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妄念03.15.2016 元始道長
道教把天理想化的分為三十六層,從抬頭看到的天到深不可測的天,四維上下,蘊藏著豐富的內容,高居著眾多的神明。都說舉頭三尺有神靈,人,就在這深不可測的天際漫遊,同時腳下的路在延伸,驗證著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夢。
老子第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草木長的再茂盛,到頭來,還是要歸於塵土。這一切是由一個真體,所演變出來的各種幻象,不久又會歸於虛無。
因此,生長只是一個邁向死亡的過程;盛滿只是步向衰敗的一個階段。心性隨環境的變化而動,實境可以變為虛境,虛境可以變為實境,我化蝴蝶,蝴蝶化我。草木都能變化,人為萬物之靈長,理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自己。
明朝高道趙宜真在原陽子法語中說:「方寸心田了了時,隨方應化總無為。迷人但見行千里,兩腳何曾半步移。」想要成就,須學會把握時機;成就追求的夢境,要能駕馭自己的心神。
多年前去西安雲遊,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金絲猴,便去了動物園,果然見到了那滿身金毛,長著一對滴溜溜圓眼睛的精靈。見它躥高就低,靈巧可愛的樣子,不由得多看了一會。正在興頭上,忽然感覺不自在,一回頭,只見周圍的人在看我。那時大陸內地宗教政策剛剛恢復開放,出家的道士並不多見,眾人如此看我,想必是感到新鮮。猴耶?人耶?尷尬的我,一時間懵懂難辨,只好逃之夭夭。
事後自問:看猴時近呢?還是看人時遠?也許金絲猴有吸引力,所以忘我;也許周圍的人以我為新奇,所以看我。我關注那猴,更關心自己,心念過濃、過淡,都會影響正在走的路,想念事物的心如果太深切,就會給自己帶來不便,正應了滿則虧,盛則衰的道理。世間的情欲、物欲雖然很是誘惑人,卻不可以隨便地染指,否則將陷於無法自拔的地步。反之,心念過於淡泊,不僅對自己的事不介意,對事事都不在意,心已枯寂,又違背了寂無所寂的道的主體。內在的主體,外在的實踐以原本清明透徹的方式進行自然交流,若因為智巧嗜欲的活動而受騷亂與蒙蔽,則失去原本的美好。若能體認此理,就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的態度,身心了外更無玄,讓好夢成真。
夢和妄想一起生長,純正為好夢打開了智慧的天窗,沒有夢的世界是灰暗的,因為缺少希望。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恍惚之初,無形的可以成形;在恍惚之中,無物的化為有物。有那麼多的夢在恍惚之中拓展了世界,各種各樣的夢組成了現代時髦的理想、主義、真理等等。
從黃粱夢中警醒的八仙之一呂洞賓,在現實生活中歷盡磨難,而在長安酒肆做的大夢,則經歷了人生榮辱。一夢醒來,黃米飯尚未煮熟,因此感悟慨歎,知宦途不足戀矣。後人為其寫了一副總結性的對聯:一枕黃粱,點破千秋大夢;九轉丹訣,煉就萬劫真仙。在修道的路上,呂祖放飛了自己的神仙夢,終於金闕選仙,坐定了興行妙道天尊的仙位。前人的故事,告誡後人要頓悟覺醒,展示在面前的才會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朗朗乾坤。
我命在我不在天,實在的讓人不敢有夢。其實,如果不實實在在地把握自己的命運,做夢可能更難。假使上天有意讓我操勞辛苦,那麼肉體必定經受許多的磨練,此時看著藍藍的天,做著神靈給我以啟示的夢,以安樂的心去做眼前必須做的事情,認定這是在造福行善,從而獲得精神的安定,來補償肉體所受的痛苦。
肉身雖然陷於困厄之境,我以行道的精神,拉近自身的距離,天心本與我心同,我若欺心昧化工。舉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心,開創新的局面,夢會長出想像的翅膀,讓您飛上藍天,與神靈交流,體驗翱翔的快樂。記得有一位詩人這樣寫道:「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著你的窗戶,你裝飾著別人的夢。」這個你是誰?是否是夢中的美?也許面對面並不一定好看,留一點空間給夢,或者更甜。
