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筏09.13.2017元始道長
筆之執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結在紐轉,脈絡之不斷在絲牽,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勾點,光之通明在分佈,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奇正。
橫畫之發筆仰,豎畫之發筆俯,撇之發筆重,捺之發筆輕,折之發筆頓,裹之發筆圓,點之發筆挫,鉤之發筆利,一呼之發筆露,一應之發筆藏,分佈之發筆寬,結構之發筆緊。
數畫之轉接欲折,一畫之轉貴圓。同一轉也,若誤用之,必有病,分別行之,則合法耳。
橫之住鋒或收或出,豎之住鋒或縮或垂,撇之出鋒或掣或卷,捺之出鋒或收或放。
人知起筆藏鋒之未易,不知收筆出鋒之甚難。深於八分章草者,始得之,法在用筆之合勢,不關手腕之強弱也。
匡廓之白,手布均齊;散亂之白,眼布勻稱。
畫能如金刀之割淨,白始如玉尺之量齊。
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觀鐘、王楷法殊勢而知之。
真行、大小、離合、正側,章法之變,格方而棱圓,棟直而綱曲,佳構也。
人知直畫之力勁,而不知遊絲之力更堅利多鋒。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則活;蘸筆欲潤,蹙毫用之則濁。黑圓而白方,架寬而絲緊。
古今書家同一圓秀,然惟中鋒勁而直、齊而潤,然後圓,圓斯秀也。勁拔而綿和,圓齊而光澤,難哉,難哉!
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將欲轉之,必故折之;將欲掣之,必故頓之;將欲伸之,必故屈之;將欲拔之,必故擪之;將欲束之,必故拓之;將欲行之,必故停之。書亦逆數焉。
臥腕側管,有礙中鋒;佇思停機,多成運算元。活潑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滯者,其機圓,機致相生,變化乃出。
一字千字,準繩於畫,十行百行,排列於直。使轉圓勁而秀折,分佈勻豁而工巧,方許入書家之門。名手無筆筆湊泊之字,書家有字字疊成之行。
黑之量度為分,白之虛淨為布。橫不能平,豎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佈終不能工。分佈不工,規矩終不能圓備。規矩有虧,難雲法書矣。
起筆為呼,承筆為應,或呼疾而應遲,或呼緩而應速。橫撇多削,豎撇多肥,臥捺多留,立捺多放。骨體筋而植立,筋附骨而縈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細,二者未始相離,作用因而分屬。勿謂綿軟二字為劣,如掣筆非第一品紫毫,不能綿軟也。
預知多力,觀其使運中途。何謂豐筋,察其紐絡一路。筋骨不生於筆,而筆能損之、益之。血肉不生於墨,而墨能增之、減之。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中鋒,即佳穎亦劣。優劣之根,斷在於此。肉托毫穎而腴,筋藉墨沉而潤;腴則多媚,潤則多姿。
以上論書,言淺而旨確,非工力深者不解其難也。
附:
笪重光,清代書家,江蘇丹徒人。字在辛,號君宜、江上外史。晚年居茅山學道煉丹,改名傳光、蟾光,亦署逸光,號奉真、始青道人、郁岡掃葉道人。
笪重光工書善畫,精古文辭。有書筏、畫筌傳世。
現存書筏現存二十八則,綜論筆法、墨法、布白、風韻等,論述精明扼要,寓含易理,乃絕世好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