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陰神之悔過與遷善


陰神之悔過與遷善08.11.2008元始道長
陰神,陰神代表的就是人身中母系遺傳的一半命元。陰本身主靜,其性質是儲存性。陰神本身所攜帶的能量較低,但是當其遷出百處於陽位元,由於屬性相反,陽性的真氣就被其大量吸附帶回到體內來。相反則相存。這些過程的完成不是靠人的主觀意識的調動。而是靠一種法理,使人進入一種狀態後,達到采氣補元的目的。
當練功人的慧眼睜開時,肉身在氣功態中,可以看得見陰神的顏色是趨於灰藍色的。初期階段很難看到光,只是一個影子或形似自己。一般的情況之下,陰神出入的路徑是在身體前方,就如整個前身脫下來一個影子一樣。
元神還在體內時,陰神是絕對服從下意識調遣的。當元神練出身體之後,陰神將服從體外元神的指揮。由於陰神能采抬到大量的真氣,因而初練功時首先能夠自動出殼的是陰神。陰陽先後乘,可謂如此。
陰在先出是處在陽的時空,先屬陽時,因此自然會得到道的暗助。反之則道動之。
另外,由於陰神的存儲特性,因此陰神也攜帶著練功人身體上的一些疾病信號。陰神的遷出,將疾病信號在體外與真氣作了一定的置換,所以陰神的遷出是練功初期調整人的身體平衡而臻健康的必由之路。
陰神能將致病的資訊因素帶到虛空之中,而這些資訊因素是人致病的內因,大家都知道每個人均生活在各種細菌的包圍之中卻大部分人健康自在,其原因就是健康人體內的陰性物質(肉眼看不到)一面沒有病信號與細菌的運動信號共振。
怎樣才能使陰神出殼呢?這是每一個練功人所應該掌握的基本方法。也是法術上抵禦萬邪的根本大法,這就是悔過遷善法。
當然悔過和遷善是兩個不同的方法。悔過是使人的諸神所累所縛得到解脫而至虛空。遷善則是繼續提高諸神的能量,使其能常居道鄉,常明己心是一種方法。明已者,自知心在何處想,行在如何做。
悔過
古人說:「未至真空,陰神也難出。」何謂真空?當你心空及致無礙時,就是真空。當你心中為往事所累時,則不能使其得到解脫。消除所累唯有悔過一法。
悔過其實質就是,向後看自己的一生所經歷過的的事情,並對其中違背道德的事情予以定性。人的識心是活動的,屬陽性。當其產生在現時空時,證明識神已經獲得了定數的能量和機緣。向沒有發生的時空(未來)運動,所獲得的能量就耗散。向已經發生過的時空(過去)運動,則是在尋找相反的物質和相反的位置形成陰陽成對。過去做的錯事、壞事、歹念,這些都是處在陰性位置(過去)的相反物質(相比較於求道的規範)。就如一盒錄音帶錄下來的錯誤信號只有重新輸進一截正確的信號予以替換該錯誤的部分才能使這盤錄音帶取得完整一樣,現在的陽性意識場回憶過去所做的錯事,明白了過去的錯誤之處,實質上就是確定了其性質而給予了置換。這種置換的結果是德的自生。陰神由此取得陽性(現在的識神之思慮)意識的補充而活動性增強。加上外來意識能量(暗示、導引、誘發等),顯態和隱態的師傅的幫助,你的陰孽就會由於你的悔過而消失致盡,陰神調出體外就是很自然的結果了。
陰陽的雲層碰到一起會產生出雷電來,生物的陰陽相合能產生新的生命來,人的意識的陰陽相交能給人帶來性、命的新生。因此很多世人患疾求醫而不能斷其疾根,一旦能悔過遷善其所患之病則不治而愈.其理不外乎藥只能治病,而不能療(了)心。心乃藏神之處,膏育尚且難以施藥,而況心中所隱乎!黃庭內景經悟成子曰:「魄為陰神」,古語說:「魂望生,魄望死。」由此可知,陰神為魄並非望死,而是為罪孽所累死。絕其所累和除其所累,則魂魄得以相交而生元神,則去仙不遠矣。
問:「我如果沒有開天目,看不到出陰神的經過,我怎麼能知道自己的陰神是否出殼呢?」這個很容易判斷。「陽為靈覺虛玄,陰為夢想顛倒」,若一個練內功的人他做的夢不再象平常人那樣是顛倒反復的,(好的預示壞的結果,壞夢結果是好的)那他的陰神一定處在陽性的位置或者處在非常活躍的時期。
陰神善禦慧眼,因此當你空及無礙並把自己置於一個無事系心的境界時你對未來之事會非常敏感。只可惜這種敏感的出現無連續性,非常分散地出現這也是陰神的特性所致。
很多神漢及神婆類的人修的是陰神。他們具備一定的眼功,能替人查病因查原因,卻並不能幫助求治者在不動用法術的情況下根除,原因之一是陰神的能量很低,只能借助於法術解決問題。第二個原因是陰神主靜,非運動性的物質組成。但是陰神卻能客觀地反映隱態與顯態世界的聯繫。
陰神的存儲特性也容易給人造成很多幻覺。出陰神的練功人憑功能看到的各種景象和境,就象一個人睡覺所做的夢一樣,是很難達到全真境地的。因為陰神在外,它造成的資訊場還會影響到周圍,使周圍的人接受到信號的暗示和同步而產生相同的幻境,這一階段很容易使人掉到宗教迷信的泥潭不能自拔,大家尤其要注意突破假幻,立足真空。
遷善,隨時的善意:
遷善是使我們修真者的思想和行為往修道所要求的道德規範上去想去做。遷善是提高自己修為的過程。但是作為隨時的善念,那範圍就相當廣大了。定境、觀心、止念、反省、觀想的五轉玄功是隨時的善念的五個重要環節。
吾對善念的定義如下:無處不以道蒞天下,無時不以上德對人間,修行中以無為去生活,做人至處下而無爭。
人易隨景而易其心。不易由反思而德其心。這是一個靈性的問題,也是人的本性問題,牡丹好孤芳自嘗,公雞好自鳴得意,狐狸好自作聰明,狡兔好穴住三窟,朽木好自怨自艾,人心向外,好完美至極。人如果把萬物作鏡子實質就是常備道心。道藏於至樸至簡的萬物萬象中,而人卻很少有留心與自己聯繫起來的,做到這一點,隨時的善念就在其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