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修道心的幸福

修道心的幸福11.12.2016元始道長
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複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於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幸福,不是收穫的多,而是抱怨的少。於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於駕馭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活著,一定要有氣度,這不僅僅是涵養,也是一種標識。在與人交往中,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氣度。修煉人生,展示自己活著的氣度,讓生命更有意義。
善能育德 ,忍能養福,慈能養壽,寬能聚財。所以,改變命運真正靠的是自己的光明面,厚德載物。內心善良、柔和、寬厚,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學會調整心態,是人生中最大的價值。善心,善語,善行,必得善果!
行走於世間,每一步的距離都是一段不可忽視的風景。人生走過怎樣的風景並不重要,在風景裡感悟了什麼才是最大的收穫,即使是風雨飄搖山路崎嶇,心地卻收穫了寬闊與厚重、寧靜與祥和,誰能說這樣的風景不美?風景,不在山頂,在路上,在眼裡,在心底,在感受裡,在思索裡,在領悟裡。
人,因無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總是從無到有就歡欣,從有到無則悲苦。其實,又有何歡?一切擁有都以失去為代價;又有何苦?人生本來一場空。有無之間的更替便是人生,得失之後的心態決定苦樂。緣來不拒,緣滅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會用心品嘗幸福。看淡人間紛繁,心中自有一片花海;放下紅塵牽絆,頭頂便是一片藍天。茫茫人海,能有幾人駐留心中;芸芸眾生,又有幾人風雨同行;緣起緣滅,多少熟悉的身影變得陌生;過客匆匆,多少擦肩轉瞬便無蹤無影。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少私則寬。今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倏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闡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所以日樸也。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合於道,故學道只在安心,道心如目也,若纖塵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亂,心若不定,即紙窗之微,為人扯破必生怒忿。
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修身養性是鎖心猿擒意馬,行走坐臥真常;修身養性是戒驕戒躁,處事榮辱不驚;修身養性是放下私心雜念,超脫欲望的牢籠,事來則應,事去則靜;修身養性是把一切不合理的去掉,身心清靜智慧生,得之泰然,失之淡然 ,自然而行。日月在天垂大象,成就萬物演世倫。留心堪破造化理,道不虛行只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