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女媧造人背後的寓意

女媧造人背後的寓意05.13.2013元始道長

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女媧的故事,像是女媧造人、女媧補天,更有以女媧補天為背景而誕生的古典名著紅樓夢。女媧,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神仙信仰,有關於女媧的神話最早可見於山海經楚辭中。楚辭天問有「女媧有體,孰能匠之」的句子,可理解為「女媧作成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誰作成的。」由此可見,在戰國時代已經盛傳女媧造人的故事,並且人們開始追問女媧本人的來源。

那麼,在談論的女媧,到底是誰呢?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晉人郭璞注云:「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

先秦典籍禮記帝王世紀、應劭世本作篇中,還把女媧認為樂器始神,曰「女媧作笙簧」,是說女媧發明瑟、笙簧、塤等樂器。

古籍中最早明確提出女媧造人故事的是風俗通義,其曰:「

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把黃土捏成團造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後世人們推論說,女媧摶黃土作人的故事中,其實是有制陶技術的縮影,而所造之人有貧窮貴賤之分,則是人類社會等級制度的反映。女媧造人的故事,意圖說明的是人類社會的文明變遷史。

風俗通義中又提到,女媧還為人們指導婚配制度,云:「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女媧在神祠裡禱告,祈求上蒼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為人類安排兩性婚配的繁衍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