狀如俯伏之兔。股前方肌肉豐厚,形如兔伏。
33.陰巿(fu):陰,指人體的前陰部。巿,遮蔽陰部的短裳。穴約當巿的下緣。上古遮蔽陰部的短裳謂之巿。今皆以陰巿為陰市,傳抄訛誤,由來已久矣。
34.梁丘:梁,指梁食,參梁門條。丘,丘陵。梁丘,春秋古地名。胃為倉癝之官,此為胃之郤穴,譬如梁谷積聚之丘陵也。
35.犢鼻:犢,小牛。鼻,口鼻。膝蓋形如牛鼻,穴在膝眼中。
36.足三里:足,指下肢,相對於手而言。三里,指長度及人身上中下三部之里。以其與外膝眼的距離及通乎三焦之里而言。三裡,主要是指三寸。又與手陽明之三裡上下相應,對三焦在里諸病無所不包,可以互觀。
37.上、下巨虛(上、下廉):上,相對於下而言。巨,巨大。虛,空虛。巨虛,馬名,指穴在脛骨外緣之巨大空軟處,並象腿之善走。取之巨虛者舉足。以在胻骨外側,故名為廉。與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參。
38.條口:條,指條風,即東北風。口,同孔,空也,條口,乃治療下肢風病之孔穴也。條口者,乃治風之孔穴也。謂小腿前緣狹長如條,形如刀口。穴在其處,因而得名。
39.豐隆:豐隆,豐盛之意,又雷神名,又雲師名。象地氣升發,萬物豐隆及小腿前方之肌肉高大豐滿也。豐隆是雷和雲的意思。此為足太陰、陽明之絡穴,正有地氣豐隆、雲雷所生之義。豐隆是肌肉豐滿的意思。穴在小腿前方肌肉豐滿高大處,正豐隆之象也。
40.解溪:解,指分解,緩解。溪,是山窪流水之溝;又筋膜之連接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小會。泛指陽經陽部之凹陷處也。穴在骨解之中,能治足踝骨節緩解諸病。關節間隙在內經常稱為骨解或節解。穴當踝關節大節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41.沖陽:沖,衝要,衝動。陽,指足背,在上。穴當定背最高處,且位於太沖之上方。太沖莫誤作沖陽,動脈還居後上方。
42.陷谷:陷,陷阱,自高而下亦謂之陷。谷,山窪無水之地,又肌肉之結合處即古之所謂肉之大會亦稱為谷。指經氣自高而下如入於谷,及能治水病也。經氣自高處之沖陽而走向第二、三蹠趾關節如阱如谷之處,陷谷之名至為恰當。穴對水病有效,亦可參證。
43.內庭:內,內裡,內方;又同枘,同納。枘是卯眼,鑿是榫頭,卯眼與榫頭的關係稱為鑿枘。庭,庭堂,亦處所之意。指穴在蹠趾關節形如鑿枘之隱蔽處。蹠趾關節凹陷如枘,趾骨如鑿,穴在形如鑿枘於枘之處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