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酆六天10.11.2012元始道長
酆都六天宮的記載見於多種道經,記述較為詳細的有玉清經洞真十二部經上鍊經第十、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真誥、登真隱訣、道跡仙靈記、洞真上清開天三圖七星移度經、太上洞淵北帝天蓬護命消災神咒妙經等書。
玉清經洞真第十上鍊經:「我常歷觀諸天,諸惡趣門,故有六宮,主其罪福。
一曰紂絕陰天宮
二曰泰殺諒事宗天宮
三曰明晨耐犯武城天宮
四曰恬照罪氣天宮
五曰宗靈七非天宮
六曰敢司連苑屢天宮
復有二十四獄:一曰鑊湯地獄,二曰銅柱地獄,三曰鐵犁耕舌地獄,四曰刀山劍樹地獄,五曰剉碓地獄,六曰毒蛇食心地獄,七曰鎔銅灌口地獄,八曰爐炭地獄,九曰鐵輪地獄,十曰運石為山地獄,十一曰鐵牀地獄,十二曰劍林地獄,十三曰寒冰地獄,十四曰猛火地獄,十五曰鐵杖亂拷地獄,十六曰大石壓身地獄,十七曰鐵錐刺身地獄,十八曰鐵丸地獄,十九曰吞火食炭地獄,二十曰磑磨碓擣地獄,二十一曰鐵汁地獄,二十二曰拔舌地獄,二十三鐵鎖地獄,二十四鋸解地獄。」
真誥第十五卷闡幽微第一說:「羅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萬里。其山下有洞天,在山之周回一萬五千里。其上其下並有鬼神宮室。山上有六宮洞,中有六宮,輒周回千里,是為六天鬼神之宮也。上為外宮洞,中為內宮,制度等耳。
第一宮名為紂絕陰天宮,以次東行,第二宮名為泰煞諒事宗天宮,第三宮名為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宮名為恬昭罪氣天宮,第五宮名為宗靈七非天宮,第六宮名為敢司連宛屢天宮。
凡六天宮是為鬼神六天之治也。洞中六天宮亦同名相像如一也。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宮門名,則百鬼不敢為害。」
這六宮各有主人,依次為:北太帝君炎帝、北斗君周武王、東明公夏啟、西明公周文王、南明公邵公、北明公吳季子。
在中國古代的記載中,東嶽泰山與羅酆山都與冥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前者有東嶽大帝主宰生死統領鬼魂,後者有北陰酆都大帝主管冥司統率鬼神。
相傳北方有座死者聚集的羅酆山,山上有外宮的六宮,也有洞中內宮的六宮。由於外宮與內宮的制度相同,就稱「六天」治理「六宮。」因此,東晉時的羅酆六天被認為是治理死者世界的酆都山的鬼神。可見羅酆六天的傳說早在東晉時期便已經在道教體系內定型。
並且,東晉中後期的葛氏道經典,也同樣有把酆都山作為鬼魔聚集之地的記載:「東山神咒,攝召九天,赤書符命,制會酆山,來魔送鬼,所誅無,悉詣木宮,敢有稽延。」(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卷上)
抱樸子卷三對俗篇的「勢可以總攝羅酆」這句話,推測西晉時羅酆山似乎也是一個恐懼的地方(羅酆山就是酆都山,見真誥卷十五所引酆都宮記),並且與東晉一樣,也被稱為是鬼神居住的地方。他還說,如果酆都山的六天是基於五行思想與由來於北方的數六的話,那麼,西晉時的酆都山大概也是在北方一帶。與東晉一樣,不但有六天宮,而且存在由六天來統轄這樣的事實。
只是隨著明清時期的神魔小說興起,使得十殿閻羅等一干冥神的傳說超過其他冥府神靈,從而使得羅酆六天的知名度遠遠不如那些比祂們低上許多級別的冥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