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東皇太一


東皇太一09.17.2011元始道長
正月十五過上元節,這是道教節日影響民間風俗的典型事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元宵節最初設立的時候,其祭祀的並不是天官堯帝,而是一位有著主宰宇宙間一切萬物力量的大神,名為太一神
史記封禪書中記載「天神,貴者太一」,明確說明太一神是天神中最為尊貴的一位大神。漢書天文志提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漢書郊祀志中則更為詳細地解釋說:「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是說古時天子祭天,就是在祭祀太一神,並且是在春秋兩季進行祭祀活動,地點通常位於東南方向的郊野。漢武帝時期,把太一神的祭祀活動,正式定在了正月十五這一天。
既然其地位如此重要,那這位太一神究竟是誰呢?屈原在其著作楚辭中用相當的篇幅去重現當時楚地民間祭神的一些遠古歌曲,並取名為九歌九歌中有一個章節東皇太一,說道:「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雲東皇。」是說這位太一神是天上的一個星辰,主掌楚國東面,所以被稱之為東帝、東皇,因此也叫東皇太一,地位大約相當於道教中所提到的東王公。而鄭玄在為易緯乾鑿度做注時則認為:「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在這裡,太一神又成了北辰之神,是位居北方的星主了。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屈原在九歌中提到的太一神(或曰東皇太一)則是楚國人尊奉的最高神祝融
出現此等差別,大約是基於地域和風俗的異同。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先秦時期楚國本地的神話系統中,太一神是被認定為最高神來祭拜的。同時,也有人稱其為太陽神。隨著秦朝完成了大一統的歷史任務,太一神的信仰從地區最高神逐漸開始向全民信仰轉化,並且其地位也有了顯著提升。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這裡說的泰皇便是太一神。道教有三皇之說,太一神的地位又略等於三皇中的人皇。
及至漢武帝時期,太一神的地位繼續得到提高。五經通義中說「天皇大帝亦曰太一」,認為太一神就是天皇大帝。在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統中,天皇大帝的這位尊神是具有居北辰而眾星拱之的眾星之主的地位,這和前述太一神為北辰之神名的說法不謀而合。此時還出現太一佐曰五帝的說法,原本只是東帝的東皇太一開始正式上升為五方五帝的主神。
不論太一神究竟是哪一位祖先,此處提到的種種說法,都是把太一神人格化、形象化,唯獨淮南子一書提到「洞同天地,混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同出於一,所為各異,有鳥有魚有獸,謂之分物…萬物產生於太一」,是說太一乃先天造化之氣,是生成天地萬物的元氣。這一種解釋,恰恰契合了道教所秉有的宇宙觀和生成論。
在道學理論中,宇宙萬物生於陰陽運轉,陰陽生於無極,無極生於混沌,是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時,道家又有一炁化三清之說,認為處於混沌狀態的宇宙本源是先誕生了一個點,這個點就是太極狀態,元始天尊始治其中。元始者,萬物之源,亦指天地未分之時的混元之氣。此也正是太一之稱謂。太一生化萬物,萬物又不離太一,這幾近於道的概念。不同的是,太一之氣人格化成為東皇太一,道炁的人格化則成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祖師的形象。雖然太一神的人格化和道炁的人格化呈現出了不同的先天大神的尊容,但在古時都可以做通假字,太一之道便是天之道。生養萬物卻又寓於萬物之中,此是太一之理,更是大道之妙。
在早期道家著作中,有一篇文章很值得研究,這篇名()一生水的文章著重探討了道家的宇宙生成論,其內容側重於論述太一與天、地、四時、陰陽的關係,又提到道家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思想,細讀會發現此太一太一神亦有異曲同工之處。書中寫道:「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凔()熱。凔()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這裡把宇宙生成的起源歸於水,這同時也是現如今科學界普遍認同的觀點之一,認為太一生水,同時水又反輔太一,二者是相輔相成同時又不相分離的存在,並由此推論出天地、神明以及四季的誕生。
太一生水這篇文章中同樣認定太一就是萬物的起源,與後來的淮南子一書中的說法又取得了高度一致性。屈原詩詞作品中提及楚地信仰的太一神,不論在神職上發生何種變化,總不離星辰之主的形象。古人認為,天上的星辰與地上四季運轉、禍福平安是相對應的,天地人都由某種不知名的力量生成且掌控的。拜祀太一神,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便是對天地自然的崇拜,是對萬物生息的信仰,是對世界起源的追求,更是對人類人心真一的堅守,這與道教中所宣導的道法自然的宇宙世界觀又是同一個道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