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武當山道教音樂


武當山道教音樂07.15.2017
武當山道教音樂,簡稱武當道樂,是中國道教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武當山宗教文化遺產中富有特色的、具有珍貴價值的一個重要成份。
武當道樂具有中國道教音樂文化的一般共性。這就是它的多源性、融攝性、延續性和保守性。道樂自它形成伊始,便一直受到皇室官府的扶植、利用和蔭護,並受宮觀組織和清規戒律之制約,較少受戰爭、災害等塵世動亂衝擊,得以自成一體的延續發展。同時,道樂歷代主要靠口傳心授(少數情況下用手抄樂譜輔助),嚴格遵循傳授,不允許隨意改變,特別是全真道要求更嚴,至有死全真之稱。因此,較之其它民族音樂品種,道教音樂能保存更多古代傳統音樂因素。
道教音樂的武當道樂具有下列個性特徵。
一、莊嚴典雅的氣質
武當道樂與皇室宮廷雅樂關係特別密切。自唐以後歷代皇室均直接扶持並經營武當道場,至明代達到頂峰,修理宮觀,安置神像,科儀法事,配置樂舞生,均納入皇室官府議事日程,宮廷雅樂給武當道樂以影響,是武當道樂具有莊嚴典雅氣質原因之所在。
二、混融一體的獨特宗教韻味。
元明兩代,武當山各宮觀提點及焚修、祀典道士分屬全真、正一兩大派,道士長期同室詠諷經樂,相互吸收,繁雜漸歸統一,形成既豐富多采又協調一致的武當仙樂神韻。
三、南北交融的地方特色
武當山地處湖北西北部。但武當道樂的素材和風格,卻超越地域而包容南北各省各地區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的色彩。其原因之一,是明代不斷從外省名山抽調道士充實武當道場;原因之二,是外地道士常來武當道教叢林雲遊掛單。
四、道釋融合的宗教風采
武當山雖為道教聖地,但從南北朝至清代,融合吸收相當數量的釋教文化因素。最近在武當山下相繼發現罕見的古代羅漢石窟和石釋像群,在南北朝的石釋像群中,有釋迦牟尼、弗勒釋等青石雕像。另外,在現存武當道樂中,尚有不少韻子的標題及旋律,均與峨嵋山釋曲耜同或相似。
武當道樂歷史悠久,惜正史缺載,而在一些地方誌和人文詩詞中尚可略見其歷史沿革之梗概。
東漢末期道教誕生以後,武當山逐步形成為道教重要活動場所,唐貞觀年間敕建五龍祠以後,武當山道教音樂也逐步形成。特別是明代大興土木營建武當道場以後,從全國各大名山欽選四百名精通經典和道樂的道士,分派到全山各大宮觀辦道,使武當山薈萃全國道樂精華於一體。當時設壇建醮,少則三天七天,長則達四十九天。在這類盛大的國家祀典中,道樂陣容龐大,不僅動用本山數百名道士,還行文全國各地徵調道士協助,並抽調宮廷雅樂隊來大壯聲威。演奏樂器有笛、管、笙、簫、號、琴及多種打擊樂器,按照建醮儀軌程式日夜演奏。道樂除運用正統玄教樂章和宮廷祭祀雅樂外,還吸收不少民間音樂,使雅樂與俗樂融為一體。
自明末清初以後,武當山各大宮觀多毀於兵火,道眾銳減,大量經樂師或外流,或羽化,道樂式微。清末民初,僅有樂師五十人,多還俗或流入民間從事廟會和齋醮活動,與當地民間音樂產生更多的接觸。
1951年土地改革期間,本山宗教活動基本中斷,很多樂器或被文化部門調走,或被還俗道眾攜走,或損壞,所餘無幾,已不能配套。長期流傳在本山周鄰民間的火居道樂班,在土地改革後均已星散。尚存幾位元老樂師,還可勉強組織一個樂班,也瀕臨失傳之境。
1956年三月,襄陽地區舉辦民間音樂會演,均縣文化部門從還俗道人中,召集到八名樂師參加演出,得到領導專家的好評,並獲獎。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時期,道樂乃至整個宗教音樂,實際上成了禁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撥亂反正,這個禁區才被打破。
1984年,為編輯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武漢音樂學院的專家、教授及有關技術工作者,組成武當山道教音樂採錄組,於1986年六月到1987年三月,曾四次上山,對道樂進行全面採錄整理工作,編成中國武當山道教音樂一書,已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於1987年八月出版。這是第一部關於中國道教音樂的專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