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藏外道書。道教正一派齋醮科書集成。四十卷。今存明宣德八年(1433)刊本,分別收藏於上海圖書館、臺北中央圖書館和美國普林思頓大學,據說本書存世僅此三部。周思得撰。周思得,錢塘(今浙江省餘杭縣)人,明代龍虎山道士,曾從張宇初、邱月庵等人學道,永樂中召至京師,為大德觀住持,年九十二卒,贈通靈真人。卷前有張澹然、吳大節及撰者之序,卷末有楊震宗之跋及顧惟謹之贊。謂周氏初以所傳靈虛田宗師符章奧旨集為三卷,猶慮未廣,復以林靈真先生修撰濟度之書三十四卷,參以平昔所用諸品科範,校讎成帙,費時二十餘年,通為四十卷,即為本書,於宣德七年(1432)完成,宣德八年(1433)刊印。題中上清靈寶為正一派之慣用名稱,濟度即齋醮濟生度亡之義,金書喻言科書之珍重。全書集錄當時正一派齋醮領科儀之大成,包羅衛國佑民、捍災止患、濟人度鬼等各類科範,從設壇建醮的各項制度,到各類科儀之程序,及有關贊頌詞章、符文印簡、咒訣罡步等等,悉錄於此編,本書還附有印、符、燈、壇等各種圖式。全書依次分為二十門:一、玄教祝頌門(卷一),包括各種祝文。二、贊唱應用門(卷一),列有各種法事經韻(曲線記譜)和贊頌詞章。三、謄詞啟建門(卷二),述發緘、揚幡、神幕、神虎玉劄儀、茭廊寒林、掩棺等科。四、朝真謁帝門(卷三至卷九),有演道文、師幕文、盟天告地儀、清亡宿啟儀及分燈、制器、淨壇、開啟、卷廉等科。五、升壇轉經門(卷十),述有開度、祈禳轉經之科儀。六、贊祝燈儀門(卷十一至十四),列以開度、祈禳之燈科。七、召魂浴食門(卷十五),錄有攝亡極濟、玉籙召攝、靈前懺悔,朝謁請幡等科範。八、受煉更生門(卷十六至十八),包括斛科、施戒、祭煉、普煉、正煉等科儀。九、流傳利濟門(卷十九),述有傳度、放生、施貧等科。十、禮成醮謝門(卷二十至二十二),列開度、祈禳各儀。十一、登壇宗旨門(卷二十三、二十四),有召役發遣、朝修上道、章表、諸真玄奧等科及道法釋義、贊導節次等。十二、仙儀法制門(卷二十五),講述虛皇壇布設及燈、印、牌杖及其他壇信樣式。十三、合契符章門(卷二十六至二十九),述開度祈禳之科範,包括發緘、敕水淨壇、變壇、分燈、斛食、安宅等宗所用之符章。十四、頒告符簡門(卷三十至三十二),列有開度、祈禳所用之靈文符誥等。十五、靈幡寶蓋門(卷三十三)包括揚立幡符與虛皇壇、召攝、燈壇、斛煉所用幡符及諸咒。十六、文檢立成門(卷三十四至三十七),述黃籙大齋、盟真齋、普度大齋、濟度五煉齋、九天生神齋、十回度人齋等科文。十七、章法格式門(卷三十八),錄有開度祈禳所用章品。十八、表箋規制門(卷三十八),述朱表樣式及開度祈禳之正表、散表等。十九、聖真班位門(卷三十九至四十),列有普天醮三千六百分聖門及各種齋法聖門分制。二十、齋醮須知門(卷四十),述有論師、受狀、沐浴、擇地等等齋醮有關之事項。
作者在自序中言:靈者性也,寶者命也,苟知乎此,則理與心融,道與氣合,不假作為而大業自立矣。今之職是者,但著威儀於科範,而不本乎誠,縱矩步於罡斗,而不求乎理,習音聲於潮梵,而不探其奧。故此本書在登壇宗旨門、道法釋義品一書,專門論述靈寶經法之源流及其義理。本書雖談科儀,但亦注重內修,認為修具備而外儀可略。如論法服云:若其清齋靜室,炁合虛無,密朝太上,隱叩玄關,無煩服飾之殊也。是書卷帙浩繁,述錄精詳,較為全面地記載明代道教齋醮科儀,進入全盛時期的實際內容。今將上海圖書館藏本編入藏外道書第十六、十七冊儀範類。
明周思德編纂。四十卷。周思德是明宣德年間曾任京師大德觀住持,曾多次為朝廷設金篆醮,制授履和養素崇教高上。據周自序,他曾拜丘月庵為師,丘推崇宋、元時寧全真、林靈真諸人所集靈寶法書,周沉潛反復於其間二十餘年,復訪求於當時道錄司左演法吳大節、提點楊震宗,「復得真集,間嘗竊附己意、補其散失,訂其訛謬,參加簡篆,佐以符章,通為四十卷」,而成此書。靈寶齋法科範,宋代積累極多。寧全真、金允中諸人各有靈寶大法行世,林靈真編寧全真傳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達三百二十卷之多,另有佚名靈寶玉鑒四十卷。