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道02.06.2000元始道長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範疇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了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家的創始人。以後,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雖有不同,但基本上成為世界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的代名詞。
老子論道,首先是世界本原。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只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沒有觸及到。到了老子,才開始推求天的根源,並提出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二十五章。所引老子,只注章名)關於道生萬物的過程,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對於老子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末分的統一體,理由是老子說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的則認為是超時空的精神性的虛無本體,因為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又說:「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十四章)事實上,這是老子哲學本身具有的矛盾,也是道家學派在爾後的發展中產生分化的內在原因。歸納起來,老子所說的道有三方面的涵義:
1.道是先於天地的混成之物;
2.道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
3.道是無形無象。
老子論道是當時思辨哲學的最高成果。他不僅對世界的本原作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對道的運動規律作出了最高概括。他說:反者道之動。(四十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是道的運動規律。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變動不居的;變動不居的原因是,天地萬物都存在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他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美醜,禍福,剛柔,強弱,損益,興衰,大小,輕重,智愚,巧拙,生死,勝敗,進退,攻守等。他認為,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弧立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為前提。他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二章)老子還深刻地揭示了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他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認為正常能轉化為反常,善良能轉化為妖孽,委屈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下反能充滿,少取反能多得。中國傳統思維中通常所說的物極必反,就是對反者道之動的通俗表達。
老子論「道的另外一個重要思想是貴柔。他說:「弱者道之用。」(四十章)認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雖然講對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但不講對立面互相鬥爭。他反復強調:「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也就是說,他揭示對立面的互相轉化主要是為了說明靜可以轉化為動,柔可以轉化為剛,弱可以轉化為強。因此,老子主張柔弱勝剛強,並提出了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以少勝多等政治、軍事方面的戰略原則。這些戰略原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當的片面性。
莊子(約前369~前286)是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關於莊子的思想,史記說:「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莊子和老子一樣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認為道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恆存在,是世界的終極根源和主宰。他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所引莊子,只注篇名)他繼承了老子道無形無象的思想,認為道是虛無的實體,他說:「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遊)因此,他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他說:「道不當名」,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遊)在道和物的關係上,莊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繼承老子,認為萬物產生於形體,形體產生於精神,個別精神產生於絕對精神,道。他說:「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體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知北遊)一方面他又發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氣以言道的合理內涵。他說:「通天下一氣耳。」(則陽)認為道即氣。他強調道無所不在,並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認為道作為世界的終極根據,不是存在於天地萬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內在原因。(田子方)與老子用夷,希,微混而為一(十四章)來形容頗為不同。
齊物論是莊子哲學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種齊彼此、齊是非、齊物我的相對主義理論。他改造了老子關於對立面互相轉化的思想,把事物的運動、變化加以絕對化。他說:「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齊物論,下同)認為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移,其形態絕不固定。由於過分強調絕對運動,否定相對靜止,導致否定事物質的規定性。他提出萬物一齊,為老子的貴柔、不爭提供新的理論依據。他認為,從道的觀點看來,一切事物都是無差別的,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沒有確定不移的是非標準。他說:「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認為小草莖與大屋柱、醜人與美人以及各種怪異乘戾的現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對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認為人的名、言、概念,總是把事物分割開來把握,根本無法表達道。由於囿於物,受條件限制,人們不可避免產生成心,即主觀片面的認識。有了成心,便自以為是,以彼為非,於是就產生了是非之爭。莊子認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一切是非之爭都是對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觀點來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區分是沒有必要的。莊子的齊物論有見於運動的絕對性,卻導致否定事物質的規定性;有見於知識的相對性,卻導致否定是非標準,陷入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
黃老學大約在西元前四世紀中葉從老子學說中分化出來。黃指黃帝,老指老子。黃帝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人神雜糅的人物。戰國中、後期百家托古,多集於黃帝。黃帝被說成是上古聖帝明王,是大發明家、大思想家,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齊宣王時(前320~前302)黃老學已盛行於世。這就是著名的稷下學派。黃老學的最盛時期在西漢初年,是文景之治,漢初政治經濟文化政策的主要哲學依據。黃老學哲學思想的特點是:以氣一元論繼承和改造了老子關於道的思想,把道看成是客觀存在的天地萬物的總規律。稷下學派發揮了老子哲學中道中有物有精的思想,提出「精也者,氣也者,氣之精者也」,(管子‧心術上)把精視為一種精微的氣,即精氣,認為天下萬物及其變化都是這種氣運動、變化的結果;並認為人皆用之,莫見其形、道之行也,鯀不得已(管子·心術下),強調道的客觀必然性。淮南子提出道含陰陽,視道為陰陽二氣的統一物,認為道主宰天地萬物,實際上是陰陽二氣主宰天地萬物。但是,也有黃老學者仍然把道看作虛無的實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