夢和妄想咫尺之遙,雜念讓妄想失去了理智,因為亂由心生,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善與惡只在一念之間,回頭向善上天必示寬容的肚量。
進入規範的道觀,第一眼看見的是護法殿:靈官殿,殿門上常有這樣一副對聯:持身端正,見吾不拜有何妨;心存邪辟,任爾燒香無點益。道教說他是先天神,給予很高的地位。靈官神右手執金鞭,左手拿金磚,兩眼之間還有一隻善觀正邪的第三隻眼。他足踏風火輪,一副既威嚴又寬容的雷公外形,卻是正義的化身。以常人的審美觀,靈官神算不得英俊。我卻認為:長相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分辨是非、善惡,懂得駕馭自己的夢。
據清‧袁枚子不語中講述:有一個湖北籍的禮部尚書叫張履昊,好道求仙,退休後隱居南京。安家時,他攜帶了一百六十萬兩白銀。有一個姓朗的總兵,是他的門下弟子,便給他推薦了一個姓朱的道士,說此人擅長煉丹,有點化金銀的法術,已經有九百多歲的高夀,還能把杏核燒煉成銀子,多次試驗,都有神效。
張便去拜見朱道士,道士說了些修煉的好處,勸張尚書煉丹,用百萬兩銀子,就可煉出一枚金丹,吃下這顆金丹,就會長生不老。張尚書信以為真,同意煉丹。於是齋戒了三天,按照八卦的方位設置了丹爐,每一爐下白銀五萬兩,木炭百擔。白天,張尚書親自監督,夜晚派專人守候,銀子一下爐就化成了水…這樣煉了很長一段時間,眼看銀子快用完了,打開丹爐,百萬銀子已化為烏有。這時卻不見了道士,只看到道士留下的一封短信:您的這些銀子,都是不義之財,我與您前世有緣,特地來把銀子取去,作為您在陰間預先打點的贖罪費用。日後自有效驗,請不要見怪。暗中監視道士的家人都說:每五萬兩銀子下爐時,屋上隱隱約約可聽到雷聲,道士很害怕地伏在地上,用朱砂畫成的符蓋在頭上。道士搬運銀子時,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雖然做了一輩子貪官,聚斂了百萬家財,還是放不下錢。到老來卻又珍惜自己的生命,突發善心,做起了神仙夢。道德經云:「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道士體大道之仁慈,以現世報的手法,取走了張尚書的銀子,又念他好道求仙的一念之善,用這些不義之財為他消彌罪孽,修補以後的路,也算他老年回頭的善報。常聽人說,話不能說的太滿,事不能做的太絕,總要留有餘地,給人以反思、悔過的機會。正所謂:愛往者愛返,福去者福來。
那日早晨醒來,聽見窗外喜鵲的叫聲中充滿歡樂,便走出去,見那喜鵲站在大殿頂子上的壽字形避雷針上歡歌。都說喜鵲叫有好事,難道說今天真的有好事嗎、大門外響起了自行車鈴聲,報紙來了。取回報紙打開來,只見頭版醒目的位置上刊登:高院終審,貪官被判極刑。
細細讀了內容之後,讓人匪夷所思,心裡沉甸甸的,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做到那麼高的位置,必定是根基深厚的人,不知運用手中的權利為民造福,為己積德,只是逆天而行,以至於天人共憤,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妄想讓他們的欲望膨脹,以至於錯亂了思維,做出不容於天地間的事,折斷了夢的翅膀。貪的太過,貪的虧天理,欠天上的債,天神必討;爭的太多,爭的虧道理,欠人間的債,眾生必追;攪的太甚,攪的虧情理,欠陰間的債,鬼王必索。這些人不但丟失了生前的光榮,死後入地獄也得不到安寧。他們的夢,拖著妄想的鐵砣,和罪孽一同墮入地獄,與惡鬼為伍,經受煉獄的熬煎。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天有三十六層,低處伸手可得,高處望不到盡頭。天人之間可以感應,夢和妄想也能溝通。以真誠的心,拾天階而上,摒除雜念,樹立純正。好夢帶著您,行八百善成地仙,行一千三百善得天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