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劍仙派03.07.2015元始道長
莫笑紅塵無道義,仙中自有俠客行!
自古以來,道門密傳五派修行者就有劍仙的修行,並不是傳說或者歷史的虛構。在歷史上著名的修行與劍仙有關的,有玄天上帝蕩魔天尊,興行妙道天尊呂洞賓等,道家的劉一明也曾經論及過劍仙,近代道門陳攖甯先生也對劍仙發表過自己的看法。自古以來道家的修行就有千門萬法,不拘一格,只要在根本上依循大道修行,都可以說是道家的法門,劍仙從根本上,應該也是對自己精、氣、神的錘煉,最後合於大道有所成就。
劍仙之所以門徒稀少,不顯於世的根本原因,大約是因為其修行的法門,比較獨特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容易讓人沉迷於術忘卻大道,所以對傳承的人選擇格外嚴格。道家雖然有諸多的法門,但總講究齊同慈愛,看重生命,所以劍仙傳承比較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歷史上的劍仙雖然稀少,卻不是沒有記載,劍仙的修行者,相對於其他的道門流派更具有傳奇性,然而卻也更加呈現道家並非背塵棄俗,獨自修行的宗教。連稀少如劍仙這樣的門派,流傳於世的,也大多是行俠仗義匡扶天道的故事,何況是道門其他的宗派呢?可見道門是一個志在求仙卻不拋棄世俗的宗教,本來世俗就是大道的一部分。
道長略微記錄幾則關於劍仙的故事和一些相關記載。第一是為表示道門的修行是實修為重,而不僅僅只是道德的修養;第二是說道家修行有活潑潑的陽性修行的主旨、道家是不背棄自我和塵世的修行、以求進入無識無知,不明是非的陰性狀態,透過有情有義的修行達到光明完善的自我狀態;第三就是激勵我輩盡己所能努力修行,為自己和他人做一點實際的事情。道門修行無論是過程中還是最後有了一定的成果,都不棄世厭世,而是始終與世界相聯繫、齊同慈愛,異骨成親。
俠客行:除惡扶善,借此修仙!
道家的修行本身就是有情有義,而非腐木朽石的,修行只需心中的一點光明,至善成仙而已,所以哪怕神仙,也大多有血有肉,而不是廟堂上的泥木疙瘩,這是中華文化與道教最大的特點。未成仙的時候,道門的修行也歷練在紅塵中,以自我的能力禳災止惡、輔助天道。而劍仙正是依仗自己的劍術,除惡扶善、積功累行,借此修仙,不可謂不呈現出道家的駐世修行,不廢人倫的情懷。
以下的幾則故事從個人愛恨情仇的角度記敘劍仙法門。
紅線女是原本是潞州節度家的小青衣,因為魏博節度使想要造反吞併潞州,紅線女一夜之間往返七百里,取了魏博節度床頭的金盒回來,警示魏博節度。魏博節度搜索金盒之時收到潞州節度送來的金盒,全軍頓時大驚,知道是劍仙警示不可作惡,就熄了做惡的念頭,這便是劍仙紅線女的故事,所謂大忠大智便是如此,自此之後紅線女便隱遁修仙去了。
再說一則著名的劍仙聶隱娘的故事,聶隱娘原是魏博大將聶鋒之女,在幼年就被一乞食的老尼姑掠去教成異術。後來聶隱娘有了丈夫,兩個人騎著兩頭用剪紙法術做成的驢行走天下,就跟張果老的驢一般,騎的時候拿出來,不騎的時候收起來。聶隱娘原先是在魏帥左右的,魏帥讓聶和丈夫去刺殺他的仇家劉節度,而劉節度以自己的神機妙算派人在城外迎候,不但免除自身的一場災劫,而且還收服聶隱娘夫婦為其所用。此後聶隱娘又以自己的神妙鬥敗魏帥派來的刺客精精兒及妙手空空兒,自此魏帥的刺客就再也不來。這就是聶隱娘以自己的劍仙神妙之術,保住自己的愛情,不妄殺無辜的故事,這也就是道家智謀神妙與愛惜生命之處。
如果說上述還不能完全呈現出道家的廣博神奇,有情有義的話,下面一則故事則徹底表現出道家劍仙擁有奇人異術、敢愛敢恨的一面。
話說有一個北宋的武職官名解洵,在靖康之亂中流落到北地,一個人孤苦伶仃,親戚們看他可憐,就為他娶了一房妻子。這個妻子賢慧有情,又嫁妝豐厚,解瞭解洵在北地的孤苦。此後這個妻子更是為緩解解洵北地漂泊思鄉之苦,以一己之力打點護送解洵回到南方。在南方解洵與其兄解潛相見,解潛因為軍功已經成為大帥,兄弟相見歡喜異常,解潛就賜予瞭解洵四個婢女當作小妾。
