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佛實相-顯出生命的修行四
十二、駁道教模仿佛教皈依三寶論
有些人先入為主,佛教教人皈依三寶,看到道教也有三寶,就以為是道教抄襲佛教的。實際上道教三寶起源很早,並且有很多種說法,如天上三寶:日、月、星;人身三寶:精、氣、神;法中三寶:雷、火、風;道中三寶:天、靈、神;持身三寶:慈、撿、不敢為天下先,等等等等,究其本源,源自於上古三一之說。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認為,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道德經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道家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太平經說:「精學之士,務存神追,慣用其書,守得其根。根之本宗,三一為主。」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基督教也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說法,難不成也是抄襲佛教麼?
由於三一本是由大道一氣而化生,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其本體就是道,所以道教講皈依三寶,乃是皈依教中三寶:道寶、經寶、師寶,皈依道寶,常侍天尊,永脫輪迴,是教人心心向道,努力行持;皈依經寶,生生世世,得聞正法,是教人聞經悟道,焚修不懈,皈依師寶,學最上乘,不落邪見,是教人恭敬師尊,不迷真性。所以道教講入道第一步即是皈依三寶。反過來看佛教三寶,佛、法、僧,是指皈依佛陀、經律論三藏典籍以及僧團,而不是某個僧人本人,雖與道教有些相似,但是還是有其根本區別的,所以也更談不上是道教抄襲了佛教。
十三、 駁道教抄襲佛教制定六道輪迴論
道教所謂輪迴,即五道輪轉之說。道教認為人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欲,否則迷淪有欲,淆亂本真。不能返樸歸根,與道同體,其神便入五道。據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載:「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音壁離),薜荔者餓鬼名也(餓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人名。(地獄道)。」有人說五道中的薜荔和泥黎來自於梵語,那麼我們來看一下此二詞到底是源於哪裡。
楚辭九歌中山鬼章記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九人為山鬼,女像,面色藍,手執桂枝。」植物名實圖考:「木蓮即薜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饅頭。俗以其實中子浸汁為涼粉,以解暑。」因餓鬼多為饑渴所逼迫,其身常處焰火中,煩惱不堪,薜荔有清涼解渴之功效,仙真以薜荔果施與餓鬼,能消除其熱惱。所以道教描繪的餓鬼形象多為身披薜荔樹葉,這就是餓鬼道稱薜荔的來歷。
書·堯典記載:「黎民于變時雍。」爾雅說:「黎,眾也。」泥黎者,泥中之民也。尚書·仲虺之誥說:「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用來指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裡。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地獄就是這樣一個環境,故道教有塗炭齋,專為濟拔地獄極苦之眾生,至今道教鬼道施食科儀中仍將泥土置於食器中與飯食混合之後施與眾生。這也就是道教稱地獄為泥黎的原因。
道教講究萬物生化,一切生物隨其習氣,皆在生死轉化之中,這種轉化,就是所謂輪迴,輪迴粗分為五道、六橋,實際上千千萬萬道輪迴都不能窮盡,更談何抄襲之說!?
十四、駁道教模仿佛教淨土宗念天尊往生淨土論
道教追求即生成道,很少將希望寄託於死後。但下元時期眾生福緣淺薄,多不能刻苦修行,加上生活步伐漸漸加快,很多修持法門不適合居住在塵世間的慕道者。故而天尊慈憫眾生,稱此世界東方,有青華長樂淨土,其世界中有太一救苦天尊,隨方化號,循聲救苦,若有眾生皈命念誦天尊聖號,則可以消災降福,一切如意,命終之後天尊前來接引,往生東極青華長樂淨土,快樂無為,自由自在。有些先入為主的佛教徒,便認為是道教模仿佛教淨土宗念佛往生的修持方法。其實稱聖名的修持法門不單是道教獨有,連基督教都有以基督之名的說法,更何況講究內煉修持的道教,更不是單單用嘴巴念念就可以,她秉承我國上古陰陽五行的理論,結合時間和空間的要求,在特定的方位、特定的時間段、特定的內煉方法,如叩齒、存神、掐訣、佩符等,再來念誦聖號,這樣長期熏修,不但可以自身得道,還可以度化他人,遠比淨土宗的修持法要精微、高深的多,談何道教來模仿佛教呢?若人說東方長樂世界是模仿西方極樂世界而設,試問,佛陀自己都講宇宙有三千大千世界,為什麼在你的眼中就容不下一個東方長樂世界呢?
其他林林總總,貧道無時間在此贅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