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 星期二

治療眼睛乾澀酸楚視力模糊


治療眼睛乾澀酸楚視力模糊01.07.2019元始道長
視疲勞又稱眼疲勞,是以患者自覺眼的症狀為基礎,眼或全身器質因素與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織的綜合征,並非獨立的眼病,也常稱為眼疲勞綜合征,屬於心身醫學範疇。由於社會環境變化,工作壓力增加,近距離精細用眼工作逐漸增多,尤其是電腦、掌上遊戲機、大螢幕手機等視頻終端的普及,視疲勞發病率日趨增高,並呈低齡化趨勢。
中醫古文獻中無視疲勞的病名,依據目為肝竅理論,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七竅門將其歸肝勞範疇,指出其讀書、博弈等過度用目者,名曰肝勞。明代李梴所著醫學入門˙雜病分類˙:「讀書針刺過度而()痛者,名曰肝勞,但須閉目調養。」並進一步指出其病因為極目遠視,夜書細字,鏤刻博弈傷神,皆傷目之本眼科臨症筆記稱為肝勞、目乾澀昏花症。
現代中醫眼科龐贊襄中醫眼科經驗稱為眼疲勞,新編中醫眼科學稱肝勞目昏。本病雙眼為患,不受年齡、性別、季節等因素限制,多見於文字工作或精細工作、近距離用眼者,以及素體虛弱者。
一、治療原則
由於引起視疲勞的因素是複合因素,包括環境、眼部及全身因素等多方面,因此治療措施也是綜合療法,既要對症又要針對病因治療。視疲勞可能是全身疲勞的一部分,中醫辨證論治,在改善機體狀態後症狀往往得到緩解,對眼源性如屈光不正或眼肌不平衡引起的症狀,可針對病因治療。
佩戴適合的眼鏡,應包括年齡分析、屈光度合理、瞳距適應、散光軸位調整準確,定期複查。做眼位訓練可提高雙眼協調運作能力,對改善這類視疲勞有明顯的效果。治療時應適當減少視覺負荷。
二、辨證論治
1.肝腎不足證症狀:視物模糊,目乾澀酸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方藥:駐景丸加減
楮實子12g,熟地12g,菟絲子15g,車前子6g,茯苓6g,石菖蒲6g
臨證參考:肝腎不足,精血耗損,不能上榮於目。視物模糊,久視後目乾澀酸痛,伴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淡苔薄,脈細弱。方中熟地滋陰補腎,養血調肝,合菟絲子補肝腎之虛,車前子補腎利水,清熱除濕,使補而不滯,共奏補益肝腎之功。頭暈耳鳴者,可加天麻、鉤藤、白菊花平肝息風通絡;眼目乾澀者,可加麥冬、玉竹滋陰生津;腰膝酸軟者,可加續斷、牛膝、杜仲補腎。兼有氣不足者,可加黨參;脾不健運者,酌加麥芽、陳皮。
2.氣血虧虛證症狀:視物模糊,眼痛,不欲睜目,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失眠健忘,腰酸肢冷,舌淡,脈細。
治法:滋陰養血,補心寧神。
方藥:八珍東加減
當歸12g,川芎3g,白芍12g,熟地15g,黨參9g,白術9g,茯苓12g,炙甘草3g
臨證參考:勞瞻竭視,心血虧虛,目竅失養,則視物模糊,眼痛,眉棱骨酸脹不欲睜目,伴見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失眠健忘,腰酸肢冷,舌淡,脈細,皆為氣血虧虛所致。方中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當歸、熟地、白芍、川芎補血調肝。全劑配合,氣血雙補。神疲乏力者,上瞼常欲緊閉,可加蔓荊子、升麻以益氣升陽;眼痛、眼眶酸脹、複視,加羌活、防風、白芷、全蠍祛風,解痙止痛;心悸、失眠健忘者,可加石菖蒲、牛膝以通絡開竅。
3.肝鬱氣滯證症狀:不耐久視,視久則眼脹昏花,怕光流淚,眼眶、眉棱骨痛;全身可見精神抑鬱,頭暈頭痛,神疲食少,心煩欲吐,口苦,脅脹痛。舌紅苔黃,脈象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解鬱明目。
方藥:逍遙散加減
柴胡9g,當歸12g,白芍15g,白術9g,茯苓12g,甘草3g,生薑6g,薄荷8g,川楝子5g,延胡索10g
臨證參考:肝為藏血之髒,性喜條達而主疏泄。若七情過傷,肝失條達,肝鬱氣滯,或用眼過度,氣血瘀滯,致脈絡鬱閉,氣血不充,無以滋養眼目。致眼目不耐久視,視久則眼脹,怕光、流淚,眼眶、眉棱骨痛,伴見精神抑鬱,神疲食少,頭暈頭痛,心煩欲吐,口苦,脅脹痛及舌紅苔黃、脈弦細。方中君藥柴胡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當歸甘苦溫養血和血,白芍養血柔肝,共為臣藥;木鬱不達致脾虛不運,故以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既能實土以禦木侮,又能使營血生化有源;薄荷疏散鬱遏之氣,透達肝經鬱熱;煨生薑溫胃和中,且能辛香達鬱,共為佐藥。
諸藥合用,可收肝脾並治,氣血兼顧的效果。配失笑散加強疏肝解鬱,共奏止痛之效。氣滯甚者,可加香附、郁金、川芎;頭痛重者,可加川芎、白芷、蔓荊子;口苦咽幹或舌紅苔薄黃熱象重者,可加丹皮、梔子、黃柏以清鬱火;兼肝陽上亢者,可加鉤藤、龍骨、牡蠣;大便幹結者,可加決明子、火麻仁潤腸通便;若肝郁而陰血虧虛較甚者,可加熟地、女貞子、桑椹以助當歸、赤芍滋陰補血。
三、其他治療
1.針刺法:眼局部選用攢竹、睛明、魚腰、承泣、太陽穴、絲竹空、陽白、瞳子髎等。
配穴:肝鬱氣滯,選配氣門、太沖、支溝、陽陵泉;伴噁心不欲食者,加足三裡、三陰交。肝陽上亢,選配行間、俠溪、風池潛降肝陽;伴失眠多夢者,加神門、三陰交。氣血虧虛,選配百會、血海、足三里、三陰交、氣海。肝腎不足,選配肝俞、腎俞、太溪、神門、照海;五心煩熱者,加內關、三陰交。
2.按摩法:選用眼部周圍的穴位:攢足、睛明、魚腰、承泣、絲竹空、陽白、瞳子髎等,用手指輕揉、指壓穴位。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鐘。
3.點滴眼液:常用的滴眼液有珍視明滴眼液、珍珠明目滴眼液、麝珠明目滴眼液。
4.灸療:點燃灸後,閉眼,懸灸眼周、額頭、頸部穴位。先灸額頭,再灸雙眼眶和頸部周圍,最後懸灸雙側合谷和足三里。整個灸療過程約三十分鐘,每天灸療一次,十天為一療程。灸療懸灸穴位,可以起到暢通經絡、調和氣血、消炎鎮痛的作用,能快速提高局部血液循環,迅速地提高眼部的新陳代謝,緩解視疲勞症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