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唱道真言二


唱道真言04.29.2001元始道長
青華老人傳  鶴臞子輯
張紫陽意為媒說,寥寥數言,殊未通暢。吾今並為子足之。
意原於心而成於性,故有真心乃有真性,有真性方有真意,此意謂之先天一意。夫!先天,物象未形,不露朕兆,安得有所謂意?
當夫!靜坐之際,一心端坐,洞然玄朗,無渣滓,無知識,即先天性體也。從此空中落出一點真意,如太極一圈而陰陽於此孕,伏羲一畫而兩儀於此生,故謂之先天一意。
以之配水火,引鉛汞,用無不靈。丹道之成,皆此一意為之運用而轉旋也。
丹家之用意如此,而張子言之,殊見脫略,豈所以教後學、示來茲乎?
玄關一竅,微妙難知。
以為在內,非在內也,以為在外,非在外也。
中庸第一章亦曾言過,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夫!未發非玄關也,既發非玄關也,惟將發未發、未發忽發之際發之者,玄關也。略先一息非玄關矣,略後一息非玄關矣。
故玄關之在人,方其靜時,轉眼即是,及其動時,轉眼即非,是直須臾耳,瞬息耳。自其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關。何也?造化以後,天地日趨於動也。天地之動,誰為動之?玄關動之也。
一動之後,即非玄關矣。
自其小者而言,鳶之飛也,魚之躍也,昆蟲之化也,蟪蛄之鳴也,誰為飛之、躍之、化之、鳴之?一玄關為之也。
若就人身而言,則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舉動也,耳目之聽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為玄關也。
玄關者,萬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無不通,忽而有覺、覺無不照,此際是玄關也。感而思,覺而照,即非玄關矣。然則玄關之在人,如石中之火,電中之光,捉摸不著。嗚呼,煉丹不知此玄關一竅者,汩沒大矣。
今人皆氣質之性用事,玄關之閉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
惟靜之又靜,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此玄關一竅。
此竅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氣之所自出,而玄關者為之機括耳。
邵子曰:「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此內有個玄關一竅,頃刻不見,須急尋之。
昨論玄關一竅,先天不傳之秘,歷代祖師所不欲盡言者,盡付於子。
夫!玄關一竅,乃諸聖、諸仙特從明心見性時節,提出兩字以教學者。
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關也。性何以見?忽然而見,此玄關也。玄關為明心見性之靈機,結胎煉丹之妙括。
故古人憑空提出兩字以教後學,使其從針鋒上打一筋斗,電光中立一注腳。
仙家之分身化氣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變萬化,皆從此玄關參得來、把得定、打得筋斗轉、落得注腳實,則變化由心,幽顯惟我,無難事矣。
此數言皆天機也,非有十年苦功,鑽研不透。雖然,執著十年便是癡見,易則頃刻,難則終身。子具宿慧,諒決不難。
啟曰:弟子覺以宿世因緣得遇聖師指示大道,非不黽勉以從,卒為口舌之故,頻年教授,如伏櫪之馬,為人馳驅,志在芻粟而已,而性命之學從未望見,苦海深沉,舉頭無岸。一念及此,不覺心火上炎,通身汗下。
惟師悲憫,何以教之?
師曰:子今日工夫,自問可以做得的,只管做去,做得一分是一分,雖非要道,亦是將來得道根基。
譬如造屋,先要築得屋根堅固,排得四柱著實,則重樓付閣、畫棟雕樑,可以次第而成。
苟尺土不施,寸薪未積,而徒妄想高堂,遊心廣廈,何異緣木求魚也?
丹書不可不看,亦不可按圖索驥。子試習靜修,一有入手,自然妙緒紛來,頭頭是道,雖欲住手,不可得矣。子宿具慧根,注名仙籍,深造以道,何可忽乎哉?
我從來教人,只說從下等工夫做起,下學自然上達。雖然,亦無所謂下等上等也。如煉心兩字,下等在內,上等亦在內。去妄想,除遊思,便是下等。頃刻之間,直超圓悟,便是上等。
古亦有之。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哉?
然未做工夫與方做工夫,不可便作此想,恐躁心乘之。先難後獲,實靜修之要訣也。
至於采藥煉丹,子既讀丹經,已知大略。
靜修既妙,自能節節相生,頭頭是道,無窮妙境,從先天一意流出;非但空空之知、虛虛之覺,實有真樂真受用處;一元常見,萬象回春,不可以言語形容也。
我之於子,無言不盡。宿世根由,一朝覿面,非惟子不能無我,我亦不能無子。子道之不成,我之憂也。
日中稍暇,須端坐片時,內觀心體。子忿念嗔念最多,若能清淨,便拔出一大業障。凡諸病根,次第除之。綿綿做去,自有機緣輳合,天從人願。塵累一清,身心無礙,根基自如,大道何難?吾教子從下等工夫做起去。
古來成仙得道者,類多如此,豈獨子為然哉?靜以養心,明以見性,慧以觀神,定以長氣,寡欲以生精,致虛以立意,此要訣也。靜則無為故心清,明則不昏故性見,慧則能照故神全,定則常存故氣舒,寡欲則一元固故精生,致虛則萬緣空故意實,此要訣中之要訣也。
至於丹經所立種種名象,甚覺可刪。曰鉛汞,曰日月,曰烏兔,曰金木,曰嬰姹,曰東三西四南二北一,皆後人因義立名。其要語也,不過精氣神,而三元五行盡此矣。
宜降則降,宜升則升。靜以守之,虛以合之。運之以意而未嘗有意。得之于心而本無心。動而與天行之健,其動則靜中之動也。靜而與地體之凝,其靜乃動中之靜也。
而吃緊處在玄關一竅,要見得透,捱得定。前日兩論已盡之。大道無為而至簡,並無奇怪足以駭人聽聞,固盡人所可為者,況聰明篤志如吾子者乎?
丹士好為新奇可喜之論,我不知其道為何道,丹為何丹也?子看丹經,當得其大要。
如紫陽氏所著「心為主,神為君,精氣為從,意為媒」諸說,皆要言可聽。至其抽添換火,立為十轉之法,此不可盡信者也。
夫!煉丹猶如炊飯,火急則焦,火緩則生,不急不緩,飯乃味全。煉丹火急則鉛走汞飛,故貴綿綿若存。火緩則鼎寒爐冷,故貴惺惺常在;不急不緩,火候到時,群陰自消,陽神自見。何必多立名色,行岐途以亂學者?
今再將二字訣申明一番:曰靜,曰觀
觀時主靜,靜時有觀,煉丹之法備之矣。
張紫陽丹經後段,以日中十二時配左右分數,或其自歷之境,亦未可知。然人身脈絡微有不同,則用火或有不合,各人自去閱歷,自去證驗。而張子欲以一己律天下之人,則惑矣。
吾所以教子以煉心習靜,而以火候付之自然者,我之火候如此,子之火候未必如此。我自有心得,必欲強而同之,是膠柱鼓瑟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