周思德在前人基礎上整理出四十卷,比較簡明扼要。凡分贊唱應用門、謄詞啟建門、朝真謁帝門、升壇轉經門、贊祝燈儀門、召魂浴食門、受煉更生門、流傳利濟門、禮成醮謝門、登壇宗旨門、仙儀法制門、合契符章門、頒告符簡門、靈旆寶蓋門、文檢立成門、章法格式門、表箋規制門、真班位門、齋醮須知門,門下又分若干品不等。除齋醮須知門為對靈寶齋的原理、注意事項議論,其餘皆為齋醮中的行持方法、制度、規則、符簡、文書格式等。此書未收入道藏,明清多種道教叢書亦末收輯。近代以來,傳本極稀。據云,在上海圖書館藏本被發現以前,通常認為只剩兩本,一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一藏臺北中央圖書館。藏外道書儀範類收入上海圖書館藏本。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正文四十卷,其中八卷,即卷一、二十三、三十四至三十七、三十九、四十,題為制授履和養素崇教高士周思得修集,其餘三十二卷題為:嗣青玄府下教司命靈寶領教法師林靈真撰集,制授履和養素崇教高士周思得重修。卷十七至十九、卷三十九署為周思得,卷二十至二十三署為周思德。該經由周思得門弟子書板,卷末有書板人署名,經文字體工整,格式統一,符合道經書寫規範。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編撰體例是:每卷分門,門下分品,品下分細目。除四十卷之外,又以十天干,分為十集,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集,每集據內容分為上下卷,或上中下卷,或前後卷,其中辛集分為上、下、前、後、左、右六卷,為分卷最多之集。該經共分二十門、八十七品。二十門是:玄教祝頌門、贊唱應用門、謄詞啟建門、朝真謁帝門、升壇轉經門、贊祝燈儀門、如魂浴食門、受煉更生門、流傳利濟門、禮成醮謝門、登壇宗旨門、仙儀法制門、合契符章門、預告符簡門、靈幡寶蓋門、文檢立成門、章法格式門、表箋規制門、聖真班位門、齋醮須知門。各門品目不一,少則一品,多則二十四品,如贊唱應用門僅為分法事品一品,朝真謁帝門則多至二十四品,而玄教祝頌門、聖真班位門、齋醮須知門則未分品。
品目的劃分原則,是按科儀類別。如受煉更生門分斛科品、施戒品、斛煉換用文偈品、祭煉科品、普煉科品、正煉科品。有的品目內容較多,又可細分。如合契符章門的開度秘篆品,分為判設斛食一宗、靈寶祭煉一宗、青玄祭煉一宗、玄都玉山大獻普度一宗、靈寶煉度一宗、生神煉度一宗。文檢立成門的祈禳品,分為祈禳黃籙大齋文字、傳度大齋文字、雷霆祈雨文字、謝雷文字、消災請福道場文字、普福道場文字、酬盟道場文字、禳災道場文字、璇璣祈告道場文字、禳瘟道場文字、安宅道場文字、禳熒道場文字、祈嗣道場文字、閱籙道場文字、預繳籙文道場文字、九天醮文字、玄天醮文字、祈晴齋文字。
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編撰體制,取法於宋代科書靈寶玉鑒、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玉鑒四十三卷,分為二十五門,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分為二十品,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分為二十七門,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四十四卷,分為五十五品。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綜合上述諸經之體例,以門統品,條分縷析,為道教科儀書中體例最完善者。四十五代天師張懋丞贊曰:予嘗披閱諸品經科,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