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7日 星期日

疑難奇症靈驗精華四

疑難奇症靈驗精華01.11.2021元始道長

奔脈

00,女,32歲,楚雄大姚縣人,農民

由親友介紹來就診,自訴病已三年之久,初起每次發作僅覺小腹有如蟲行,自下而上。上至心下,在胸滿氣息,約一分鐘左右即可消失,數月一發,尚不以為痛苦。但近一年來,日益加劇,競至一日數發,發則先見小腹跳動一陣,繼則上抵胸隔,甚至上沖咽喉。於是氣急胸滿,呼吸幾乎停止,面青目豎,兩眼流淚,額上汗出,身體強直,兩手握固,有如角弓反張者。如此多則三五分鐘,少則一二分鐘,必待深深吸氣一口,長歎一聲,上述症狀才逐漸得到緩解,如此反復發作,痛苦萬分。曾去地區醫院檢查治療,未予特殊治療,因來要求中醫治療。就診時間,不過一小時許,親見其發作二次,一輕一重,發後疲乏少力,必須臥休片刻方可起坐,然病雖奇特,身體外貌尚屬如常,無礙大局。查其脈弦而緩,舌微紅而白薄。根據上述症情,有類前人所述奔脈氣一症,但發作如此典型者,余生平僅見此一例。斷為奇經沖脈為病,沖氣上逆,痰阻氣機而然。余以化痰降逆為法,投以當歸、白术、香附、鬱金、旋複、赭石、降香、磁石、枳實、竹茹、法夏、陳皮、茯苓、甘草等出入為方。連服十劑,發作減少,症亦減輕。先後服上方三十餘劑,三個月後來信,告以病雖時有起伏,但總的趨勢已近痊癒。囑按原方續服,鞏固療效。二年後追訪,未再復發。

本病前人有載:「奔脈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細患者,前後並無驚恐誘因,但與情緒起伏有一定關係。故以開鬱化痰為主要手段,竟獲良效。足見個體不同,病有多因,古今治法,不必強求一致。

病有急慢之分,難易之別,臨床所遇患者絕大多數有症可循,有法可依,當以證辨治或對症治療。但臨床偶遇個別患者,身染罕見之症,難定規範之病,即屬奇症。所謂奇症,既病症多端,病機頗雜,方書無病名,臨床鮮見之,結合儀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綜合臨床資料,似此病實非此病是也。然治療奇症和治療其他疾病一樣,堅持從祖國醫學整體觀念出發,細於觀察,詳於辨證,善於分析,藥以勝病為宜,此謂執活方以治活人也。如此,奇症雖奇,用活法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相對而言,奇就不足為奇了。

病在局部、著眼整體人體各部份,以五臟為中心,透過經絡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它們之間正氣相助,病變相關。局部病變可影響整體,整體病變也可影響局部。在辨證治療奇症時,對待局部病變,尤其應注意著眼於整體,把局部與整體統一起來,不能只見一木不見林。防止孤立、片面地處理局部病變。從整體出發,主要以局部與整體各方面的聯繫上綜合分析,反復推敲,從而發現病變的癥結所在,制定合理的治療措施,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治療效果。如果把辨證的思路僅局限於局部病變上,忽視整體考慮,則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