解洵有了婢女小妾之後,卻全然忘卻妻子的恩情,日漸疏遠妻子,縱情聲色之中。妻子一日趁酒間質問解詢,難道忘了當年救命與護送的夫妻恩愛情分了嗎?這豈是大丈夫所為!解洵一怒之下冷笑且咒駡妻子,並且下拳要毆打妻子。頓時頃刻之間燈燭皆滅,冷氣襲人,等到燈燭復明,四個婢女小妾才發現解洵已死,頭顱都已經不知所蹤了。這便是劍仙駐世,挾奇術歷經世故、敢作敢為的故事。類似道門劍仙的故事還有很多,大多都是敢愛敢恨,除惡扶善的故事,可見道門修行最重要的是不泯滅自己心中的是非觀念,堅守原則才能有所成就。當然電視連續劇花千骨,更是依據劍仙派的故事寫成的。
大道劍術:自古及今,一脈相承
劍仙的修行,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自我的快意恩仇,更多的是為國為民,傳承大道,不然也不能稱之為道門的修行。
大道運行有陰有陽,有生有殺,道家修行如同上面的故事一般,講求符合天道、抑惡揚善,以自身之力匡扶世道,而不是等待著他人的救助,可見道家修行自我、善惡分明的特性。但同時大道以慈愛為核心,老子在道德經云:「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所以,劍仙的修行不但要有奇術,更加包含著大道在其中。這種大道在劍仙之道的表現,首先是劍仙的根本來源,第二則是它嚴格的戒律以及歷史上的真正為國為民的大事。如果沒有這些,劍仙也稱不上修行大道,只能算是小術的一部分。
首先,劍仙的來源完全出自道家,道家最早關於道術傳授的記載:九天玄女傳授黃帝的道法中,就包含著劍仙的法門。在黃帝與蚩尤作戰之時,黃帝屢戰屢敗,九天玄女現身將兵符傳授給黃帝,同時將劍仙之法一併傳授給黃帝。黃帝的大臣風后習之,最後和黃帝一起打敗蚩尤。黃帝作為道家最早的始祖之一,在九天玄女之處得到兵符和劍仙的法門,可見劍仙法門來歷的正統性,是道家自古及今一脈相傳的道法的一部分。同時在劍仙的記載中,也詳細指出劍仙為什麼流傳甚少,不見道藏的原因:「帝以此術神奇,恐人枉用,且上帝立戒甚嚴,不敢宣揚。但揀一二誠篤之人,口傳心授。故此術不曾絕傳,也不曾廣傳。」
道門中往往越是厲害的法術,戒律越嚴,既表現大道神奇造化的同時,也表明天道的慈愛嚴明,戒律森嚴。關於劍仙的記載中,主要有三條大戒需要遵守:不得妄傳人,妄殺人;不得替惡人出力害善人;不得殺人而居其名。這三條大戒充分顯示道教修行與傳授的嚴謹和公正,無論是劍仙還是其他任何道教法門的修行,修行自身、駐世紅塵都不可枉為,因為道法不僅僅是術,更是大道的呈現,慈愛公正,善惡分明,不居名利,最後才能以術入道,成就自己,也正是這些戒律才讓劍仙成為道家修行的法門,而非殺人的方術。
古代劍仙的記載,除了上文個人的恩怨情仇之外,在國家社會的大是大非前,劍仙也常有參與,以維護修行與天道的善惡原則。除了黃帝戰蚩尤,有風后習劍仙之術打敗蚩尤的記錄,更有張良召劍仙力士刺殺秦始皇,梁王遣刺客刺殺袁來等。在劍仙相關的記載中,常有言明,劍仙修行者主要是為公事出力,而非私仇,其劍術有嚴格的使用範圍,主要是國家體系中不顧百姓疾苦,昏庸無道的貪贓枉法者。那些文官武將、封疆大吏乃至帝王國主,無法由法律得到適當的制裁,就是劍仙替天行道、積功累行的對象;而那些舞文弄墨、偷奸耍滑的文吏和武斷的土豪之類,由刑法主之;至於世間忤逆之子,負心之人則交給雷部。可見劍仙的修行,除了為自身的快意恩仇之外,主要是為大道是非,並且有著非常嚴格的戒律和範圍,時刻受大道的制約。
道由術彰,然而大道在道而不在術,故宜以道統術。大道的修為與世間息息相關,世間本身就是大道的化現,是實有而非虛幻。歷史上關於劍仙的來源、戒律以及各種或為自身或為國民的記載,充分呈現道法神奇,道家快意恩仇,既入世又出世的大道情懷。作為後輩的修行者,不一定能遇到劍仙這麼傳奇的道術,記載劍仙的故事也不是為了讓人過分花心思追求奇術,而是表明道門是一個修行實際,參贊天地,不棄世消極,傳承著華夏陽性文明的本土宗教。
道法中有千門萬法可以傳承,每一門都有其實際的作用。努力修行,不挾術自重,並追求大道,以實修入道,據此成為一個有情有義、不費人倫的修行者,而非避世消極而墮入無知無識境界的修空者;如此才不負大道神奇和華夏文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