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荻教子01.22.2018元始道長
北宋時期的大文豪歐陽修,出身貧寒,父親很早就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兩個人相依為命。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只粗略讀過些書,勉強認得幾個字,但她的遠見卓識卻令人非常佩服。她並沒有因為家庭的貧困,和自身文化素質的不高,而放鬆對於歐陽修的文化教育。
鄭氏想要讓歐陽修讀書識字,但家裡很窮,拿不出錢來買紙筆。有一天,鄭氏看到屋前池塘邊長滿荻草,馬上靈感迸發,將荻草稈當做筆,鋪沙作紙,開始親手教歐陽修一筆一劃地練字。她讓歐陽修錯了擦掉再寫,如此反復練習,直到寫得工整為止。這就是著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小歐陽修在這樣的教育中,很快就喜歡上了詩書,練就了過目成誦的本事。鄭氏為了歐陽修能開拓視野,多讀一些好書,還常常帶他到藏書多的人家去借書讀。也正是由於鄭氏這樣的精心培養,歐陽修後來終於成為北宋名震文壇的大家。
也許,父母並不需要有萬貫家財,不需要有滿腹詩書,但至少應該有對文化知識的起碼嚮往和敬畏。父母對於知識、對於文化有嚮往心,才能讓孩子潛移默化受到感染,逐漸培養出孩子的求知欲望,為孩子知識開拓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