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秘法五02.04.2002元始道長
十七、守竅的秘訣
這裡說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1.初學者可用簡單的方法幫助意守丹田。如練功開始時,稍喝幾小時熱茶或溫開水,將水緩緩咽下,咽時注意水從嗓子流下的感受,意念之中注意下丹田的感覺,這樣腹部很快就能產生暖烘烘的感覺,很快就會有放鬆沉氣感。以後能意守丹田了,就直接將意念放于丹田。
2.用引動氣旋,帶動氣旋,氣旋自轉的方法守竅。開始用手掌對著下丹田旋轉,引動丹田氣旋,手旋轉時,閉目,但兩眼隨手掌旋轉,同時用意念和神光觀照下丹田內氣的旋動。做熟練後,只用眼睛的旋轉帶動丹田氣旋。再熟練後,只用意念引動丹田氣旋。訓練一段時間後,下丹田內的氣就可以自動旋轉起來,這叫人不練氣,氣練人。這些都是從有為入手,逐漸過度到無為。
3.靠凝神,用兩眼的神光合照下丹田,這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方便法門。採用的方法達到熟練之後,無論哪家的守竅,基本上都是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可太緊,又不可墮致於散亂昏沉。丹田是在空中旋轉,虛靈活潑。有的人在吸氣後,便將氣按下丹田,或者用手按下丹田,以為意到則氣到,結果發生了偏差。
十八、精忌離宮
道家將精、氣、神視為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視精為生命的基礎。為了與醫家精、氣、神有所區別,道家以先天精、後天精、交感精、元精等術語來給精定名。元精無形,寓於元氣之中,受外部感應則與元氣分別,成為凡精。先天精藏於五臟六腑,後天之念一動,則成為後天之精。道家所講的精,似乎相當於內分泌或激素,而非醫家所指之精。元精可以在修煉中獲得,如溫養有方,則可化為元氣。交媾之精有形,是後天之物,為感化所成,屬後天之精。煉精化氣是指煉先天元精而言。
欲神過度可導致精血耗損,元氣耗泄過度,則導致人日趨衰老,所以道家指出要煉精、補精、固精、甚至精不離宮。
所謂保精,就是防淫戒漏。積精為保命,人不自損天年,便可自終天年。自損天年,最嚴重的莫過於好色喜淫,房事無節。道之大敵為色字,色字害人,甚於虎狼。只要留得住精,便可以長生。否則,日夜打坐,可有何益?油盡燈滅,髓竭人亡,並非虛語。
年輕力壯的,正值精盈氣盛時要戒之在色,不可縱欲。中老年人已經精虧腎虛了,更要持之一戒,不可一漏再漏,以至髓竭命絕。
所謂補精,一是聚補,聚精以補精;二是采補,采精以補精。
聚精之道,一是寡欲,二是節勞,三是息怒,四是戒漏,五是慎味。聚精以寡欲為先,聚精尚宜忌酒,淡食可以養精,可以益壽。
采補則是指活子時和一陽升時,周身酥癢快樂,這時要及時捕捉,提肛縮腎,進行抽提,使其沿任督二脈進行昇華,道家管這個叫精化氣也叫藥。藥行督脈,逐升于頭頂泥丸宮時,略停片刻,即所謂去礦留金,然後從頭頂沿督任二脈循行下降,轉入下丹田積存,此為采補。
所謂固精,又叫不漏法。人過中年以後,身體已破。在行保精、補精之法的基礎上,還應以不漏為繼修功夫。不漏又分為:交合之精不漏,呼吸之氣不傷,思慮之神不用,叫做外不漏,也要固外藥。先天精之藥不漏,先天之氣不傷,先天之神不用,叫內不漏,又叫內固藥。能達到都不漏,又叫不漏體、童真體、全身體。
凡男女交接,必擾其腎,腎動則氣必隨之而漏,雖然沒有外漏,但是精已離宮。即使是能堅韌者,也必有其精數點隨陽之萎而流出。後天一念一動,就產生後天之精,腎受其擾,精已離宮。
這次,把聚氣養氣、煉己築基這個層面上,平時不涉及那麼深的,或者不能全部講的,歸納之後都教給大家了。修煉與武術不一樣,武術是一日練一功,一日不練十日鬆,而修煉,功能功力的增長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有時靠點破窗戶紙。看過這篇文章的人,可以免走很多彎路,節省很多寶貴的時光,一步就越到下個階段。實際上這已經是在延年益壽了。
掌握了這十八種祕法,進、守均可自如。如果掌握僅僅為了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終生習練這些內容已經足夠了,掌握了這些方法,各類疾病也就自然痊癒。如果想進一步登堂問奧,這也是上前進之階,它既是基礎,又是伴隨我們今後進行修煉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期望這些內容能為普天之下的大眾祛病健身、延年益壽及進一步探討人體奧秘發揮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